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六章:赴京路上的遭遇(1 / 1)

圍屋情 劉承桂 5636 字 2024-03-16

第二年三月是京城科考。   劉德崗挑選內侄陳凱明為兒子進京陪考,負責日常生活護理和安全保衛。   劉世春的這位表兄很勤快,性格外柔內剛是最好的人選。   他們沒有汽車、火車,也沒有馬車,靠的是兩條腿走路,累了在路邊停停歇歇,餓了吃點乾糧,渴了拿出水壺小喝一口,不能多喝計劃定量。   白麵書生手不能提肩不能挑,沒有唐僧的白龍馬孫悟空的騰雲駕霧,憑兩條腿行千萬裡路。沒有堅韌的意誌和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是不行的。   幾天下來,劉世春越走越慢有些吃不消了。   “大伯您好!請問,下一個村莊還有多遠,有客棧嗎?”前麵幾位大伯在路邊歇腳,陳凱明忙走過去問。   “還有五裡多路,跟著我們走沒錯。”這幾位大伯是挑夫,可能也是累了,說話有氣無力的。   陳凱明是農家子弟,長年累月勞動身體結實,比表弟有韌性。他跳著行李走在前麵還得尋人問路,連歇腳的機會都沒有,就是錚錚鐵骨也得散架。但他知道自己責任重大,不能有半點閃失。   “夠嗆!路途遙遠何時能到達。”陳凱明自言自語地說。他恨不得長一對翅膀馱著表弟飛到京城,盡快完成自己的使命。   太陽落山,兩人跟在挑夫後麵走到了一個村莊,走進一家客棧住了下來。表兄弟倆一言不發也不知饑餓倒下便呼呼大睡。   陳凱明睡了一個時辰,醒了。這時候饑腸咕嚕想起還沒吃晚餐。   “老板,您這裡有吃的嗎?”   “沒有,我的店隻供住宿,沒有餐飲。對麵有幾家餐飲店,您們可以去那裡用餐。”店小二回答。   陳凱明看見對麵一間餐飲店有亮光,走了過去敲了敲門。   門開了一條縫,一位老者探出半個頭來,說:“客官,這裡已經打烊了。”   “我們實在太餓了!您老行行好,隨便煮點東西給我們充饑,明天還要趕路呢!”   “你們是乾什麼的?幾個人?”   “回大伯話,我們路過貴地,是去京城科考的,兩個人。”   店家聽說是去京城趕考的文化人,忙打開大門讓他進去。   “還有一人呢?”   “我家公子還在對麵客棧休息,走了幾天實在太累了,腳已磨起血泡。”   “讀書人沒有吃過苦,那是肯定的。”店家同情道。   陳凱明折回客棧把劉世春叫醒。隻見他伸了伸懶腰揉了揉朦朦朧朧的睡眼,拖著沉重的雙腳跟在表哥後麵來到餐飲店。   店家煮了兩碗麵,每碗麵上麵加了兩個荷包蛋。   劉世春看見熱騰騰的麵條食欲方醒,不客氣地大口大口吃了起來。這時候他才想起還沒吃晚飯,不是不餓而是餓過頭了。   “你們就這樣走路去京城嗎?隨從還可以,這位公子吃不消啊!”店家說。   “不走路還有別的辦法嗎?”陳凱明反問道。   “有是有,但需要花很多錢。可以租一頂轎子,一直把你們送到九江渡口。”   劉世春搶著答:“坐轎子不行,我還是學生年紀輕輕的,又不是功成名就人家會笑話的。”   接著又說:“我坐轎子表哥走路也不合適。”   店家搖了搖頭嘆了口氣,心裡咕嘟:真是可憐的孩子。   他們回到客棧到澡堂洗了個澡,渾身舒服了許多。劉世春感覺腳底火辣辣的劇痛,問掌櫃的有沒有藥可以止痛。掌櫃的到裡間拿出一瓶藥膏,用棉簽沾上少許塗在血泡處。劉世春感覺涼涼的舒服多了,要掌櫃的把藥賣給他。   “對不起!這種藥難買,我隻有這一瓶,留著以後應急。”掌櫃的拿起藥走進了裡間。   一會兒,掌櫃的找來一件破長衫和一把剪刀。   “你們走長途要裹腳,這樣才能保護雙腳,走路也有力氣。”他說完,用剪刀把長衫裁成一條條繃帶放在一旁,告訴他們明天走路前,要用布條把腿肚子綁緊。   掌櫃的在自己的腳上做了個示範。   第二天,他們照樣子把雙腳綁緊走了幾步,感覺腳步沉穩踏實了許多。   他們慶幸一路上遇到許多好人。   鐵,經過反復錘煉能成為堅韌的鋼;人,經過長期艱苦的鍛煉會變得異常堅強。人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才能成為真正堅強的人。   他們一路走來感覺越來越輕鬆了,走路也越來越快。   進入九江地界,江邊渡口離他們不遠了。上了船就不再累了,可以好好地睡個覺恢復身體元氣。   “看到了,看到了,看到長江了。”陳凱明高興得跳起來。劉世春笑了笑沒有興奮勁,到京城路途遙遠還需繼續努力,很難料到是順利還是阻險。   前麵人頭晃動摩肩接踵,這裡是九江最大的碼頭,是江西的漕運樞紐,商業交通要道。   他們好不容易擠到江邊,看到人煙稠密,糧船雲集。人們有的在茶館休息,有的在看相算命,有的在飯鋪進餐。   