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六章 人貴自私(1 / 1)

三書六禮。   一套流程下來,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個多月。   這還是朱承武心係地心火蓮,不斷簡化流程,催促各司的效率。   若是按照正常侯爺娶正夫人的流程。   從最開始的有意,到最後的成親,一兩年、兩三年都極為正常。   這就是這個沒有經過工業革命、沒有網絡的世界的正常運轉速度。   “興漢表哥,這次還要麻煩您走一趟。”   福安候府。   朱承武對著趙興漢如此說道。   “隻希望侯爺不要辜負王後和趙氏的期望!”   趙興漢接令。   雖說趙興漢最開始對朱承武娶崔氏女有意見,但從京城回來後,朱承武能感覺出來,這股氣雖然還存在著,但已經小了很多了。   趙興漢是趙王後族人,朱承武未出五服的表哥,同是也是福安候府官麵上的代言人。   在明王、王後和朱承武都不能出麵迎親的時候。他出麵,才能顯示出福安候府對崔氏的重視。   實際上,更能彰顯對崔氏重視的方法是請朱氏宗親、族老出麵。   這也是大明王朝大部分王子娶親的做法。   但朱承武這些年來,一心武道。和朱氏宗親接觸不多。   人心隔肚皮!   朱承武對他們的信任度不高。   普通的天地奇珍,已經足夠珍貴了。   能幫助一流武者突破宗師!   整個朱氏秘庫中現存的都不超過十件。   更遑論地心火蓮這種高階天地奇珍!   如果讓他們知道崔氏的嫁妝中有一株地心火蓮,朱承武感覺有8成以上的可能會橫生枝節。   大明朱氏可不是崔氏這種地方豪族。   去的朱氏宗親地位低了,同樣彰顯不出對崔氏的重視。   去的朱氏宗親地位高了,以朱氏的底蘊,將大概率認出地心火蓮。到時候朱承武還要想辦法隱瞞“自己人”!   至於朱承武的絕對心腹-高要?   如果朱承武敢讓已經子自宮了的高要作為代表去迎親,崔氏那邊很可能會出幺蛾子。   崔氏肯定會覺得朱承武是在侮辱他們。   哪怕高要在朱承武心中地位更高,實力也更強。   社會觀念如此!   誰也無法改變。   到了這個時刻,朱承武是一點意外都不想出現。   算來算去,趙興漢就是這次迎親的最大公約數!   趙興漢是本次迎親的正使,負責著最為重要的溝通與安全。   除了趙興漢本人外,為了本次迎親,福安候府還出動了近300餘人。   其中侍衛隊150餘人!   福安候府侍衛隊總共隻有兩個校,共計10個旗的兵力,約500人。   負責候府安全和封地統治。   這次一下就出動了3個旗。   已經接近三分之一了。   朱承武不是不想抽調更多,也不是不想親自出馬。   還是那個問題。   一切違背常理的行動都容易引人懷疑。   而朱承武的實力還沒有到橫壓不服的地步。   小心翼翼的默默發展。   才是朱承武現在最應該做的。   朱承武隻能在盡力保障地心火蓮安全和不引狼入室中取一個中間值。   除了侍衛隊之外,戴法言的外務處也出動了約100人。   那些人帶著的是福安候府給崔氏的聘禮。   有白銀1000兩、各類藥材10餘車、綾羅綢緞10餘車、米糧30餘車、駿馬10匹…   這些東西作為江南豪族的崔氏肯定不缺。   但朱承武不能不給。   不然就是不知禮。   就是福安候府看低崔氏、看低新婦。   這或許就是所謂的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吧!   實際上,朱承武不僅按大明禮儀將應該有的聘禮一一備齊,而且還盡量在不超出禮儀最大規定的情況下多備、細備。   不是朱承武有多喜歡那個素未謀麵的新婦。   而是不準備那麼多,東西不細、不雜,車馬不多,又怎麼能讓那麼多一起出動的侍衛隊看起來合情合理呢?   這一波,看似是侍衛隊在保護聘禮,實則是聘禮在掩護侍衛隊。   “侯爺,崔氏的那位嫡女真的那麼好嗎?”   看著打亂了習武計劃,站在候府大門外,目送接親隊伍離去,似乎恨不得接親隊伍下一刻就接著人回來的朱承武,春花第一次僭越了規矩,問道。