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章:天災降臨圍屋遭殃(1 / 1)

圍屋情 劉承桂 4470 字 2024-03-16

夏天的中午,藍藍的天空沒有一絲雲彩,火熱的太陽炙烤著大地。   圍屋大門的小巷子是人們的休閑地,兩邊墻腳下用木頭拚成長條櫈,人們倚墻而坐。大門敞開,一陣陣涼風掠過,吹散了熱浪,吹在人們身上涼颼颼的舒服極了。   女人們沒有午睡的習慣,做完家務都聚在這裡乘涼、聊天。   一對夫婦來到這裡乞討。丈夫攙著挺著肚子的妻子,艱難地一步步向這裡走來。   永興圍有規矩,但凡乞丐來了要好生接待,飯菜管夠。   孫大嫂招呼乞丐在長條櫈坐好,自己回家取飯菜給他們吃。乞丐夫婦衣衫襤褸臭氣難聞,但凡乞丐都會如此。丈夫給妻子喝水、喂飯。婦人隻吃了幾口飯,就倒在地上人事不省。丈夫把媳婦抱起來。隻見孕婦全身抖顫,麵如土色。大家慌了神,不知所措。   “快!把她背到我家裡去。”孫大嫂催那個男乞丐把孕婦背到家裡,找來一套合適的衣服穿上。   孫大嫂摸了摸孕婦的額頭滾燙滾燙的,拿來毛巾蘸冷水敷在孕婦額頭上。   孫大嫂要男乞丐把孕婦抱到床上,蓋上一床厚厚的被子。不一會孕婦醒來,緊緊抱著丈夫不放,不停嚷嚷:“我冷,好冷,好冷……”   “好可憐啊!”   “會不會是要生了?”   “生?不會吧。應該是生病了。”外麵的人在議論。   一個小夥子跑步去南坑圩,要把診所的劉泰元大伯叫回來給孕婦診病。   劉泰元是劉鵬波的第四代中醫傳人,醫術精湛、赫赫有名。他聞訊後不敢怠慢,吩咐兒子亦喜留在藥鋪坐診,自己背起醫藥箱跟在侄子後麵往家裡趕。   中醫診病“望、聞、問、切”。   劉大夫一邊切脈,一邊追溯病情起因,詢問最近幾天的主要癥狀。   這對夫婦是安徽人,家鄉遭水災房屋和農作物被沖毀,為了求生隻好在外逃荒要飯。一路上許多乞丐突然高燒頭疼腹痛腹瀉,有的熬不過已撒手人寰。   劉泰元聽完口述結合孕婦的癥狀,心裡已知孕婦得了什麼病。他不好向這對夫婦明說,開了藥方叫侄子去取藥。   劉泰元立即叫孫景祥大哥過來,要求召開緊急會議,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商量。   會議在密室召開,在家的大人都到場。   劉泰元說:“現在有個情況要告訴大家,那對乞丐夫婦可能感得了傳染病。這種病感染性強很危險。他們已經在這裡住下了,我們該這麼辦?”   劉泰元提出兩個方案:   一是立即把這對乞丐夫婦趕出家門,然後徹底大掃除,用石灰對周邊進行消毒。今天接觸過病人或觸及過汙物的人還要隔離觀察,服用預防藥物。這樣做的後果可能是:這對夫婦把傳染源外麵擴散,及可能爆發大疫情,危及更多父老鄉親。那對乞丐夫婦也可能會得不到醫治而去世。   二是把這對乞丐夫婦留下來醫治,關圍門封圍屋任何人不得進出,該隔離的隔離。這樣做的後果可能是:人與人相互感染,一旦全圍屋爆發後果不堪設想。   孫景祥大哥說:“扶貧濟困、救死扶傷是我們的圍屋精神。我們不能見死不救,更不能讓病情擴散。”   他的觀點是要采納第二方案,做好自己及家人被感染的最壞打算。   孫景祥是孫家的老大,說話很有分量也很受大家的尊敬。   劉象禹站了起來說:“我同意景祥大哥的意見。我們要傳承圍屋精神,不要給祖公丟臉。”   緊急會議過後是緊急部署緊急落實。孫大嫂的家已經不安全了,就留給乞丐夫婦居住,自己一家搬到三嫂家裡去。   大家動手打掃衛生不留死角,廁所和水溝撒石灰消毒。白天接觸過患者的那幾個人,隔離在自己房間不許出門。關上圍屋大門栓上門栓,在大門外麵張貼告示“圍屋內有傳染病,任何人不得進出”。   劉泰元把這裡發生的情況以及應對的措施,寫短信呈報保長,要求認真做好疾病預防工作。   保長接到劉泰元大夫的來信,認識到事件的嚴重性,立即通知召開緊急會議,討論部署預防措施。   參加會議的有各甲甲長、牌長、各族族長及有關人員。   保長說:“有一對外地逃荒過來的夫婦得了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病。好在劉大夫發現及時,采取了隔離措施,不讓病毒擴散。”