河裡船隻往來,首尾相接,或纖夫牽拉,或船夫搖櫓,有的滿載貨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緊張地卸貨。   他們到渡口買好船票,登船時間是晚上。船票注明晚上登船但沒有具體時間,要商家調度安排。   “表弟,我們去吃晚飯吧!吃飽了回到江邊候船,找個地小憩一番。”   “好的,您安排吧!”   他們往前走著走著,看見一間“王家紙馬店”,是掃墓賣祭品的。古雲語“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江上死人是常有的事。   “呸!呸!”陳凱明吐了吐口水,加快了腳步往前走。劉世春笑了笑心想:這有什麼好晦氣的,表哥也太迷信了。   剛好是飯點時間,這裡生意興隆已經很難找到座位了。   “老板,給我們打兩個飯,隨便舀點菜就行。”   “沒坐位,要麼你們等等?”   “我們不要座位,站著吃也行。”劉世春想起父親的話:“在家千日好,出門半朝難”,也顧不了許多能填飽肚子就行。   “那就委屈你們了。”走堂的盛了兩碗飯,掌勺的舀了點菜遞了過來。他們自己找了雙筷子,蹲在墻角下吃了起來。   長江載客的不一定是客輪,有些商船也會捎幾個客人賺點外快。這種船的票價要便宜一些,條件比不上客輪。   晚上大約10點,按票號排隊該輪到他們了。陳凱明叫醒表弟,收拾行裝做好上船的準備。   上船了,那是一艘商船。陳凱明叫苦連天恨死自己了,初次出遠門沒有經驗,買票時沒有問清楚是什麼樣的船票。那個船夫倒是熱情,笑瞇瞇的幫忙拿行李找鋪位。   “表弟,對不起!你又要受委屈了。”   “表哥,甭這般說話,您一路照顧我也夠累的。”   他們倒下便睡,折騰了這麼久也該好好地睡上一覺。   “你們快起來吃早餐了。”船夫把客人一個個叫醒。   大家起來,發現船靜止不動好生奇怪,走出去一看原來船已靠岸。   船夫看出他們的疑惑,說:“剛才下了一場暴雨,為了安全起見靠岸休息一會兒,”   噢!原來下了一場大暴雨,他們睡的死死的一點也不知曉。   早餐是包子和白米粥。停船靠岸的上邊有個小集市,早餐是從那裡買回來的。船夫告訴他們平時的早餐一般是在船上煮麵條、粉條,今天有機會能買到熱騰騰的包子和粥是你們的口福。   船夫和藹可親說話細聲細語。   雨還在下,隻是比以前小些。   船夫說:“看來,這鬼雨不知道要折騰到啥時候,我們還是起錨啟程吧。”   這些客人多半是從外地趕路過來的,上了船沒有多少奢望,隻求平平安安地到達目的地。大家走進船艙繼續呼呼大睡,睡不著的聚在一起閑聊。   劉世春不敢貪睡,要趁機看看書復習功課。   江越來越寬,船似一葉扁舟在江中順流而下。   雨,越來越大。   “不好了,要發洪水了。”船夫發出危險信號,要大家注意安全。   長江中下遊流域發洪水,是上遊流域特大洪水造成的。如果幾條支流同時發洪水,這洪水就會來得突然,氣勢兇猛,中下遊流域就會水位升高造成洪澇災害。那時候沒有天氣預報也沒有事先預兆,有經驗的船夫靠觀察長江水位高度和江水顏色渾濁情況來判斷。但發現了征兆也為時已晚,很難應對快速奔襲而下的洪水猛獸。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大船都難於應對,更何況這樣的小船?船夫有些不知所措,慌亂中拚命往岸邊行駛。   洪水猛漲,一個個巨浪襲來,船已不聽使喚左右顛簸,一場災難在所難免。船上的人們慌了、亂了,有的緊緊抱住桅桿不放,有的在尋找救生圈,有的坐在船板上大哭大叫,有的在收拾東西好像要與自己的行李共存亡。   陳凱明不慌不忙的打開表弟的書箱,把裡麵的書籍和文房四寶等物品倒在地上,吩咐劉世春脫去身上的長衫,找了根繩子把木箱結結實實的綁在身上,披上長衫往左右兩邊的衣角一拉打個結。這隻書箱是父親用樟木板請木匠師傅定做的,扁扁的、長長的與胸背一般大小。繩子穿過書箱的提手和底部的鐵圈綁在身上穩穩當當。   陳凱明知道自己死了也不足輕重,表弟是國家棟梁劉家的希望。劉世春感激涕零,知道表哥為了救他已經視死如歸。   那些大船跑得快,有的已經靠岸逃命,可憐這些小船還在江中垂死掙紮。船一旦橫向行駛受風浪沖擊的麵積越大,翻船的幾率也會更高。   一個巨浪迎麵襲來。船,騰空躍起。   “糟了!糟了!有人落水了。”巨浪聲夾雜著失魂落魄的喊叫聲,船上一片狼藉、淩亂不堪。   落在江中的人在掙紮、在奄奄一息中禱告上帝顯靈、觀世音菩薩下凡救難。   這,才是災難的開始。   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隻聽一聲巨響,肆虐的洪水露出猙獰的麵目把船拋向天空跌下江中不見了蹤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