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淩有點無奈地笑道:“出世之人不求回報,更何況這十年來大姐經常過來為我道觀添香點燭,還帶東西,貧道實在受之有愧啊!” 中年農婦笑著說道:“道長,我們農村人心眼子實在,對你來說隻是稍微施展了一下神通,可對我們來說那可是很大的恩情呀。小孩子走正道,我們這個家才有盼頭和希望呀!所以一定要經常帶這個小子來感謝他的恩人。讓他懂得感恩,懂得感恩的人才能有出息,道長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沒錯,這就是十年前那個家裡小孩不學無術來找李淩的中年農婦。十年的時間,農婦的身上也不再那麼樸素,身上添置了好幾件金器玉器。看來家裡也比以前更加富足了。 那個不學無術的小孩在李淩那道符的幫助下也走上了正道,開始努力學習,最後考上了國內的重點大學,如今也畢業找到了好工作。 也難怪農婦會如此,這要是李淩是醫生,估計肯定要收到一麵錦旗,上麵寫著“懸壺濟世,藥到病除”了。 其實李淩還真收到過農婦給的錦旗,上麵寫著“隱世大仙,法力無邊”,估計農婦平時在家也看過一些經典武俠劇。但李淩感覺有些羞恥,燒了有點不太好,就默默地把錦旗藏起來了。 聽完農婦的話,李淩有種說不過她的感覺了。曾經那個說話口音很重嗓門很大現在普通話成分比例很高聲音緩和了不少的農婦,在歲月的洗禮下也變了不少。 李天元在旁邊默默地聽著,時不時地給師傅的茶杯裡加水。他聽完農婦的話也不禁地對其另眼相看,在他的印象中能把師傅講得說不出話來的人基本沒有。當然他也沒有怎麼見過師傅與人辯論,主要是自己講不過師傅,每次師傅講完都覺得有道理。現在看到師傅覺得對方說的有道理而無法反駁的時候,還是比較吃驚的。 好半晌,李淩才開口道;“大姐你言重了,成事在人,你兒子有如今的成就都是你們自己改變所結的果,我贈送的符隻是一個媒介而已,實在當不起如此大恩。” 農婦“哎呀”一聲,說道:“好了好了,道長,我心裡有數。浩洋,我們去給大神燒香。” 叫浩洋的精神小夥對著李淩鞠了一躬,說道:“道長,我跟我媽去燒香了,不打擾您了。” 李淩見此,也隻能苦笑道:“你們去吧。”小夥子和農婦便朝著主殿走去,李淩突然叫住了小夥子,小夥子和中年農婦都轉過身來。李淩說道:“萬事萬物運行皆有其法,做事之前多思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存善心,行正道,好運自來。”並遞給小夥子一張平安符,中年農婦大喜,連忙拉著自家兒子連聲道謝。 李淩深深地看了看中年農婦,沒再說什麼了,讓李天元過去引著他們燒香祈福。 這便是道觀的日常,有時候接待接待香客,沒事的時候就四處看看需不需要清掃整理,或坐在桌椅旁閉目養神,或凝神看書。李淩很重視培養李天元的文化水平,讓李天元必須做完暑假作業的同時,還要看一些中國古代的經典書籍,四書五經,詩詞歌賦,奇聞異典,醫藥著作等等,五花八門。 李天元由於經年累月地修煉,雖然隻有十歲,但精神力不遜色於成人,專注力更是非凡。精神力決定著一個人腦海中能夠儲存的記憶的容量,而專注力則能夠幫助人更容易領悟,可以增強人的悟性。 而且這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看過的書籍越多,精神力便會越來越強;精神力越強,腦海中能夠記住的書中內容就越多。不斷地去理解書中的意義,悟性便會越好;悟性越好,能夠理解的東西就越多。所以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閱讀和思考的能力。 