他接著又說:“永興圍的兄弟已經采取了封圍隔離措施,切斷與外界的聯係,確保全村群眾的生命安全。他們的精神是我們的楷模。我們要眾誌成城認真做好預防工作,用實際行動感謝永興圍好兄弟的英雄壯舉。”   會議通過鄉規民約和預防方案。大概內容是:全員動手,全麵、徹底衛生大掃除,對場地進行石灰消毒;加強飲水和食品的管理,確保水和食物的安全性;限製村民不必要的外出和相互間走動串門;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勤換衣服;在村口設立關卡,不讓外人進村。   “圍屋幾十口人困在裡麵是一件非常難受的事。大家要做好後勤保障工作,確保裡麵的人生活無憂。”保長最後說。   從此,每天早上都有人給圍屋送蔬菜、魚肉、水果、大米等物資。人們把物資放在圍屋大門口就轉身離開,上麵瞭望口放哨的人看見了會及時派人取回去。   那個好心的孫大嫂主動請纓負責那對夫婦的日常生活,送茶水、送飯、煎藥。洗衣服和喂飯由孕婦的丈夫自己負責。劉泰元大夫每天要給孕婦搭脈診療,依據病情的輕重緩急調整藥方。   劉泰元大夫吩咐外麵的人采摘“板藍根,大青葉”熬水喝,清熱解毒起預防作用。   這種病傳染快時間長,一旦感染這種病毒,就當時的醫療水平,別說醫術高超的劉大夫,就是華佗在世也會束手無策。那個乞丐孕婦雖然得到了及時的救治,但是效果不佳,高燒不退,病情危急。   “老公,我恐怕熬不過去了。你今天晚上趁天黑悄悄把我背出去,不要拖累圍屋這麼多好心人。”孕婦吃力地說。   丈夫緊緊抱著妻子淚流滿麵,安慰道:“老婆,你要堅強,相信劉大夫的醫術,一定會把你的病治好,不要辜負了這麼多好心人。你要記住,保護好自己,好好的把兒子生下來,為我傳宗接代。”   他自己也感染了病毒,近幾天發燒頭疼,全身乏力腰酸腿軟。妻子目光呆滯欲哭無淚,無力的雙手抱住丈夫久久不放。   第二天早上,孕婦撇開丈夫帶著寶寶歸天。丈夫哭得死去活來。   大家心情沉重悲痛萬分,這麼年輕善良的婦女還沒有把孩子生下來就這麼匆匆地走了。   劉象文大哥願意把自己的棺材奉獻給逝者。四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把逝者入殮,經圍屋後門淌水過河,把棺材抬到對麵景山窩挖坑深埋。   “大哥,我們到水深的地方涼快涼快,洗洗身上的晦氣”小弟說。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不行,我們處理屍體身上難免感染病毒,在河裡洗澡會汙染水源坑害下遊的村民。”大哥接著說:“我們回家沖洗,換上乾凈的衣服把這套衣服用肥皂洗乾凈。”   大家醒悟,誇老大想得周到。   這才是災難的開始,大家沒有預料到會來得這麼快。那時候沒有口罩,也缺乏預防知識。   那位乞丐大哥因妻子去世悲痛萬分,茶飯不思臥床不起,病情危急;好心的孫大嫂護理孕婦也感染病毒;幾個小孩也陸續出現癥狀;接觸過患者或觸摸過汙物的人都存在危險。這些人各自在家中與家人同吃住,也有相互交叉感染的可能。那麼多的不確定因素使人們產生了恐懼心理,圍屋籠罩在陰影之中。   圍屋外麵的人也心急如焚。   每日派人送物資,送草藥,其他的愛莫能助。聞訊裡麵死人了,還有人已經感染了,大家心如刀絞又不知所措。有人繞著圍墻向裡麵喊話:“圍屋的親人加油!我們永遠和你們在一起,戰勝疾病奪取勝利!”   麵對慘景,劉泰元大夫也不知如何應對。他寢食不安,不住地責備自己:“親人遭難,我無法解救,還算什麼名醫,愧對祖宗!”。   其實用中醫藥治療隻能治標不治本,隻能暫時緩解癥狀,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怎麼隔離?怎麼預防?劉泰元大夫心裡沒譜,已經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隨著病情的擴散,每天病倒的人數逐漸增加。   好心的孫大嫂、那幾位小孩現在已經命懸一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