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寧捏著一根枝丫,在泥土上寫寫畫畫。 [降香根部:樹冠廣傘形分杈較低,小葉皮革質感...] [三七根莖:小葉長倒卵狀長橢圓形,無毛或疏被柔毛...] [艾草葉片:葉被有灰白色短柔毛,並有白色腺點與小凹點...] 河伯看著易寧在地上畫出的圖案,以及配合圖案的小字,小心詢問:“您是要我采集這些植物?” “沒錯,我之前路過此地,記得附近山中是有這些的。” “好,我這就去!” 河伯雖不理解,卻也馬上答應。 他在這生活幾百年,對於附近山水很是熟悉,還未出發,心中已經有了幾處目標區域。 “等等。” 易寧喊住河伯,繼續說道,“找一個時間久點的烏龜殼,我有用。” 確認沒有其他東西後,河伯身形一閃,消失在原地。 待河伯走後,易寧也沒閑著,他望著自己寫在地上的文字,進行模擬預演。 他剛才吩咐的東西,都隻是為製作一個東西做準備,那就是本草綱目記載的金瘡藥。 在剛才,他發現自己鉆牛角尖了。 受仙俠小說的影響,易寧把修仙之人想得太過超凡脫俗,並按照自己的概念先入為主。 認為修士的治療,應該如小說中那般,必須服用天地靈物,汲取靈力精華,然後在靈物的作用下,瞬間康復。 卻忽略了修仙者也是以凡軀作為基礎,一步步變強的。 那麼能不能, 將修仙者當做耐藥加強版的凡人呢? 比如給聶郎下毒時,增加劑量後,雷公藤藥效是依舊存在的。 這一想法讓易寧思路瞬間打開。 對付加強版的凡人,就用加強版的藥劑不就行了。 比如這個世界擁有的靈草,藥效定然要比凡草效果好,隻是現在匆忙,並沒有時間給他尋找靈草。 但易寧還有另一個方案,那就是直接強化凡草的藥效。 強化的關鍵不是增加劑量,而是增加質量。 於是,有個想法在易寧腦中生成,雖不敢確認,但經過反復推算,是有可行性的,得試試。 時光流逝。 坑中水牛因為沒有外力的灌入,精神再次萎靡,趴在坑中出氣多,入氣少。 易寧一絲不茍地觀察著對方狀況,隨時準備取下手中布條,為它滴血。 “前輩,東西帶來了!”河伯身影在旁邊顯現,他手中還拎著一個包裹。 易寧道聲謝後,接過包裹,迅速打開。 包裹內,有兩種植物的根須,一堆綠色葉片,以及一個還粘著泥土的老舊龜殼,不知是從哪個深山中挖出來的。 正是中藥的降香,三七,艾葉以及龍骨。 其實金瘡藥的配方並非這些,但因為冬日條件限製,易寧隻得用其他止血清神類的中藥代替。 一切準備就緒,易寧便開始行動。 按照傳統膏藥的做法,是需要煮沸草藥,再經過反復過濾濃縮的。 但現在沒有個時間,所以他用的是最浪費藥材的方法。 ——砸出精華! 易寧將所有材料一股腦扔入鍋內,吩咐道:“麻煩河伯施法,將它們揉碎,然後擠壓到一塊。” “啊?!”本就懵逼的河伯,聞言更是一頭霧水。 這是煉丹嗎?可煉丹爐呢?而且這隻是凡草呀。 他認知中的煉丹, 都是將靈草放入煉丹爐中,然後運起火靈力,不斷燒灼,將靈草中的靈力逼出後,取其靈力融入藥石中,需要用時,激發藥石使用即可。 而沒了靈力的靈草,根本沒有一點用,一直以來都是被當做垃圾扔掉的。 “照做!” 易寧見河伯愣神,趕忙催促。 “哦,好!”河伯反應過來,也不敢亂想了,運起法力開始將鍋中凡草揉捏擠壓。 凡草如何能在法力下堅持多久,一瞬間,一團烏黑散發著臭味的中藥漿糊,就裝滿石鍋。 “呼。” 易寧看著鍋中漿糊,深呼吸一口氣。 接下來,就是驗證自己猜想的時刻。 他拆開包裹在手掌上的紗布,此時傷口在艾草灰的作用下,已經止血。 易寧拿出小刀又是一抹,鮮血緊跟著流出,那飄散四方的香味也再次散發。 河伯離的最近,感受最深,他猛咽口水,這就是上五境修士的精血嗎?太誘人了!即便隻是聞著,河伯都覺得自己神識活躍了幾分。 巨坑前,易寧的注意力全在傷口上,他將溢血的手掌伸出,有鮮血滴落,但這次不是滴向水牛。 而是,那鍋草藥。 易寧想法很簡單,雖不知為何水牛不能直接吸收血液中生命力。 但之前地上發芽的植物,是確認可以吸收的。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那麼他就直接把生命力存於草藥中! “嗒!” 一滴鮮血與鍋中草藥接觸,草藥竟開始蠕動起來,仿佛有了生命。 隨著鮮血一滴滴滴落,蠕動的草藥迅速濃縮,並開始有綠色的光芒散發。 似乎可以! 易寧看著草藥的變化,眼中神采奕奕。 也就十多秒,原本滿滿一鍋的漿糊,如今隻剩半鍋,綠色柔光在鍋中散發,原本草藥的臭味也變為陣陣清香。 “好像無法濃縮了。”易寧注意到草藥不再變化。 再滴入幾滴,確認已經濃縮到極致後,他如之前那般,為自己傷口止血。 此時易寧還不敢鬆懈,成功大半不等於成功。 還差最後一步,試藥。 他捧起大鍋,放到坑前,接著將手伸入石鍋之中,草藥入手是一股清涼之感。 “嗯?”易寧發出一聲喜悅的驚疑。 他將手迅速抽出,攤開手掌,目光發亮看著自己掌心 隻見剛才還在流血的掌心,此時白白嫩嫩,不僅一個疤痕都看不到,就連以前的老繭也一並消失! 這種療效,易寧第一次見到! 他的手開始顫抖起來,沉穩的心境也在這一時刻,泛起巨浪! 這不止是水牛有救的喜悅,還有其他。 幾世從醫,他怎會不愛醫道,但自己醫術早已陷入瓶頸不知多少年,就算有進步,也並不多。 而今天! 中醫的大道上,有一扇更加寬廣的門,為易寧緩緩打開! ——
第29章 我於醫道,1往無前(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