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當然要在意細節了(1 / 1)

“《臥虎藏龍》拿下奧斯卡前站獎項!於昨夜美國晚間在洛杉磯榮獲美國金球獎最佳導演、最佳外語片、最佳電影配樂獎!”   “雷德利·斯科特《角鬥士》榮獲最佳影片...”   “湯姆·漢克斯、朱莉婭·羅伯茨分別憑借《荒島餘生》、《永不妥協》中的出色演技榮獲最佳劇情男主角(電影類)、女主角(電影類)...”   2001年1月14日。   美國金球獎舉辦結束。   30個獎項的獲獎名單刊登在報紙上大規模報道的幾日後,奧斯卡獎投票之日展開。   追蹤報道的六公主記者張莉莉跟楊明這兩天忙的不可開交。   也就在這期間,趁著難得的空檔,林浩總算完成了《諜影重重》的劇本創作還有一些關鍵的分鏡頭示意圖。   電影在腦海中回顧了很多遍。   原版大量的短鏡頭、手持式攝影風格,無疑對於營造刺激緊張的全片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   這點,林浩肯定要保留。   除此外,他還參考了原版中的配樂使用的方式。   近身肉搏的關鍵戲碼,怎麼能沒事瞎加音樂呢?不然跟《007》、《碟中諜》有什麼區別?   自己能不能給《諜影重重》加分先不提,起碼要做到的是不能減分。   有關票房,為了5%的票房分成,林浩不會馬虎。   不過600萬美元的預算跟原版6000萬美元相比,真的是相差太多了。   演員在不考慮票房號召力的情況下,確實能省下一大筆錢,可製作經費是實打實的。   道具團隊、化妝團隊、視覺特效團隊、動作特技團隊這些錢都是一分錢一分貨。   聽了林浩的顧慮,佩裡·克雷格也表示理解:“我明白,我會跟艾默裡奇先溝通一下。”   小成本雖然是能挑便宜的來,但也要看錢是節省在了什麼地方,並不是單純的為了省錢就要粗製濫造。   節省開支的地方有很多。   劇組的酒店、機票能省多少是多少,廉價航空跟廉價酒店搞起來。   隻要飛機不掉下來,房間裡有個能睡人的地方就行。   沒有臺詞的背景板,大家一起糊弄不要花錢再單獨請群演也不是不可以。   可像道具、化妝這種直接影響電影最終呈現效果的事情上,除非迫不得已,不然沒人會在這上麵糊弄。   好在,《諜影重重》除了需要一些武器道具外,化妝這些方麵還真沒有什麼太大的支出。   特效鏡頭,也僅僅是一場汽車追逐的戲份跟幾場槍戰的鏡頭。   整部電影最出彩的地方,還是圍繞著乾凈利落的動作鏡頭,逼真寫實的特工人物來吸引觀眾。   “林,動作指導這方麵...”   看著林浩畫出來的一組搏鬥場麵的分鏡頭,克雷格好奇的問道:   “你打算請《臥虎藏龍》的動作指導麼?我感覺,《黑客帝國》的那位動作指導更適合你的風格,你覺得呢?”   “呃...其實他們是一波人。”   林浩抿了抿嘴角。   袁家班的人很多,成員一直有變化。即便是他也不見得能夠都分的清楚誰是誰,克雷格會把他們搞混也很正常。   至於請誰來做動作指導?   林浩覺得可以先接觸一下袁家班談一談,看看實際是什麼情況。   這事不能拖,要給電影中的主要演員進行動作培訓的。   克雷格聽林浩這麼一說,也做出了決斷:“那我先和他們接觸一下,正好這些人就在好萊塢。”   林浩點下頭。   其實這算是他跟克雷格倆人運氣好。   等到了2003年之後,金球獎跟奧斯卡金像獎投票日就要相隔有兩個禮拜了。   很快,在新線影業的邀請下,袁禾平就親自登門拜訪。   對於林浩,袁禾平還真不像張莉莉與楊明那般一無所知,在來之前稍微一打聽,就獲取到了一些消息。   但也不多。   畢竟這年頭,網絡還不是很發達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際關係還都局限在麵對麵的聚會上。   林浩隻出席過電影節的活動不多,隻有多倫多跟聖丹斯。   