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浩在修煉“驚雷斬殺”時,盡管已經熟練掌握了劍招和步法身法,卻始終無法使劍氣如雷鳴般連貫流暢,更談不上真氣貫通。 他揮舞長劍時,總感覺力量分散,未能形成雷霆一擊的威力。 為此,困惑不解的方浩向雲逸道人請教。雲逸道人聽後微微一笑,深知方浩的問題並非出在劍招本身,而是內力運用與身心合一的修行不足。 “徒兒,你先給為師演示一下吧,為師看看你修煉到何種地步了。” “是,師父” 方浩在雲逸道人的示意下,恭謹地站在場地中央,手中緊握長劍。 首先,方浩展示的是驚雷斬殺中的起手式—“雲卷雷藏”,隻見他緩緩舉劍過肩,劍尖朝上,猶如即將破雲而出的雷霆蓄勢待發,雖然尚未調動內力,但其動作已初步展現出劍法中蘊藏的剛毅與堅韌。 接著,他行雲流水般展開了第一式—“雷動九天”,劍身隨著手腕的翻轉輕盈舞動,仿佛在空中描繪出一道道閃電的軌跡,雖未有真氣激蕩,卻依然能讓人感受到劍法中潛在的力量感。 隨後是第二式—“疾風迅雷”,方浩步伐迅速變換,手中的劍如狂風驟雨般快速刺擊、橫掃,雖然此時沒有真氣相輔,但劍招的連貫性和速度已然初具雛形。 最後,方浩以第三式“雷鳴一擊”結束演示,最後劍鋒斜指地麵,動作雖定,但劍尖似乎仍在微微顫抖,猶如雷聲過後,餘音裊裊,透露出一股暗藏不露的威勢。 盡管這次演示並未涉及氣走丹田、真氣催動等內功運用,但通過這些基礎招式的展示,雲逸道人能夠看出方浩對“驚雷斬殺”的基本理解以及動作的掌握程度。” 雲逸道人對方浩的表現滿意的點了點頭,對於方浩的困惑耐心解釋道:“徒兒,‘驚雷斬殺’並非單純的外在招式,更重要的是體內真氣的運化與蓄積。你需學會將真氣從丹田起始,沿著經絡遍布全身,最後匯聚於劍尖,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出雷霆一擊的力量。” 接著,雲逸道人詳細地為方浩講解了人體全身的穴位和脈絡分布, 雲逸道人在向方浩傳授人體穴位和脈絡分布時,采用了生動詳盡的方式,幫助他理解並掌握這一核心的內功修煉基礎。 首先,雲逸道人從經絡體係講起,介紹了十二正經與奇經八脈的基本概念。 十二正經包括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以及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 這些經絡遍布全身,負責氣血運行與內外溝通。 接著,細致地講解了各個重要穴位的位置及其功能。 例如,丹田穴位於臍下三寸,是氣海所在,為真氣匯聚之地; 膻中穴位於胸部兩乳連線之中點,乃心包募穴,主管心神調暢; 合穀穴位於手背虎口處,可通達全身,具有廣泛的治療作用; 湧泉穴位於足底前三分之一凹陷處,能引火下行,滋養腎水等。 此外,雲逸道人還特別強調了如何通過特定的手法,如按、揉、灸、拍打等,激發穴位潛能,並將這種內在的力量引導至劍招之中。 他指導方浩通過深呼吸和冥想來感知體內真氣的流動,讓真氣沿經絡自然循環,最終實現“氣走丹田,力發全身”的境界,從而使“驚雷斬殺”這一高深武技得到質的飛躍。 指導他如何通過呼吸調控、意念引導等方式,使得真氣自丹田發動,沿任督二脈及其他經絡循環不息,最終實現內外兼修,達到心劍合一的境界。 同時,雲逸道人還教導方浩在練習劍招時要注重身體各部位的協調配合,每一招每一式都應伴隨著真氣的流轉,讓力量如同奔騰的江河,自然而又充滿力量地湧向劍端。 隻有這樣,方浩才能真正駕馭“驚雷斬殺”,將其威能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雲逸道人耐心地對方浩進行開導,強調修煉之道並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長期的積累和沉澱。 “為師現在才是驚雷斬殺劍法小成境界,也是經過了整整五十年的艱苦修行才得以達成,你要戒驕戒躁,切不可急功近利,修煉最忌諱的就是心魔。” “師父,什麼是心魔呀。”