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各司其職(1 / 1)

晉周春秋 涼血青年 3594 字 2024-03-16

晉周雖然暫時隻是個流亡公子,但畢竟是晉國公族後裔,該有的領地、家臣、圉牧、隸妾都不能少。平時家臣各司其職,也能把家族事務弄得大差不差。   比如萊犁和狼賁,這兩個祖上都是以勇力事人,作為子孫後代自然也是吃這碗飯,當了晉周手下的甲士。   箕牧是貴族後代,多少受過一點教育,本來就是個管家的角色。最近的表現更是贏得了晉周的信任,一些重要的事情肯定會交給他來辦。   晉周的領地上人口不多,隻有幾百戶。晉周已經令箕牧按照後世的鄉、裡、什、伍的形式,對領地進行了“改革”。隻是幾百戶人口有點太少,隻能劃成一個鄉、兩三個裡而已。   而狐沖,自從晉周給他起了名字之後,也頗受重視,經常被派到市場上去采買,尤其是購買良馬和耕牛。   晉周曾經專門叮囑過狐沖,要留意有沒有“龍”和“騋”,有的話不論多少都要買過來!   龍指的是身高八尺的馬,騋指的是身高七尺的馬。可惜,找了大半年也沒找到幾匹。最多的是身高六尺(一米四)左右的,晉周覺得根本不像是馬,隻配叫驢!   但沒辦法,也買了幾十匹,先準備著。   晉周還命工匠特製了一輛四輪大車,等回晉國後當作自己的座駕。他嫌兩輪車太晃蕩。而且,回晉國之後,也可以借口不坐戎車,先不挑選六卿子弟做自己的車右。至於合不合禮製,這年頭已經沒人在意了。騎馬也好,開新車也罷,隨他這個流亡公子折騰。   前一陣子單公朝代表天子出國參加會盟,回來之後偶感風寒,兩個月沒有講學,這段時間晉周和萊犁、狼賁的等人沒少到野外去練習騎術。   但這天上午,剛剛用過朝食的晉周正準備再出去練練,卻接到單氏家臣的通知,單公朝的風寒病有所好轉,能夠起身講學了,要晉周明天去學室,與那單公朝的長子單頃公等貴族子弟一同受教。   “甚善!甚善!”晉周欣喜地說。   接著他就轉身回到內室,攤開一卷嶄新的竹簡,並準備了筆墨。   “明天見單公,兩個月沒有講學,估計他會對我考校一番。再加上他一貫不喜歡我接近工匠、隸臣,那我不能不做點準備啊。不如我把那篇文章也抄下來,明天呈給老師過目,來一個反客為主!”   晉周這樣想著,剛剛開始落筆,門外卻傳來急急忙忙地腳步聲,接著便聽有人叫道“公子,公子!”   晉周定睛一看,原來是箕牧。他身後還跟著一個工匠裝扮的人,手裡捧著一摞顏色發黃、方方正正的東西。   “箕牧,麻大?”晉周走到門外,接過那一摞東西,左看右看,頓時笑得合不攏嘴。   “我就知道你行!”晉周指點著那個喚作“麻大”的工匠,“這紙,終於做好了?”   麻大臉上堆著笑:“眼看就快一年了,小人,幸、幸,不幸,命,呃……”   “幸不辱命!”箕牧看不下去,幫他說了出來。其實也不能怪工匠沒文化,這個詞本來也是晉周一不小心順口“發明”的,旁人一時記不住實屬正常。   既然抄書,那先把紙搞出來自然是題中應有之意。所以自從穿越過來後不久,晉周就召集了世代為家族服務的製麻工匠麻氏,想試著造紙。   “一種像是麻布,但是比麻布薄很多,又密實很多,能夠在上麵寫字的東西?”   麻氏自然是一頭霧水。   但晉周信誓旦旦地說,這東西絕對能製的出來,而且製作的步驟和製麻布頗有相似之處。   其實工藝細節晉周根本不知道,隻記得最初的麻紙是和麻布什麼的有關係,所以才會想到把任務交給麻氏。   晉周還依稀記得,最好用桑樹、楮樹等樹木的樹皮。好像還有石灰之類的東西?   “原材料用麻或者桑、楮之類的樹皮,總而言之是那種韌性比較強的植物。然後用水泡、蒸煮等方法,留下樹皮當中白色的部分,再用腳踩、刀砍、木槌錘等辦法,盡量將其搗爛,再加水製成紙漿,最後撈出來一層一層地曬乾。如果其中有一個步驟進行不下去,就試試加石灰或者草木灰!反正勇敢嘗試就對了!”   麻氏還是聽得半懂不懂,但晉周對麻氏表示,如果成功,就給麻氏的後代“免”!也就是免除奴隸身份,變成庶人。   晉周甚至承諾,事成之後麻氏還能分到土地和幫助耕田的奴仆,說不定家中子弟還能上學識字!   同時晉周強調,麻氏也要簽訂契約,要給晉周服務若乾年,並不許外泄造紙技術,否則有罪!   貴族社會就是這樣,主人說什麼就是什麼,哪怕是各國也有“法”,可也不是用來保障工匠、隸臣的利益的。但光是免去奴隸籍這一件事,已經是天大的恩惠了,多少隸臣一輩子也等不到這個餡餅呢。哪怕是為了子孫後代的前途,麻氏也得硬著頭皮接下這個活啊!   這大半年期間,麻氏的族長麻大絞盡腦汁,也製出來過一些半成品,隻不過都沒法寫字。因為墨汁蘸上去就會滲成一大片。麻大不敢拿這種東西交差,沒想到晉周見到後還是很高興,說這種紙也要製備一些,因為有了這玩意,就再也不必用廁籌了!   於是麻大又花了幾個月去調整工藝流程,不知費了多少石灰、草木灰,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如今總算是小有所獲。   晉周親手接過這一摞簡陋的桑皮紙,發現這紙隻有一麵還算光滑,另一麵則粗糙的要命,粗大的纖維看得清清楚楚的。   晉周挑了一張鋪在桌上,拿起自己“發明”的“晉周筆”,蘸滿墨汁,往這紙上一落,筆走龍蛇。接著拿起來一看,字跡清楚,沒有滲漏!確實能寫字了。   “麻大,你有大功!”晉周跳將起來,拍著這個樸實工匠的肩膀,高興地說。   麻大趕緊下拜,口稱不敢,接著用期待的眼神看著晉周。   “你放心,本公子說過的話絕對算數,《晉周語》有言: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麻氏免奴隸籍和賞賜田地奴仆的事情,箕牧來辦吧。”晉周說。   麻大千恩萬謝之後,剛剛轉身要走,晉周卻叫住了他。   “聽說你們麻氏出於晉國的張氏?”晉周隱約記得很小的時候曾經聽父親講述家臣的事情,好像有這麼回事。   “是了,小人聽祖父說過,我等祖上是張氏的孽庶子,不被大宗喜愛,又犯了過錯,被貶為庶人,又被族人排擠,終於淪為隸臣了!”麻大說道。   “你的名字,就叫‘大’嗎?”   “是了,小人家中貧窮,不識字,不會起名字,小人排行老大,就叫麻大了。”   晉周聽了卻有點興奮,說:“既然如此,麻氏如今也不再是隸臣,那本公子便給你取一個字!”   接著晉周裝模作樣地想了一會,說:“既然出自張氏,就叫子張吧。從此以後,你的名字就叫——”   “麻子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