精神力是神魂之力的根基,在孩童時期打好基礎極為重要,因為長大之後接受的信息會變得即繁雜又龐大。如果小時候沒有打好基礎,人會在繁雜龐大的信息流中無所適從。當無法對信息進行有效地整理分析時,腦海會產生惰性來適應環境,也就是會刪除記憶和放棄思考。精神力便很難提升甚至退化,通俗地講就是腦子經常不用就不好使了。 普通人尚且如此,對於修行者更甚,高級別修行者需要將神魂直接與天地對接,這種情況下接受到的信息是普通人的十幾倍往上,若普通人在機緣巧合下神魂出竅,直接暴露在天地之間,很快便會被龐大的信息流擊垮,神魂重新回到腦海中後,不是植物人就是癡呆。 所以在孩童時期訓練精神力極為重要,思考和閱讀便是提升精神力的方法,但需要循序漸進,張弛有度,不然很容易物極必反。 想要成為強者,很少有捷徑可以走。李淩對李天元的訓練有著一套極為完整的體係,身魂同修,齊頭並進,萬丈高樓平地起,若基礎不牢,談何萬丈。 閑暇之餘,李天元好奇地問師傅:“師傅,當年你到底幫了她什麼忙呀!” 李淩看著李天元,十年前的記憶湧上心頭,有點感慨又有點苦笑地說道:“那是在十年前,也是那天,我遇見了還是嬰兒的你。當時這個大姐覺得她的兒子撞邪了,所以向我尋求幫助,我便給了她一張符,還囑咐了她幾句,對她兒子多關心一些,少一些責罵。” 李天元接過話頭,有點驚訝並透著疑惑地問道:“師傅,這世間真有什麼撞邪之類的事嗎?師傅你的符咒這麼厲害呀?” 李淩對小徒弟的疑問微微一笑,想了想,帶著深意地說道:“小元,你聽好,世間是否有鬼怪邪靈的存在暫且不論,但這大姐的兒子絕不是什麼撞邪了。他兒子是因為剛好處於青春期,你在過幾年也要到青春期了。” 李天元不知道什麼是青春期,他仰著圓圓的小腦袋,頭微微向一邊歪著,表情呆呆的。若有一些大姐姐在,肯定要大呼“萌萌噠”。 李淩看著小徒弟的憨憨樣,也沒有作多餘的解釋,接著說道:“這個時期的小孩無論是身體還是大腦都在快速發育,接觸的東西一下子變得多了起來,這個時候若沒有得到很好地引導,很容易迷失自己。這大姐的兒子就是這種情況,父母沒什麼文化,不怎麼管,管也用錯了方法,這個時候又接觸了一些不怎麼愛學習的人,在這些人身上他感覺自己得到了重視,所以就跟著這些人走偏了。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 李天元若有所思,接著問道:“那為什麼師傅的符紙一用他就好了呢?” 李淩笑著道:“我的符紙確實起了些作用,符紙的作用是清凈安神。但最關鍵的還是我交代他父母需要多關心自己的兒子,少些責罵,多些表揚。青春期的孩子因為突然接觸到大量的信息,以他們的認知無法明辨是非。符紙便是能夠幫助他理清自己的思緒,這個時候父母對他的關心和表揚便能讓他漸漸明白什麼是對錯是非。所以他後麵能重回校園,好好讀書,如今大學畢業,找到一個好工作。所以我才說符紙隻是個媒介,最關鍵的還是靠他們自己。” 李淩說完看著自己的小徒弟,看著十歲的小徒弟似懂非懂的表情。李天元其實能夠理解,因為他有著不遜色成年人的精神力和極高的悟性。他隻是由於知識儲備欠缺不知道一些特定的名詞,所以似懂非懂。 老師傅語重心長地說道:“小元,人在漫長的歲月裡會因為一些事、一些人而不斷改變自己的想法。一思一念,皆可能改變人生路徑,師傅希望你無論遇到什麼事、什麼人,都能有自己的思考。” 李天元稚嫩的臉龐收斂起其他表情,重重地點了點頭,這是師傅第二次以這種語氣跟他講話了。他能明顯感覺到師傅在教他一種東西,他現在還不知道這種東西叫做什麼,但從師傅的神情中可以看出,學會這種東西十分重要。 李淩看著小徒弟的樣子,微笑著點點頭,轉過頭去,聲音低不可聞地喃喃道:“世事難料,人心無常,人性莫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