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亙古的話題,他們聰明勤勞,世界之林處處有他們的腳印。人類能說會道、載歌載舞,憧憬美好未來。並非先天就是這樣,他們也有最初的源頭。 同大自然的博弈中,少數勉強抵擋住其他險惡幸存下來的人又被災害壓垮了。盤古之後的上古一族——燧人氏,被氣溫上升冰川融化的大水災重創。在尋求到安定的地方居住下來後,和華胥氏的婚姻降生了神女女媧氏。女媧氏是伏羲氏的妹妹。伏羲氏製定萬物之法則。那麼女媧氏造就了人類。 女媧氏一樣是人麵蛇身的,傳說她用黃泥土摶土成人。世界地大物博,黃土無數。女媧氏活化那些小陶瓷,就成了一個個的人。社會開啟了人類社會。 和伏羲氏類似,女媧氏為人類社會擬訂了一些法則,主要是為了繁衍生息。燧人氏和華胥氏給了女媧氏生命,女媧氏不僅看到生命的鮮活,也預知生命的死去。要想人類的各種寶藏得以留存,是離不開人的,他們隻能一代代地留下來,有人要離開世界,就意味著有人要被留下來。 女媧氏並不擇定地方,人也就各個平行世界裡都有。人類的歡聲笑語是女媧氏最大的快樂,她做得一切有了一層用聲音表達的意義。她是人神,活的時候她隻能從上一輩燧人氏華胥氏那裡解讀死亡。她沒有經歷過死亡,雙親也是,直到他們離開,她也隻知道人會沒,神人也會沒,這個世界再與對方沒有關係的那種沒。死後會發生什麼,她無法預知,她不擔心死亡,因為她為人類已經想好了對策。 人多了起來,整個世界整個世界的滿是人,土地上的小陶瓷人都成了一個活生生的人。光幫助人類分辨白天黑夜,其餘的物件、自然的色彩則又擴大了人類的認識。這些是基礎的,火是熱的光,靠太近會把人灼傷,太遠又感受不到它的炙熱。火也是暗夜中的光,盤古沒有死亡應該也能見到,後世仍有像他一樣的人。 女媧氏使得平行世界再現生機,他們是人。大自然的舒展,藏於其中的生物生生不息。人類是社會上的人類,他們漸漸拜托野人,用燧人氏發明的火點燃文明,這個過程是艱難的不明前途的。前人帶來的,他們學會了,後來人還沒到,他們隻好追求現世所需的,所遇的。困難,他們要直麵,不能退卻,他們是有資格的,上古時期的人就有,人這樣好的方麵是有價值被傳承的,即便是口耳相傳,耳濡沫染。 中華民族的母親,女媧氏也。她還是一個人,從造人到現在,她是一個神人。她創造的是人,培養的是人,她的一切都和人有關。她的做法可能不被所有的人接納,比如伏羲氏。論功過的話,她帶來了的是讓黑夜不再那般赫人的生機,是充滿活力的。萬物被人類動用起來,他們的存在填補了世界的空白。女媧氏如同看到很遠的地方,有一群的一個個的個體,他們分分合合,嬉笑打罵,天地間的沉頓隱去,還原了一個個本來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