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時工作了很多天後迎來了他的第一個周末。鄭時專心寫自己的論文,下午的時間忙著學習編程。 周末計劃和表弟出去逛商場,放鬆一下,遠離了工作,鄭時的生活並沒有太大的變化,這些都和鄭時有一個合理的時間規劃表有很大關係。 星期天商場裡的人很多,大部分人經歷的一周的勞作後都想和自己的朋友聚一聚吃吃飯,或者和女朋友約個會看個電影。 最近比較流行的劇本殺很適合多人一起玩,因此周末劇本殺很是受歡迎。鄭時和他的表弟看著劇本殺店前擠滿了人,感到很好奇往前看看是什麼情況。 遺憾的是店家雖然做好了B計劃但是依然無法滿足周末的客流量。鄭時兩人也沒有因為沒有名額而感到沮喪,畢竟劇本殺對鄭時來說是個陌生的詞匯,今天鄭時不過是好奇這裡發生了什麼過來看看。 商場裡的衣服今天打折,表弟買了一套新衣服。鄭時逛了逛今年的新上市的平板,都不是很滿意不是價格太高就是性能太差。 商場的東麵是一片古建築群,兩人逛完商場,又在古樓間散步,白天的步行街不像白天那麼漂亮,但是人流量依然很大。 街道上依然擠滿了人,與其說逛街不如說是在看人。 鄭時兩人實在受不了這麼多人,隻好遠遠地躲開。 附近有一個公園,離開步行街,兩人來到空曠的公園,方才嘈雜的聲音都飄到了腦後,留下眼片的寬廣寧靜。 是什麼讓鄭時有這種強烈的而落差感呢,人,公園的寬廣人少和步行街的人滿為患形成鮮明的落差。 鄭時兩人走在空曠的公園廣場上,周圍人很少。天地變得寧靜,心情也變得舒緩了。 坐在小凳前,樹葉遮擋著烈日,有清風吹過,耳旁有兩聲鳥叫,這是生活真實的模樣。唯有坐在石凳上的兩人思緒還存在在不存在的腦海幻想中。 “你還記得以前這裡什麼模樣嗎?”鄭時問。 “不知道,不過肯定不是現在這樣的,或許是一片田野也或許是一片荒地。我以前很少來這裡。”表弟鄭雲回答鄭時。 “我知道,這裡以前是一片荒地,荒地旁有一排商業街,商業街就在那個方向。”鄭時指著一片高樓大廈說。 鄭雲目光投向所指的方向。 “你是說那個小區嗎?”鄭雲說。 “以前知識一排兩層樓高的商業街,很破敗,我當時騎著一個自行車從這片荒野旁經過,去那裡買過一副撲克牌。”鄭時回憶著接著說,“現在那家商店已經被一家足療店取代了。” 鄭雲沒說話,他隻能看到這是一家裝飾華麗的店,看不出它過去是什麼樣。至於那家商店,或許隻存在在哥哥的腦海中了吧。 “真是物是人非啊,總感覺自己一直生活在一個陌生的世界裡,我自以為已經很熟悉了,曾在這裡生活了十幾年其實我依然是個陌路人。你說我能熟悉之後的世界嗎?”鄭時道。 鄭雲依然沒回話,他感覺自己老哥的多愁善感的老毛病又犯了。 鄭雲有些無聊,對他來說這裡變成什麼樣子對他來說都不重要,他現在隻想找點有意思的事情做做。不自覺地拿出手機刷起來抖音。留下鄭時一個人坐在這裡發呆。 鄭時不想打攪他,坐在一邊想自己的事。我雖然坐在這裡,但是心緒卻不在這裡,到底什麼是世界該有的樣子,我坐在這裡不去想看到的就是世界該有的樣子嗎?還是像鄭雲刷到的視頻才是世界真實的樣子。 這個問題沒有人回答鄭時,鄭時想起一句話,不過是你看世界的視角不一樣罷了。 換個視角,是這樣嗎?鄭時心想,那我該怎麼做呢?把自己想象成別人嗎?還是從一個未來人的視角看看這個世界,又或者一個外地人的視角。 突然一扇大門從鄭時的麵前打開了,大門的對麵是無數個世界,但是他們眼前的景色都是鄭時所看的景色。 “這裡是被稱為太陽城的魯州嗎?太陽城與稱為煙雨江南的南城果然不一樣。一片晴空萬裡,商業街也很繁華,足療店的招牌這麼豪華一看就知道生意很紅火。”一位來自南城的自己前往北方路過魯州在這裡小憩說道。 “這裡就是平原嗎?望不到盡頭的平整公路,和整齊排列的小區樓,多麼整潔的城市布局,多麼平直的地平線。”一位常年生活在山區的自己,來到魯州就業,正在尋找自己安定之所,坐在石凳上小憩,不禁感慨道。 