可相對業界來說,林浩憑借著一部5-6千萬美元票房,還在上映的電影,在好萊塢的位置要比袁禾平高了不止一籌。   隻是要換到港島,還真不好講。   袁家班在港島才是動作電影‘地頭蛇’,轉戰好萊塢的原因其實也是被迫尋求出路。   別說港島獨具特色的動作片低迷了,隨著好萊塢的電影走進中國內陸市場、東南亞,整個港島的電影都愈發的沒有‘錢途’兩字可言。   不過對林浩不了解,但新線影業,袁禾平還是很熟悉的。   原因當然是程龍的《尖峰2》。   聽聞袁禾平到了,林浩謙虛的表示跟克雷格一起來大廳迎接,一見麵,他便為微笑的打起了招呼:   “你好,袁先生。”   他還是看了不少袁禾平設計的打戲的。   不管怎麼說,人家能夠受到好萊塢製片方的歡迎以及認可,實力這方麵還是值得尊敬的。   但尊敬是尊敬,該有的姿態還是要有的。不然到時候一旦達成合作,拍攝期間因為動作設計起了爭執,還怎麼拍?   “你好。”袁禾平的普通話不是很靈光,帶著港腔。   令林浩感覺意外的是,他無論是長相還是聲音,不像練功之人的鋒芒畢露,反而很溫和。   就連握手的動作,也很輕。   林浩克不會沒事給自己找事,動什麼跟他比比手勁的念頭,友好的露出個微笑,介紹道:   “袁先生,這位是《諜影重重》的製片人佩裡·克雷格。”   “你好,你好。”袁禾平麵帶微笑。   為了今天的見麵,他還特意給程龍打了個電話稍微了解了下克雷格跟林浩之間的關係。   可惜的是,程龍也隻因為電影選角色和克雷格有過交流,並不算很熟悉。   “袁先生,不如我們先去會議室吧。”克雷格笑著,示意三人從大廳移步去樓上提前準備好的會議室。   “好,還請帶路。”袁禾平笑著說道。   沒幾分鐘,來到已經擺放好了各種資料的會議室。   交流中,克雷格隻是在旁靜靜地坐著。   這架勢一擺出來,袁禾平就看出了端倪。眼前的這個年輕人可不像給程龍拍攝電影的那位白人導演那麼好說話。   不光不好說話,還有執行製片人撐腰。   “但願,他不要不懂裝懂,免得合作起來麻煩。”   在內心感慨了一聲,袁禾平清了清嗓子,拿起了動作戲份的分鏡頭。   隻是定睛一看,他就眼前一亮。   “袁先生,我的要求很簡單。我不想要漂亮、飄逸的套路,也不要誇張的動作跟什麼虛中有實,男主打十個這種在我的電影裡是不存在的。我隻想要破壞、安全地、流動的動作。”   “卡利三要素?”   “對,我希望我的男主能一招解決的絕不動第二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能用板磚就不用拳頭,能開槍就不張口。”   袁禾平聞言,並沒有急於回答,結合著幾張分鏡頭的圖紙他大概領悟到了林浩的意思。   在港島,每個武術指導都有自己的風格。   程小冬是追求唯美。   他袁禾平追求的更多是紀實。   要說快、準、狠是他武打設計的風格,那麼林浩要的就是更快!更準!更狠!   這很有意思。   “我很中意拳拳到肉、腳腳穿心。”他決定把這個活兒接了。   “不能隻到肉,要打臉,狠狠打的那種。”   林浩十分嚴肅的說道。   不然,怎麼讓高斯林出彩?   就說當影迷懷著好奇心,走進電影院觀看電影,看到他那張臉被胖揍一頓到血肉模糊會是什麼反應?   男的鼓掌,女的心疼。   好萊塢的導演看了都要豎大拇哥。   一下子,戲路就拓寬了。   雙贏,才是林浩想要的效果。   為此,他特意設計了一場挨打的戲份,斷胳膊斷腿完全考驗不到演技。   至於怎麼實現,那就是動作指導跟高斯林的事情...   拔叔嘛。   考慮到他歲數大了,林浩特意把第一部裡被噴子崩了的特工角色留給了他老人家。   他隻要扛著RPG給飾演伯恩的男演員來一發,然後跑幾步就行。   省心又省力。   說真的,這種無微不至的體貼,隻有用心才能感受的到。   這滿滿的,都是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