第4章 英豪無愧天知(一)(1 / 1)

逐鼎歸元傳 伏山順 1921 字 2024-03-16

《如夢令》詞曰:“沙場匹馬縱橫,離舍人倫倩影。百轉再回首,不堪千秋仰敬。誰省,誰省?眾生難擾天命。”   這首《如夢令》詞,單表馬腦山之戰,乞活幫幫主魏良戰敗投降羯軍一事。自石虎得了魏良父子後,心情大暢,一路耀武揚威,領大軍早抵羯趙都城襄國(今河北邢臺)奏凱。   魏良父子一路無話,默默隨著大軍行進,魏毅左思右想,內心掙紮不已:“爹爹自幼教導於我,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時刻謹記國家興亡、民族大義,他一世英豪,怎的今日忽然變節投了羯賊?我知爹爹向來疼愛於我,但他方才所作所為還是那個我一向崇愛敬重,引以為傲的爹爹麼?”   到得建德宮,石虎便引魏良父子拜謁趙帝石勒。這建德宮乃是石勒定都襄國後所建,占地四百公頃,東南西北共有永昌、正陽、永豐、止車四門,內分建德殿、建德後殿、徵文殿、單於庭、百尺樓、藏冰室......大小樓閣不計其數,處處金碧輝煌,片片琉璃玉瓦,極盡奢華,比之晉都建康宮也猶有過之。   魏良父子到得建德殿首,隻見殿內跑出一人,四十多歲年紀,塌鼻闊口,三綹髭髯,身著龍袍,邊跑邊笑道:“朕得魏幫主,大事定可成矣!”魏良知是趙帝石勒,卻直直的站著不動,石虎忙道:“魏幫主,還不快參拜陛下!”   石勒擺手道:“咳,朕與魏幫主神交已久,不必拘那虛禮!”上前攜住魏良父子之手,大步踏進殿中,石虎也跟隨入內。坐畢,魏良下拜道:“敗軍之將,羞愧難當,魏良出身草莽,不識禮數,還望陛......陛下切勿見怪。”   石勒忙道:“魏幫主快快請起,朕知你此刻心情,一世忠忱,突然易主,心中自是極難平衡,朕昔年時又何嘗不是如此啊!想那二十五年前,本族光文皇帝(即劉淵)開國大漢,對朕頗為賞識,其時朕自是效忠大漢,為光文帝東伐西討,南征北戰,盡付犬馬之勞。不想光文帝一朝離去,他那孽子劉曜,悖逆先皇,竟盡誅先皇遺嗣,篡改遺詔、國號,自立為帝,幾番欲置朕於死地,朕雖極不情願,但也不得已隻得背了大漢,與那劉曜分庭抗禮,這一鬥便是二十餘載,直至去年才在洛陽將那劉賊擒獲斬首,了卻了朕的心頭之患,如今魏幫主與朕經歷相同,豈不是上天安排你與朕共聚大事麼!哈哈......”   魏良沉吟良久,自思:“這趙帝石勒倒也實在得緊,我在乞活幫時,便久聞這胡人多年內鬥不止,若非他們連年內耗,一致對外,那我大晉......那晉室怕是早就滅亡了,這皇帝將他內中隱事盡數告知於我,倒也是以誠相待。”   石勒見魏良依然愁眉不展,續道:“魏幫主不知,此番馬腦山之戰,非是朕那虎兒有意挾持令郎,實在是兩國交兵,刀槍無眼啊,朕愛你之才,恐你一時沖動,殉國明誌,才不得已出此下策,正好你父子能得團聚,也是一樁美事啊,何況令郎早前身患重疾,若非朕使人及時救治,令郎怕是已無性命了。”   魏良問魏毅道:“久曾,可有此事?”魏毅低頭沉默不語,石勒道:“來呀,請溫先生上殿!”   隻見五人走上殿來,其中一人蓬頭垢麵,走的毫無威儀之態,全不將殿內眾人放在眼裡,那人便是“陰陽判”溫妙春,其餘四人,一位是個青須老者,卻容光矍鑠;一位是個短矮胖子,但目色兇惡;另外兩人都是黃麵瘦削,隻是一個略矮,一個略高。   石勒道:“虎兒,你將幾位先生給魏幫主引見引見。”   石虎道:“兒臣遵旨。”便引五人與魏良相見,先引著那青須老者道:“這位乃是“北海冰叟”北宮伯北宮先生。”又指著那短矮胖子道:“這位便是“漠河孤匪”呂元豺呂大俠。”再引那一矮一高二漢道:“這二位便是江湖人稱“塞北雙翼”的穀氏兄弟,哥哥“出雲鷂”穀新,弟弟“踏星梟”穀華。”卻聽溫妙春道:“你便是那乞活幫幫主魏良麼?”   魏良見溫妙春正上下打量著自己,眼中盡是不屑之意,便道:“正是魏某,敢請教仁兄大名。”石虎道:“這位便是中原第一神醫,“陰陽判”溫妙春溫先生,令郎先前重疾便是溫先生妙手根除的。”溫妙春突然喝石虎道:“姓溫的自己有嘴,要你多嘴多舌!”石虎嗬嗬一笑,也不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