一位常年生活在超一線城市的自己,想要找個清凈之地,遠離繁華與嘈雜,來到了這裡,“這裡小區都是新小區,配套的基礎設施都很完善,商業街的店鋪種類也很齊全,生活和一線城市一樣便利,卻不用承受高昂的經濟壓力,真是個不錯的定居點。” 鄭時打開自己的角色扮演視角,從不同的視角看同一景色卻能做出不同的評價。這種體驗讓鄭時認識到一個人的視角轉換帶來的是一種不同思維的切換。 “每一次切換看到的景色都是相同的,也都是真實的,我不用去懷疑自己看到的世界,每個人看到的世界都不一樣,但都是真實的。”鄭時自語。 鄭時站立起來,叫著鄭雲“走吧,還去哪玩。” “你唱歌嗎?要去唱一曲嗎?”鄭雲道。 “我又不會唱歌去什麼啊。”鄭時道。 “那足療店去嗎?這家店這麼豪華,一看就知道服務不會差。”鄭雲道。 “你沒什麼好去處那咱們就回家吧,我覺得還不如打兩把遊戲來的痛快。”鄭時道。 “行啊,其實我也沒什麼主意,就是想到什麼玩什麼,打兩把?”鄭雲道。 “那走吧別在這浪費時間了。” 兩人就這樣坐著公交車回家了,剩下的半天在遊戲中度過。 鄭時玩的很盡興,但是快樂來的快去的也快。鄭時覺得繼續打下去沒什麼意義了,還不如學學編程有意思。 和鄭雲說完拜拜,鄭時又看去他的編程視頻,視頻已經看了很多集了,難度有所增加,鄭時偷懶不去實踐很快學到的東西就會被遺忘,之後看視頻就會糊塗。沒辦法鄭時隻好重新看一遍。 再反復看的過程中鄭時像是在學習新的知識,鄭時絲毫沒有因為重復心中感到枯燥。鄭時不僅將自己不明白的弄懂了,而且漏掉的知識在重復的過程中被鄭時注意到。 鄭時在這個過程中,意識到自己之所以聽不懂,是因為很多知識在自己聽課的時候漏掉了。重復了幾遍,把漏掉的知識補齊後,不明白的自然而然捋順了。 鄭時也是一個修仙小說的愛好者,看過凡人,感覺自己的學習方法有點像三轉重陽功,於是就給自己的學習方法命名為三轉重陽學習法。 學習一項新技能讓人興奮,但是人的精力有限,鄭時一陣後終於覺得疲憊了,就打開了一本書看看,放鬆一下。 這本書是一本教人放鬆的書,正好適合給現在的鄭時來回血,有意思的是這本書講的就是讓人如何進入冥想,當然不是修仙中的冥想,類似於禪宗的入定,通過呼吸的方式先放鬆身體,然後就是放空自己的思緒,這些都是一些基本的入定方法。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鄭時看了前半部分的基礎篇,方法很簡單,首先將注意力轉移到你的腳部,用力然後放鬆,依次往上直到頭頂,當全身上下的而肌肉都經歷一遍後,想象自己泡在熱水裡,整個身體處於放鬆狀態。維持這個狀態先是五分鐘,再往後十分鐘,十五分鐘,盡可能將這個過程往後延長,達到你所能達到的極限。 鄭時照著書中的指示,第一次堅持了十五分鐘,這個過程考驗的就是你的耐心,你是否能夠靜下心來全身放鬆下來。 經歷了這十五分鐘,鄭時消失的精力真的補充回來了,而且鄭時覺得自己的頭腦比之前更加靈活。 鄭時趁著精力充沛繼續學習視頻,清醒的頭腦完勝玩了一個下午電腦的大腦。一個視頻需要三遍看懂的,鄭時用了兩遍就差不多可以自己進行實操了。 鄭時做完測試後沒在繼續看下去,鄭時想要看看書中寫的其他部分,之後的部分偏向注意力,教你如何掌控自己的思緒,讓思緒不乾擾你,這部分講的很多,裡麵也提到了一些方法,比如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緊盯著一個蠟燭的火苗,或者心裡反復默念你自己寫的一句話等等。 即使這樣,鄭時想要做到控製思緒依然很難,不到五個呼吸,自己的思緒就不知道飄到哪裡去了,這讓鄭時沒辦法繼續讀下去,隻好花時間在集中注意力上。 鄭時不知道自己嘗試了多少次,最長的集中時間是在十二個呼吸,之後在想提升下去就不必困難。鄭時想這不是一時能做到的,要做好久久為功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