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1 / 1)

歸字謠 墨硯南 2024 字 2024-03-16

“天乾物燥,小心火燭!”   已是深夜,繁華的上京城已然進入了沉睡,隻有打更人和官家的士卒依舊在兢兢業業的巡視著。   某酒鋪地窖,幾位蒙麵黑衣人圍在桌子前,點著昏暗的油燈。   “已經摸清楚了,一刻鐘一崗。”最邊上的一位黑衣人將手中的紙條在油燈處點燃銷毀,沉聲道“你們幾個,從東門,剩下的跟我從西門。”   “明白。”   眾人熄了燈,慢慢的推開地窖的蓋板,一人探出頭去,四下環顧,確認沒人,這才完全將蓋板推開。   見所有人都上來,那人重重的一點頭,眾人化為黑影融入到茫茫夜色之中。   月光下,刀影生寒。   --------分割線---------   介紹一下本文的背景。   元歷135年6月,無極帝國國主杜文洋駕崩,舉國哀悼。同月,杜文洋次子杜榮林設計陷害嫡子杜榮河,坑殺於國都慶州。次月,杜榮林於慶州登基,成為無極帝國第三十八代國君,自稱林帝。   自杜榮林登基,生活荒淫。帝國內部相互傾輒,賦稅徭役繁重;外部北莽侵擾,蠶食吞並土地。自建國以來,三十七任國君勵精圖治,建立起的龐大帝國即將毀於杜榮林之手。   元歷137年冬,天降大雪。北莽受災嚴重,集結五萬精騎南下,奪無極帝國北境幽州、石州等十餘州府,燒殺搶掠。林帝命大將陳百戰率八萬士卒北上反擊,遭北莽、西域聯軍埋伏,敗於燕雲,陳百戰戰死,八萬士卒葬於燕雲北郊。林帝以為陳百戰抵禦北莽不利,誅其三族,三族之外九族之內發配營州。   同年年末,北莽再集八萬精騎,自石洲入中原,攻陷許州、定州,直逼皇都。   林帝禦駕親征,與北莽戰於慶州城外,因聽信讒言,大敗,逃回城內堅守。   次年年初,林帝率部眾遷都齊郡,讓北境於北莽。無極帝國萬安州守將吳為軍率五萬士卒,自海上繞至北莽境內,圍魏救趙,迫使北莽撤兵回援,治臨郡守將吳峰,分兵占領慶、定、許三州,收復三州之地。   林帝再次遷都回慶州。   然,林帝以擁兵自重為由,斬吳為軍、吳峰於慶州城外。同時增加賦稅徭役,修建行宮,勞民傷財。凡有進諫者,皆當場斬殺。   元歷139年5月,天大旱,顆粒無收。麵臨天災及壓迫,雲陽郡守將李原宗自命雲陽王,率部下四千八百三十一人,起兵反林帝。先後攻下三川、河內、玉都、治臨、齊郡、營州,無極帝國西南疆土全部失守。   同年7月,魏文沖自平琴起兵,占豐州、景州、萬安、許州、定州。李、魏兩軍以犄角之勢包圍帝都慶州。   元歷140年初,李原宗攻入慶州城,林帝自縊於皇宮。自此,無極帝國覆滅。   同年3月,雲陽王李原宗於玉都稱帝,改玉都為上京,立國號為周。   自周帝李原宗登基,降低賦稅,精簡徭役,罷黜前朝行宮修建,開鑿運河上京渠,貫通西部與擁華江。大力發展農、牧業,鼓勵工業研發。短短數年,民眾富足,國家強大。   140年4月,魏文沖於豐州稱帝,立國號為安。與周國擱山對立。   元歷145年8月,前朝林帝餘孽復蘇,攻占定、許、平、慶、營五洲,被周安聯軍擋於橫連山。   同年11月,林帝六哥的舅舅的孩子的孩子的孩子,林帝的表侄孫杜若圖於定州稱帝,改國號為武。   自此,中原大地結束了四百七十年的統一,天下三分。   為相互製衡,周國設暗閣,安國設玄音塔,武國設武魂殿,向其他各國安插人員,行刺殺探查之事。   本文的故事,就發生在這三國鼎立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