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回 老袁家喜得貴子 麒麟投胎到凡間(1 / 1)

麒麟轉世 袁清義 7790 字 2024-03-16

卻說那心底善良的李大娘見袁立業不進去,她起床後隻上了下茅房,就立碼隨袁立業出了家門。如今,又正值寒冬臘月,雖然沒下雨雪,可外麵也是天寒地凍比較寒冷,特別一到夜裡氣溫又比較低。再加上刮點小西北風一吹到人臉上,就像是用刀子割一樣,隻感到火辣辣地疼痛,哪怕衣服穿得很厚實,都覺得身上沒溫氣有些冷。由於還沒有進入臘月中旬,下半夜也沒有月亮,又加上是半陰子天,野外到處是一片漆黑,錯不了他們都路熟也摸不丟,不然的話還真難辯別東西南北。那李大娘跟隨袁老漢出了家門,袁老漢在頭前領路,李大娘緊跟在後,兩位老人慌慌張張,不多一時便來到了小辛莊。   前邊說過,他們袁家住在村東頭,院落座北朝南很平常,正房三間指的是堂屋,偏房三間是東屋,袁立業和老伴住在堂屋裡,東屋靠北麵兩間是兒子媳婦住的,南頭一間支鍋灶為廚房,堂屋山東頭上是側所。由於村子裡人口不多,滿打滿算隻有二十幾個鍋灶,所以,村莊名子叫的就很名符其實,而村裡隻有一條路,也是從莊東到莊西,又稱為是東西街,他們袁家就住在最東頭的路北裡。門前就是大路,右邊有鄰居的房舍,而左邊即是野外莊稼地!反正窮人也不怕賊偷,周圍的院墻也不高,可說就連大門都安,隻是個敞口子院子,有道是:   窮人歷來不怕鬼,家中貧窮少事非;   竊賊光顧也生氣,想偷沒有啥東西。   請來的接生婆李大娘隨袁立業來到袁家後,這時候,堂屋和東屋裡都亮著燈,兩位老人還沒進大門,就已經感覺到院子裡,好像有一種吉祥的兆頭。袁老漢與接生婆李大娘,二人進了院子後便發現,東屋產房裡是紅光滿屋,還似乎有一種芳香味自屋中飄出!袁立業就請李大娘進去,他自己卻進了堂屋。因為他是老公爹,按照中原的風俗,作為長輩他是不能進兒媳婦產房的,所以也就隻好到上房裡,去耐心等待消息。   卻說,那接生婆李大娘進了屋後,但見苗氏正仰麵躺在床上,隻疼得她兩手捧腹難以忍受,於是就發出了“哎喲!哎喲!”的呻吟聲。李大娘看到袁玉鋮在妻子一旁守住,便即刻吩咐他坐在床沿上,用兩手從妻子身後摟住她,讓苗氏岔開腿靠在他身上,並交待她使出全身的勁往外努。或許有很多人根本就不清楚,通常女人生孩子時也和動物一樣,特別是生第一胎又確實比較困難!一般來講,都是因為女人的骨盆,在此以前還沒有開合過。然而苗氏也不例外,她這回也是初次生產,由於骨骼為原生態,所以,在生嬰兒時就比較吃力,換句話講就是很痛苦。   咱們長話短說,也就在很有豐富經驗的,接生婆李大娘的全力助產下,大約不到半個時辰的功夫,那袁家的媳婦苗蘭便產下了,一個又白又胖的嬰兒!咋一看,孩子就好像渾身白中透紅,白紅相間,是個又胖、又嫩的小娃娃。是胖乎乎細皮嫩肉,則如用翡翠美玉製成,既似水墨畫上的人物,又像女媧和菩薩麵前的童兒,孩子赤精身子,光著屁股呱呱落地!也特別天真可愛。其實說到底就是,經過畫師們的潛心創意,又耗費了很多心血,則用濃筆油彩,精心刻畫,細致描繪出來的,讓人一見就會產生好感。   原來,嬰兒本為男孩,隻見他咧著小嘴,是“哼啊!啊呀!”地搖手蹬足,特別招人喜歡!這一下,可讓袁家人全都,高興得不以樂乎!真可說是歡天喜地,欣喜若狂。尤其是袁立業老兩口,就更是合不攏嘴了!因為在他們的心目中,也更偏愛喜歡男孩子,要講這也是人世間,大多數人的想法。尤其是在封建社會裡,人們都有一種也隻有男孩子,才能夠傳宗接代和繼承香火的意識!