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和秦朝都是家天下,君主世襲製,帝王是高貴的。大禹治水有功而成帝王,解決了飽受折磨的夏朝黎民的一部分大災難,他是憑借功勞坐上的帝王之位。嬴政是在不普通的家世和自己的文韜武略中,贏得了他所在的朝代人民的人心。他們,兩個人,兩個凡人,在千千萬萬的人之中跳了出來,拜廷成天子。 人們敬畏生命,敬畏自然的同時,夏禹和嬴政被人敬畏。不像三皇五帝,他們為了人的生存思前慮後,不停地琢磨;也不同於五界的妖魔鬼怪和各路神仙們,兩朝的皇帝都有了他們自己獨特的想法。 子承父業,鯀沒有治理好的水留給了兒子禹,禹揚眉吐氣,采取和父親不一樣的方法將覆水難收的水打住了,夏朝百姓得到了福音。時代出現英雄,禹一定是其中之一。父親的早逝沒有壓垮他,努力拚搏中,治水就是他心上懸梁,不去將水治理好那麼他也會走向他父親一樣的結局。 夏禹的家裡還有母親和妻子,夏啟來到世上後就有了兒子,他們一家四口,三人在家裡,等待夏禹的回來。水一天沒有治好,他就一天都無法休息,路過家門,他也不會走進去。 多年的光陰歲月,夏禹全部都用在了治水這一件事情上了,家人他也沒怎麼理會,陪伴是不曾有的,直到水被控製住了,不再像猛獸一般攻擊天下蒼生,夏禹這才回了家。 對比夏禹,嬴政一生走來也並不一帆風順。十三歲登基,幼年皇帝治理朝政,朝代覆滅是常見的模樣,嬴政卻有明君的影子,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在秦朝的朝廷中掀起一片,嘩然聲中,臣服於他的人也變多了。太後趙姬,當時的強權之人,最後也在嬴政手裡落得身死人手,她手下的臣子也是車裂之刑,無人能夠擋住秦始皇的殺伐果斷。 嬴政的前半生是風光無限,令人敬仰的,但後半生則是各持己見。作為帝王,他的權利和欲望不難在臣民的追捧中成正比,而且肆意生長。掌控秦朝,成就千秋霸主帝業,嬴政已然是傑出的政治家、謀略家。至高無上的皇權讓他閃爍著耀眼的光芒,秦朝的人們重視他,認可他。 兩千多萬的人民,在秦始皇的想法下,有七十萬的人口在打造奢華的朝行宮,秦始皇的欲望炸裂了,他或許認為他隻不過在做一件正常的事情,他忘卻了過去,忘卻了死了的秦襄莊王,忘卻了在無數個日子裡他也是在戰亂之中。以往的悲難日子沒給他後來多大的傷痛,物質給了他最覺得應得到的。 在浩如煙海的歲月裡,夏朝和秦朝拉開了序幕,兩朝的國君表現出不同的風範,然而不是所有的姿勢,人們都可以接受,個人的強健和國家的強盛在某種層麵上,帝王會衡權利弊,稱心如意的結果也許隻是他們的一念之差。他們的後代也在他們的照拂下成長,君家的威嚴自是神聖不可侵犯,可是人心向背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