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綠洲石市(1 / 1)

1974年的石市正處於新省兵團的快速發展階段。當時石市是新省兵團總部所在地。   這座城市美麗猶如少女般位於天山北麓,南依天山,擁有遼闊的草原,是良好的牧場。   石市是兵團人用雙手把戈壁荒灘發展建設成綠洲城市的。   這個時期的石市,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還不夠完善,但已經開始有了一定的工業和農業基礎。有著較為簡樸的建築風格和生活設施。   祥峰從內心深處可以感受到,石市是一個充滿活力、正在快速發展中的新興城市。   在他與楊小麗的交談中就可以感受到,這裡的年輕人對未來充滿信心,乾事創業不未艱苦勇攀高峰的精神,深深的打動了祥峰的內心。   車進入市區的汽車站,楊小麗和祥峰互留了通信地址,收拾東西準備下車。   楊小麗有點舍不得離開的感覺,心裡想這時間過的太快了,一天的相處感覺猶如相識多年的至交一樣。   “到站了”駕駛員的喊聲將人們從迷糊中喊醒。   楊小麗拿起背包,準備下車對祥峰說:“歡迎你到我們團來玩,我要回去了。”   “好的,我有機會一定去看你”祥峰說   “祝你一切順利”楊小麗說完走下車去。祥峰也拎著背包下車了。   望著楊小麗的背影,祥峰心中有一絲的失落感升起。   從楊小麗的身上,祥峰在心中不禁湧起了一種共鳴,她為了心中的理想選擇了這條充滿未知的道路。而自己何嘗不是呢?   駕駛員大聲喊著,“大家今天都住進這家招待所,去別家住的別怪我沒提醒你們,坐不上車別怪我,早上我可不等你們”   有人聽到喊話隻得往回走,大家都走進駕駛員招呼的這家招待所。   這座不知道建於哪一年的建築,坐落在石市的一條安靜的街道上。   它的外墻被歲月的風霜染成了淡淡的黃色,墻麵上的塗料早已剝落,露出了下麵的紅磚。   招待所的大門是兩扇沉重的木門,上麵鑲嵌著磨砂玻璃,門框上方掛著一塊已經褪色的招牌,上麵用斑駁的字體寫著“招待所”幾個字。   祥峰走進招待所,迎麵而來的是一股混合著舊木和潮濕氣息的空氣。   大廳裡擺放著幾張木質的長椅,上麵鋪著已經磨損的紅色絨布墊。墻角放著一臺老式的電風扇,慢悠悠地旋轉著,發出輕微的嗡嗡聲。   墻上掛著的日歷已經翻到了1974年,但似乎很少有人去更新它。   前臺是一個簡單的木質櫃臺,後麵坐著一位穿著樸素的年輕工作人員,她麵貌清秀眼睛大大的,她的頭發梳成一個發髻,正認真地翻閱著登記簿。櫃臺上放著幾個鐵製的鑰匙牌,上麵用鉛筆寫著房間號碼。   墻上掛著的鐘表,秒針滴答滴答地走著,仿佛在訴說著時間的流逝。   看到有人來,她連忙抬起頭說道:“請大家排好隊,拿出介紹信,登記入住。”   人們迅速排起隊來,等著登記房號。   招待所的走廊裡鋪著水磨石地板,墻角堆放著幾個舊式的熱水瓶和幾個搪瓷臉盆。   墻壁上掛著一些黑白照片,記錄著石市過去的風貌。房間的門上貼著用毛筆書寫的紅色的房號,門把手已經磨得發亮。   服務員登記完祥峰的介紹信說:“你的房號是007,下一位”。   祥峰來到007房間裡,看到這裡沒啥的家具一張桌子和兩張木床占據了大部分空間,床上鋪著乾凈的白床單,床頭櫃上放著一盞臺燈和一個鬧鐘。   窗戶上掛著藍色的窗簾,透過窗簾的縫隙,可以看到外麵的街道和遠處的天山輪廓。   這招待所雖然簡樸,但它見證了SHZ市的變遷,承載著那個時代的記憶。   對於那個年代的長途旅客來說,這裡不僅僅是一個過夜的地方,更是一段旅程中的溫馨港灣。   祥峰坐車幾乎沒怎麼睡,勞累了一天了,現在瞌睡的不行了,連忙洗漱完畢睡覺了。   半夜夢中祥峰覺得有人睡到了隔壁的床上,但是由於太困乏了,接著睡著了。   早上被一陣的呼聲吵醒,起身一看,一個胖子光著上半身正抱著被子呼呼大睡呢。   祥峰立即起床,拿起背包向外走去。   來到房外原來一起坐車的人幾乎都在大廳裡等待發車。   天還沒有完全亮,大客汽車繼續前行,祥峰的旅程還的繼續。   下一站是停車的地方是奎市,大概還有90多公裡的路程,今晚要趕到和什托洛蓋鎮還有180多公裡的路程。   