所以,人們一般都喜歡男孩子。他們老袁家也不例外,這幾年袁立業和他老伴,也光想著、盼著讓兒媳婦早點生,使他們快些抱孫子,以了卻近年來一直裝在胸中的心願!恰好就把這一天等到了。   然而,這叫無巧不成書,天下就有這麼巧的事,也實屬於天上掉皮帽,正合了袁家人的頭!換而言之,他們正在打磕睡時,卻有人給送來了枕頭!則讓他們老袁家如願一場。所以,他們一家人能不高興嗎?那袁玉鋮本來是個老實巴腳的人,其性格又內向,平時也不愛多說話,可這回他卻喜歡得,屁踮、屁踮地直蹦高!嘴裡還不住地叨咕著:“我有兒子啦!我有兒子啦”。說實話他就好像是,發瘋和犯了精神病似的,一時間,也分不清東西南北了,且就連接生婆李大娘,都在為他們老袁家高興!並且還表示了祝賀。   等到產婦把胎盤生下來後,接生婆李大娘也把,一切工作都處理完了,這時候,才聽到金雞開始報曉!接下來,又是連唱三遍!那苗氏才真正蘇醒過來。她一聽說自己生的是個男娃兒,當時就抑製不住激動的心情,便強打精神睜開了疲憊的雙眼,瞅了瞅從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然後,就不由得熱淚盈眶。有人說:“她掉淚可不是傷心是喜歡的!”若要細心琢磨,這個時候她掉下的淚,也正是長時間壓在,她心裡的一塊大石頭落了地,也真正從肩上缷下了一付千斤重擔。不但為她解脫了精神枷鎖,同時,也驅散和趕跑了她心中許多,忐忑憂慮與不安!如今才是輕裝上陣,心裡特別爽快!有人就編了幾句順口溜,唱道:   自古人類在發展,生兒育女是自然;   如今袁家添一子,全家老少都喜歡。   接生婆李大娘忙乎了大半夜也夠辛苦的,袁家人都非常感謝她,玉鋮的娘就一廚房,先打了一碗荷包蛋讓她用,到了這會兒,那李大娘也不客氣了,她一邊吃,一邊與玉鋮娘,兩位老人說說笑笑很開心。然而,雄雞報曉已經唱過了三遍,東方也露出了魚肚白,一些勤奮的莊稼人,就已經有人起床下地,乾活或撿糞去了!這時候接生婆李大娘,便辭別袁家人要回去。袁立業老倆口都爭著要送她,但說啥她也不讓送,非要自己走不行!由於袁家的媳婦生孩子,一家人都比較忙,所以她也不想麻煩別人。可是,袁立業和老伴非要送,因為老兩口知道,村上各家養的都有狗,怕她一個老婆被狗咬了,就非要堅持把她送出村子。那李大娘也拗不過,就隻好客隨主便同意了,爾後就由袁立業的老伴,把穩婆李大娘送到了村西頭,又目送著她走出了好遠,玉鋮他娘才肯回去,實際上這就是待客之道,同時也深刻包含了,人與人之間的情誼。   等天亮了以後,袁立業老漢就去告訴親家翁,他要讓苗老頭首先知道,自己的女兒已經生產了,而袁家人得了孫子,他苗老頭現在有了外孫,也通稱外甥。這也是一樁大喜事,好使兩家人同時都高興!再說那苗老漢一聽說喜訊後,他是喜歡得不得了!然而也真很開心。卻說到了第二天,袁家人就醞釀張羅著,要給小孩起名子和準備辦酒席。而且還有人當著,袁立業老兩口的麵開玩笑說:“您們想要孫子就生個男孩,乾脆起名就叫如意、滿意或是樂意好了。”同時還有人建議:“叫有福、幸福或高興什麼的!”反正也就起了不少名子,要說全都是老一套,最後還是從好中選優,就決定叫個“小滿意”。   要說名字這東西,也隻不過是個符號而已,可偏偏就有許多人較為迷信它,認為名字起好了,能為人帶來一生的好運和幸福,究竟是真是假,我們也不必去研究了。要說他們老袁家這個孩子,還真是不尋常,後來經過事實證明,也確實為鳳毛麟角,是塊昆山美玉,本屬於麒麟轉世投胎!我講到此可能有人會說:“你別逗啦!凈是胡扯!”