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好奇之心也非突然出現。   看見福安候府在朱承武的壓力下不斷加快三書六禮過程,看見侯府給崔氏的聘禮一次又一次細化加碼的時候,春花就對這位未來的侯府正夫人充滿了羨慕和微微敵意。   朱承武一愣。   轉頭看了一眼春花忐忑而倔強的眼眸。   似有所悟。   “很好,她很好!”   朱承武平淡的回了一句。   朱承武還有下半句沒說出口,“她很好,好到能給我帶來地心火蓮這種高階天地奇珍!”   隨著朱承武話落。   春花明亮的眼神當即黯淡了幾分。   朱承武發現了,但沒再做什麼多餘的動作。   雖然是近侍,雖然春花做事認真,雖然朱承武很信任春花…   但很多事情沒結果就是沒結果。   不可能就是不可能!   何必糾纏不清,給人無謂希望!   ……   “還真是好大的手筆啊!”   離福安候府不遠的高臺上。   有人喃喃自語。   而在高臺下的街道邊,擠滿了許多看熱鬧的人群。   無論哪個時代,看熱鬧、好八卦都是人的天性。   世界的主角永遠都隻有少數。   大多數的蕓蕓眾生隻能成為熱鬧的背景之一。   因為成不了主角,所以總是向往熱鬧。   這或許就是所謂的:越得不到的越珍貴,越向往吧!   “你看福安侯現在才回候府,這是望眼欲穿、迫不及待了?”   有大膽的百姓看見朱承武在大門口站了好一會兒才回候府,猜測道。   “那是肯定的啊!聽說侯爺的這位正夫人那是國色天香,傾國傾城…所以侯爺才會忍不住,不斷催促下麵辦事的,三個多月就走完了三書六禮。”   這是大膽的、稍稍知禮的百姓。   “你說的不對!我大姨家的小舅子就在候府當差。據說啊,侯爺和那位崔氏女是青梅竹馬,從小私定終身,可惜大王和王後不同意,故此侯爺才一直未娶,直到現在大王和王後犟不過侯爺讓步…”   這就是純粹好八卦、人雲亦雲的百姓了。   “你們說的都不對,聽說是侯爺需要富可敵國的崔氏支持,這才娶了崔氏女…”   這個百姓尤為大膽!   他雖然沒有明說,但語中全是意有所指。   而在大明王朝,有百姓不議國事的規矩。   這就是所謂的國家大事,肉食者謀!   “去去去…你打胡亂說,侯爺需要崔氏支持,怎麼不娶崔氏族長之女?我有可靠消息,據說我們未來的那位候府正夫人是特殊體質,侯爺這是要采陰補陽…”   這個百姓的發言讓周圍的人群一愣。   繼而轉頭看向發言之人。   “你別亂說,汙蔑侯爺!”短暫的沉默過後,有百姓當即站了出來反駁道。   “這怎麼是亂說呢?我真的是有內幕消息!”   剛剛發言的百姓不服氣的說道。   “你就是在誹謗侯爺!”反駁的那個百姓絕不相信福安侯是那種采陰補陽的魔頭。   在很多百姓的純樸印象中,會采陰補陽的都是魔頭。   可惜,老實巴交的百姓怎能辨過別有用心的“專業人士”。   但,百姓也有百姓的應對手段。   辨不過就不辨。   百姓動手不動口。   匹夫一怒給你兩拳!   看見有人打起來了,有些好事百姓開始圍觀,也有理智冷靜的選擇報官。   今天這個特殊時期,衙門早就做好了準備。   巡街的捕快是平時的三倍有餘。   嚴防有人鬧事。   捕快們正愁找不到業績呢?   接到舉報後,很快就有捕快到場,將那些鬧事的抓走。   當朱承武知道這些消息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了。   “侯爺,據縣衙不安全統計,昨天尋血滋事的事件23起,涉及200餘人,抓捕53人。其中已查明的其他勢力探子3人,別有目的者8人…”   夏雨給朱承武稟報著徐州縣衙傳來的消息。   朱承武這個福安侯,就封徐州。   按照大明王朝的規矩,封候在封地是能節製大小官員的。   所以徐州縣衙才會討好朱承武這位福安侯。   “傳信徐州縣衙,這件事辦得很好,本侯很滿意。那些探子和別有目的者,該殺的殺、該充做勞役的充做勞役…至於普通受裹挾的百姓,批評教育後就放了吧!”   朱承武一邊寫字靜氣,一邊吩咐道。   “侯爺仁慈!難怪如此深受百姓愛戴。”夏雨欽佩道。   “你怎麼也學起這一套了?”朱承武不可置否的笑了笑。   朱承武停下了手中之筆。   心緒浮躁的時候,聽聽故事說不定比練字更能靜心。   “是真的,侯爺。婢子聽到一個感動的消息,昨天有人誹謗侯爺,說侯爺迎娶崔小姐是因為崔小姐體質特殊,侯爺要采陰補陽…但那些誹謗者當時就被百姓打了!”   接著,夏雨簡要的說了一下昨天下午發生的事件。   “哦!是嗎?”   朱承武卻並未露出驕傲、滿意的表情。   “那個百姓怎麼知道那是誹謗?說不定就是事實呢!怎麼會為素未謀麵的本候出頭?”   反而如此問道。   額~~~   夏雨有點不知道朱承武是什麼意思了。   侯爺這麼急匆匆的要娶崔氏女,甚至不顧趙將軍的反對。   難道說真的是因為崔小姐體質特殊。   侯爺要采陰補陽。   一些思緒在夏雨腦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現。   趙興漢除了是福安候府侍衛隊總管之外,還掛了一個偏將軍的名號。   是福安侯府唯一正兒八經的官方將軍。   故此,侯府中人都尊稱趙興漢這位侍衛總管為趙將軍。   “無論那是不是誹謗,百姓能自發的為維護侯爺而戰,足以說明侯爺深受百姓愛戴!”   夏雨是有急智的。   “是嗎?你確定那個百姓是普通百姓,不是候府或官府故意安排的人!”   “婢子確定!”夏雨斬釘截鐵的說道。   “這麼肯定?那這個百姓是候府或官府哪位的親戚族人?”   朱承武的話讓夏雨苦笑不得。   侯爺這是對自己多不自信啊!   “侯爺,都不是!婢子查了,那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百姓。”   “那為何?”居然不是既得利益者,朱承武有點不解了。   朱承武深知人的劣根性,不是事情相關者,哪個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一時意憤,也大多是口嗨!   怎會輕易動手?   “侯爺,那個百姓三年前被冤枉偷了當地豪族的一頭牛。當時您正好外出巡視,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是您幫他洗脫了冤屈…”夏雨終於說出了緣由。   朱承武這才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朱承武就說嘛!   這個世上怎麼可能有無緣無故對人死心塌地的…   夏雨這個擠牙膏式的敘述方式,差點讓朱承武懷疑他的理論出錯了呢!   搞了半天,那個百姓終究還是既得利益者!   “知恩圖報,敢於亮劍。這個人不錯。候府要重點幫扶,打造成模範!”   新鮮的馬骨出爐,朱承武不介意多買一份!   “夏雨,這件事你做的不錯!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而且能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調查得一清二楚,值得獎勵。拿著我的條子去庫房領十兩銀子和三份習武藥散!”   朱承武說著,遞給夏雨一張迅寫的條子。   “多謝侯爺!”   夏雨喜滋滋的接過條子。   朱承武明白夏雨這麼盡心盡力調查的目的是什麼。   專門在他麵前述說的目的又是什麼。   朱承武也不介意達成夏雨的期待。   畢竟朱承武也是需要人辦事的。   而要讓人辦事盡心,就要處事公平公正,賞罰分明。   任何統治都有得利益者和失利益者。   統治的好壞,不過是看統治者能否控製既得利益者,讓既得利益者別太過分。   看統治者能否兜底失利益者,讓失利益者能活得下去。   當然,還有就是看統治者能否做到相對公平,讓大多數人能夠接受。   在這個方麵,有著前世記憶的朱承武自覺做得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