方浩問 “‘心魔’指的是修煉者內心滋生的各種雜念、欲望、恐懼、執念等負麵心理狀態。這些心理因素會嚴重影響修煉者的心態平衡與精神集中,進而阻礙其精進修為、提升境界。” 具體來說,當修煉者遭遇心魔時,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一、喪失專注:由於外界誘惑或內心紛擾,修煉者無法保持持久而深入的專注力,導致修行效果大打折扣。 二、真氣逆亂:若心態失衡,可能會影響體內真氣運行,造成氣機不暢,甚至出現走火入魔的風險。 三、道心動搖:麵對修煉過程中的困難和挑戰時,如果不能堅定信念,容易產生放棄念頭,影響修煉進程。 四、行為偏離:心魔驅使下,修煉者可能做出違背道德準則或者背離修煉初衷的行為。 因此,在修煉過程中,修煉者不僅要注重外在功夫的錘煉,更要修心養性,通過冥想、禪定、明理等方式來破除心魔,以達到內外兼修、身心和諧的理想境地。” 雲逸道人告誡方浩,修習武技時不可急於求成,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用時間和汗水去滋養每一個招式,去領悟每一道劍意,讓身體與心靈逐漸適應並駕馭那股源自天地的力量。 即使現在方浩在短時間內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這隻是漫漫修煉道路上的一小步,前方還有更多的挑戰與磨礪等待著他。 同時,師父也對他的表現給予了肯定,認為他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能有這樣的進步實屬不易,但也要保持清醒的認識,明白真正的高手都是在無數次失敗與挫折中磨練出來的。 唯有持之以恒、循序漸進,才能逐步攀登上更高的武道巔峰。 修煉無歲月,又是半年。 在過去的半年裡,方浩憑借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對武學的執著追求,已經係統地學習並掌握了人體全身的脈絡和穴位知識。 他深入研究經絡理論,理解了任督二脈、十二正經等主要經絡的運行規律,並熟練辨識了三百六十多個常用穴位的位置及其功能。 通過日復一日的冥想與內功修煉,方浩逐漸學會了如何引導體內的真氣從丹田出發,沿著特定的經絡路線流動至全身各處,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實現了“氣走丹田”的基礎境界。 這一過程中,他的內力日益深厚,身體也變得更為強健。 而在劍法上,方浩更是將所掌握的人體脈絡和穴位知識融入到了“驚雷斬殺”劍法的修煉中。 他懂得如何借由體內真氣的運行來強化每一招每一式的威力,使得劍鋒所指之處仿佛帶有雷霆之力,更加迅猛淩厲。 每次揮劍出擊,都能感受到劍氣如虹,直透目標,這是他成功將內功與外功相結合的具體體現。 如今的方浩,已然不再是半年前那個初涉武道的新手,他已經能夠在實戰中自如運用體內流轉的真氣,通過“驚雷斬殺”劍法展現出強大的攻擊力,這無疑是他刻苦修煉和不懈努力的結果。 經過半年的刻苦修煉,方浩對“驚雷斬殺”劍法的理解與掌握已經達到了一個全新的層次。雖然他還未能達到師父口中所說的“小成境界”,但距離這一目標已然非常接近了。 他不僅精通了人體脈絡穴位,能夠自如地運用真氣催動劍招,更是在無數次的練習中將每一個動作都錘煉得精準無誤,仿佛每一次揮劍都能引動天邊的雷霆。 現在,方浩也明白自己所欠缺的不再是理論知識或基礎技巧,而是實戰經驗與心態歷練。 隻有通過真正的戰鬥實踐,他才能在生死邊緣磨礪自己的意誌,讓劍法更加純熟,使體內的真氣更加靈動而富有威力,從而突破目前的瓶頸,步入“驚雷斬殺”的更高境界。 “接下來,是時候開始學習五行雷法內容了”,方浩默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