意思是說,我所講的是捕風捉影,離奇古怪!讓人聞所未聞,乃至曠古稀有,甚至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他們根本不相信。   不過,筆者須要告訴諸位的是,反正信不信由你,我是不會強求的!因為大千世界裡,是無奇不有的,而偏偏就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既不成規律,又是偶然現象,也確實讓人,很難理解和琢磨不透。再者說,大自然界裡本來就存在著,許許多多的怪事和未知,它不以人們的意誌為轉移,不光我說不清楚,而就連科學家們也都,正在研究和探索之中。如果要說起麒麟來,它又是一種吉祥之獸,古往今來,也都是稀有罕見的,所以,他們老袁家這個孩子,長大以後就是國家棟梁之材,而且還要為,大明朝江山社禝出力!事實證明,他最終還真是做出了,一番轟轟烈烈地事業來。然而就在他十四歲那年,便考上了秀才,十七歲又中了舉,二十一歲當了縣令,幾年以後又升為知州,為大明朝正五品的官員。   據說,他為官一生清廉,克已奉公,甘為黎民百姓辦實事,也為大明朝江山社稷做出了重要貢獻!或許這個事情比較巧合,就確實構成了一些事實,與其說是自然現象,到不如講叫無巧不成書。從而也就驗證了,我以上的論述和說法,基本上都是正確的,當然這些又都是後話,咱們就暫且先不論,下麵,筆者就單講一下麒麟之事。   相傳,古人把麒麟、鳳凰,以及龜、龍稱為四靈。麒麟又是四靈之首,為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珍奇動物,又是世界上的稀有之物,故,人們都稱它是神獸。可能近代人沒有誰,親眼見到過此種神獸,但不可否認的是,自古以來有不少資料,都記載了它的相貌與特征。有人認為:此種動物古時候有,後來就逐慚滅絕了!所以,現代的人別說見到它,恐怕有許多人聞所未聞,聽都沒有聽說過。倘若就是有人知道,可能也是從文學小說書裡,以及神話傳說中所得知!因為從古至今,隻有在神話傳說裡,伏羲和玉帝顓頊的坐騎才是麒麟獸,說它的形狀似鹿非鹿,也像黃羊,但與黃羊又不同。有人描述說它頭上長角,全身都是鱗甲,臀部屁股上有尾巴,既相雄獅,又如虎豹,是非驢非馬。   然而,還有人研究認為:說它還可能是虎豹和雄獅的先祖,後來出現了變異,又被人們稱之為“四不相!”但是,說來說去還是沒有人見過,所以誰都把它說不清楚!而古人卻把它當成了“吉祥物”。有人講:“壽星老兒的坐騎是麒麟,可還有人說是梅花鹿”。其次還有人說:“西遊記裡鐵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騎的避水金睛獸可能就是麒麟!”但有人否認說是怪獸。可能以上說法,會讓許多人不能茍同,因為,大家都知道老子騎青牛入涵穀,可從來也沒有人聽說過,老子的坐騎是麒麟獸。但是,在戲劇裡卻又描述成“四不相!”然而,就連《封神演義中》的薑子牙,騎的也是四不相!這正是:   麒麟神獸特出奇,神仙把它當腳力;   千山萬水踩腳下,天地環宇到處去。   無論是麒麟和四不相,反正都屬於神獸動物,而且還都有通天本領,就說那薑子牙保周武王爭天下吧!他統兵在戰場上殺伐多年,麵對的是些妖仙惡道和精怪邪魔,要不是他的腳力有些神通,又怎能支持得著和取得勝利。由於對手都能騰雲駕霧,他本人屬於肉體凡胎卻不能,所以,就需要有較快的腳力才行!師傅又很偏愛於他,就把昆侖山上獨一無二,僅有的一隻麒麟獸,(或稱四不相)賜給他當了坐騎。