車上的人少一些,喧鬧嘈雜聲音靜了下來,似乎是大家都沒睡好一樣,集體靜默下來,祥峰看著窗外的風景,迷迷糊糊的進入了夢中。   夢中祥峰來到了一條大河的邊上,寬闊的河流蜿蜒穿行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祥峰想不起它的名字早已被時間的長河所遺忘,但它的存在卻是這片大地生命之源的象征。   河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仿佛無數顆鉆石在水麵上跳躍,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河水流動的聲音,宛如一首古老的搖籃曲,低沉而悠揚,讓人心曠神怡。   河的兩岸,景色各異,卻又和諧共生。一邊是鬱鬱蔥蔥的森林,樹木挺拔,枝葉繁茂,各種鳥兒在枝頭歡快地歌唱,它們的歌聲與河水的流淌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大自然最美妙的交響樂。   森林的邊緣,野花遍地,五彩斑斕,吸引著蝴蝶和蜜蜂在花間穿梭,它們忙碌的身影為這片綠意盎然的世界增添了幾分生機。   另一邊則是廣袤的草原,金色的草浪隨風起伏,如同海洋一般浩瀚無垠。   牛羊成群,悠閑地在草地上覓食,偶爾抬頭望向遠方,仿佛在思考著草原的邊際。   牧羊人騎著馬,手持長鞭,他們的身影在夕陽的餘暉中拉長,顯得格外孤獨而又堅定。   祥峰看著這河水本身,時而平靜如鏡,映照著藍天白雲和兩岸的景色;   時而波濤洶湧,帶著泥沙和生命力,沖刷著河岸,塑造著河穀。   河水的顏色隨著季節和天氣的變化而變化,有時是清澈見底的藍綠色,有時又是深沉的墨綠色,仿佛蘊含著無盡的故事和秘密。   祥峰看著這條大河,走到河邊雙手捧起河水,一股清流瞬間流入心田。這條不知名河它見證了這片土地的變遷,滋養了無數生命,它的每一滴水都承載著歷史的重量,它的每一道波紋都講述著時間的故事。   吱吱吱,一陣剎車聲音將祥峰從夢中拉回到現實中,   看著車窗外,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天山的輪廓在遠方若隱若現,山腳下的草原上,羊群像點點白雲在綠波中遊動。   公路兩旁,偶爾可以看到一些簡陋的農舍,炊煙裊裊升起,與遠處的天山相映成趣。路邊的楊樹挺拔而立,樹葉在微風中沙沙作響,仿佛在為旅途中的人們送行。   大客車不斷的前行著,公路逐漸變得筆直,兩旁的景色也由草原逐漸過渡到荒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的邊緣,沙丘起伏,陽光下金色的沙粒閃閃發光。   偶爾,一陣風吹過,沙塵便隨風起舞,形成一道道沙塵的波浪。在這樣的環境中,偶爾還能看到一些頑強的植物,如梭梭樹和紅柳,它們在沙漠中頑強生長,展現出生命的頑強。   經過數小時的顛簸,祥峰終於抵達了奎屯。    1974年的奎屯,與石河子相比,顯得更為寧靜。城市的規模不大,但街道整潔,房屋多為低矮的磚瓦結構,屋頂覆蓋著青瓦,顯得古樸而穩重。   奎屯的街道上行人不多,但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滿足和平靜。孩子們在街頭巷尾追逐嬉戲,老人們則坐在門前的石凳上,抽著旱煙,聊著家常。市集上,商販們叫賣著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在奎屯,祥峰感受到了一種與石河子不同的生活節奏。這裡的人們似乎沒有石市的緊張節奏強,盡管城市的麵貌並不繁華,但這裡的人們卻擁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幸福和滿足感。   “下車吃飯了,這裡三家店隨便哪家吃都可以”駕駛員對車內的乘客說到   車廂裡的議論聲頓時響起,祥峰提著背包向車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