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對家人的解釋(1 / 1)

晚上,一家子坐下來吃飯。   氣氛有些凝重,老爹張國忠憋了半天,終於憋出來一句:   “你真的貸了五百萬?”   張母聽了,立刻緊張了起來:   “什麼五百萬?”   1988年的五百萬,不下於二十年後的2、3億。   張遠早就料到父親要問,所以他拿出一張單子給老爹看。   張國忠仔細一看,這赫然是一張還款單。   對此,張遠解釋道:“那五百萬我已經還回去了。”   “還回去了?”張國忠有些搞不懂了,“為什麼要這麼折騰?”   張遠笑著解釋:   “為了堵住別人的嘴,不然怎麼解釋我承包鋼鐵廠的錢。”   “對啊,你承包鋼鐵廠的錢怎麼來的?”張國忠追問道。   張遠耐心的解釋道:“我這次請假,是去盛海買股票認購證。”   “我之前不是舉報了朱先海,紀檢委追查到了800多萬,按照10%獎勵給我,拿到了80萬元。”   “我拿著這80萬,去盛海買了股票認購證,一買一賣,就把承包鋼鐵廠的錢掙到了。”   “回來後,我去省委,向省裡領導表示,我要承包下鋼鐵廠。”   老媽楊雪晴立刻質問:   “你這孩子,拿著80萬去搗鼓什麼認購證,你瘋了啊。你怎麼不和我們說?”   張遠忍不住翻白眼:   “我說了,你們會同意嗎?”   楊雪晴被問住了,捫心自問,她肯定不會允許兒子糟蹋這錢。   但是,作為家裡的師太,不理解歸不理解,氣勢上絕對不能弱:   “不允許又怎麼了!我是你娘!兒子錢歸娘管,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張遠一副我早就知道的表情:   “媽,現在時代變了,這次我走出去,見識了外麵的世界,對我的觸動很大。”   “同樣活在一個世界,人與人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就拿盛海和我們蜀都比。”   “盛海的繁華程度,遠不是蜀都可以比的,各種摩天大樓拔地而起,更不要說國外的那些發達國家。”   父親張國忠對此頗為贊同,張母亦是如此,可心裡總感覺怪怪的。   父親想要岔開話題,便問道:   “承包鋼鐵廠你花了多少錢?”   “不多,就三百萬。”   “什麼?”張母從凳子上站起來,“三百萬你就不多?”   “好啊,不會掙錢,就會亂花錢,看我不揍死你!”   於是乎,晚餐變得格外熱鬧。   母親要求張遠把剩下的錢交出來,張遠撒謊錢都花完了,結果又挨了一頓揍。   還好張遠這方麵經驗豐富,跑得快。   張遠理解母親的良苦用心,如果是上一世,他或許會把錢交給母親保管。   但作為重生者的張遠,自然更懂得錢該怎麼花。就比如說如果重生到了2010年以後,他第一件事情絕對是把手頭所有錢拿去買比特幣。   哪怕是騙局也無所謂,隻要能在國內交易網站被關閉錢套現即可。   可在當時,又有多少人有這份魄力?   社會的大多數人,都無法從時代的局限性中跳出來。   而且現在手中的上億資金,根據張遠的計劃,未必都夠用。   第二天,張遠貸款五百萬承包鋼鐵廠的消息,便已經傳遍了整個天興機械廠。   在普通人看來,張遠的這種行為簡直是瘋了!   八十、九十年代的國人,還是偏向於保守,一有錢就存在銀行裡。   貸款對於他們而言,是遙不可及的事情,甚至十分排斥。   除了優良的節儉傳統之外,主要也是因為利息太高了,貸款年利率高達百分之十幾,誰敢去貸款啊!   貸款利率高,相應的存款利率也高,對於老百姓而言,把錢存到銀行裡是劃算的,特別是九十年代初,錢存在銀行裡,收益都趕上日元升值了。   因此,張遠隻是走了個過場,貸款後很快又還了,雖然還是交了一筆手續費。   但在張遠看來,這還是值得的。和一億多的存款收益相比,五百萬貸款的幾天利息,根本不值一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