薑子牙騎上它不光速度跑得快,還可騰雲駕霧和飛翔!特別是吃了敗仗在逃跑時,就連妖魔神仙們都追不上!後來的文人,就把他和它的坐驥,描寫得神乎其神,至高無上!其原因也就在於此。   還說薑子牙攜帶封神榜,懷抱打神鞭,手執杏黃旗,其封神榜就等於是花名冊,誰是不是榜上有名,就由他造冊說了算。打神鞭不光能打神仙,還要打妖仙惡道。杏黃旗更當用,說是可遮蓋日月,破敵法寶,再加跨上四不相麒麟獸,就連天上的眾仙神聖,都得圍住他轉!乃致於,後來都得聽他封賞。另外也有人說:“薑子牙騎的是四不相不是麒麟獸,二者是有根本區別的不能混同一談!”據說,有人還專門研究過,他們認為麒麟與四不相,不一樣有本質區別。但又似乎是一脈,二者有一定淵源!究竟是否正確和有無道理?反正是眾說紛紜!咱們在這裡,就暫且先不去考究它。   卻說袁玉鋮家生的這個兒子,則就是壽星老的坐騎,下凡投胎來到了袁家,所以才被稱為“麒麟轉世!”我這樣說可能會有人不相信,甚至還要提出疑問:“說世間哪有這樣的事?你不要駭人聽聞瞎胡說!”   要說這個事情,筆者也是聽別人所講,後又經個人思考與分析,最終才得出了結論,所以,也隻是向大家描述一下。因為,時間已經過去了數百年,由於歷史上潮落潮起,幾經蒼桑,而當時有人研究的情況,以及所得結論究竟是怎樣的,如今也沒誰能講清楚了。再說從古到今,民間就有一種說法,認為歷朝歷代的大人物,都是天上的星鬥或天兵神將下凡,是玉皇大帝讓他們來到人間,當統治者的。其實這些也都是來自於,神話小說中的故事,故有人就認為,各個朝代的皇帝,都是天上的紫微星下凡,他們就為真龍天子,也是玉皇大帝派他專門下界,來管理民間之事的。而文臣武將,又都是天上的各個星座,如文官屬文曲星,又叫東鬥星;武將為武曲星,也稱北鬥星和魁星什麼的……   其次,還有什麼黑虎星、白虎星、天狼星、金牛星等等,各個星座多得很!如三國張飛,唐朝尉遲敬德,具為黑虎星下界。而常山將軍趙子龍,瓦崗寨的羅成,跨海征東的薛仁貴,以及郭子義都是白虎星。其次還有什麼玉狼星、天狗星,以及二十八宿中的角木蛟、奎木狼、井木犴、鬥木獬等等,各個星象,其說法也就多得很。再者還有禽、鳥、神獸、狐仙之類,如在《西遊記》、《封神演義》、《聊齋》、《濟公傳》等,很多小說裡經常出現,而且又多得很。   譬如講,什麼獅、象、老虎、猴子、豬、馬、牛,以及蜘蛛、蝙蝠、蛇、蠍、蜈蚣等,甚至就連水中魚、鱉、蝦、蠏也都可以成仙變妖。咱們就說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吧!可說它在民間是婦乳皆知的神聖,但在吳承恩的筆下,他又是從石縫裡蹦出來的,說它到過海外學藝,回來後去龍宮借寶,後來又大鬧天空,把整個天界都給攪得一塌糊塗。什麼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天界眾神仙,誰都對他沒辦法!還是心懷善意、大慈大悲地觀音菩薩,去請來了佛法無邊的如來佛祖,才算把它擒住壓在了五行山下。後遇唐僧取經路過那裡,把它救出收為徒弟,師徒同去西天取回了真經,使其最終修成正果,變為了神聖。   另外,就是神蟲鳥獸之類,以及器物、寶貝,也能成為精靈,它們為保君主,又托生下界當保國將。比方說《西遊記》裡的大鵬金翅鳥,卻被吳承恩描述得至高無上,說它是西天如來佛的母舅,乃至於那大鵬金翅鳥,後來又在文人的筆下,轉世投胎成為了,抗金名將民族英雄嶽飛。究竟實際情況是啥樣?我想也隻有那些搞文學創作的人,是最清楚不過了,其實有些作者就是,敢想敢說敢胡寫,如果講句托底的話,也就是屁話連篇!或者叫不現實的空想家。要不怎說:“看了《西逰記》說話如放屁;讀了《聊齋》和《封神榜》,腦袋就會胡亂想!”所以,若要相信是真就壞啦!因為說書唱戲不靠譜。我雖然說的是別人,但是也包括在下自己!本人不光學過說書唱戲,同時,還著有三部歷史長篇小說,而且或多或少都帶些,封建迷信色彩。   眾所周知,《封神演義》中有個“哪吒”而在《南遊記》裡又有個華光,他們都是由“靈珠子”轉世。而與薑子牙同出一師門的趙公明,就是農田裡驚嚇鳥雀的稻草人成仙,由於私自下山擾亂天下,又與薑子牙對著乾,就阻礙了滅商興周大計,違背了師門戒律,結果才被受到懲處!下麵我就再給大家講個,《隋唐演義》中白虎三投唐的故事。   話說隋朝末年,由於朝廷暴政,皇帝荒淫,致使群雄紛爭,天下大亂!當時便出現了十八家反王,以及六十四處煙塵。而最有實力的一支,就當數以李密為首的瓦崗軍,其中就有一位英雄,他的名字叫羅成,都說他為上界白虎星下凡。那時,又是英雄輩出的時代,為爭權奪利,各路義軍就互為廝殺!英雄好漢們就在大動蕩中,因誌向不同則逐步分裂了,後來又都是各保其主,於是就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便導致了天下大亂。   然而,又有一位英雄的名字叫單雄信,家住山西潞州二賢莊,因排行老二人們稱他為單二員外。由於他義字當先,憐憫天下百姓,便與人打家刧舍,殺富濟貧,所以,就成了綠林響馬的總頭目,不但坐地分贓,還把矛頭指向了官府。《隋唐演義》中也把他描寫成了,十分仁義的正人君子,就在秦瓊倒黴落難的時候,他慷慨解囊資助了秦瓊,後來就上了瓦崗與眾英雄結拜。他的兄長名叫單道,因去長安做買賣,途中被李淵誤認為,是追兵用箭射死!殺兄之仇不共戴天!也因此,那單雄信就與李唐,結下了深仇大恨!曾立誓永不保唐。   瓦崗軍分裂後別人投唐,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單雄信卻去投王世充,為了給家兄報一箭之仇,後就死在了義弟羅成的槍下,所以天下人都知,那羅成短見不夠意思。在戲曲和說書唱詞裡,就有這樣的一段話,說羅成使用回馬三槍,刺死了自己的盟兄單雄信,隨後又槍挑仁侄叫單安!則就充分說明了,羅成為人短見做事絕,沒有江湖義氣不夠朋友!後人有詩曰:   羅成不念手足情,獨門絕技殺盟兄;   背信棄義遭人恨,留傳後世落罵名。   另有一首是,專為單雄信所作,詩中寫道:   兄被射死弟有氣,一箭之仇記心裡。   殺兄之仇必要報,抗唐反李違天意。   引火燒身必一死,連累兒子命歸西。   然而,那羅成就是白虎星第一次投唐;第二次就是薛仁貴跨海征東,保唐王李世民禦駕親征,去攻打高麗國一十二年;第三次就是郭子義保大唐江山。又說羅成對手單雄信,原本是天上星宿下凡,隻因為在陽世間,其血海深仇未能得報,他死了以後就陰魂不散,要用通俗的話說就是“死不瞑目!”或叫死不甘心。他到了陰曹地府以後,就咬住牙不喝迷魂湯,閻王爺拿他沒辦法,便讓勾魂無常把他給放了!他又轉世投胎去了高麗國,星星就附體在了蓋蘇(叔)文身上。所以,蓋蘇(叔)文就派人給唐朝下戰書,非要奪取大唐江山不可!故而,便引出薛仁貴跨海征東,保護唐王李世民禦駕親征。那薛仁貴殺死了蓋蘇文,蓋蘇文又托生安祿山反唐,才有了歷史上的“安史之亂!”若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