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交趾巡撫五(1 / 1)

一連三天,就連劉鷹煉功,黃福也跟在身邊,手中拿著《海權論》、《權利法案》、《論人民民主專政》、《國防論》等書。劉鷹與黃福隻談觀點和理論。不談其它。   黃福此人,洪武年以太學(國子監前身)學生入金吾前衛經歷(六品),後上書朝堂,提工部右侍郎(三品),建文帝重用,成祖初任疑之為奸,解縉說了好話,於是晉工部尚書。在北京行在工部尚書任入獄。不久赴安南以尚書行布政使、按察使二事,搞屯田,興水利。洪熙朝,歸國管漕運,兼太子太保、詹事。修獻陵。宣德元年,交趾情況惡化,返交趾。此君正統五年卒。以上是劉鷹再次見到黃福時在朱雀空間內查到的。說明黃福本人是大明五朝元老,尚書一級絕對第一人,履歷豐富,深知如何做官做人,所以,該問的必須問,……   白龍尾島成了巡撫衙門專用,黃福和陳爾東一見如故,二人一致認為此島是珠池(北部灣)風水格局中,神龍擺尾的尾,龍頭為瓊州島。劉鷹本命天河水,不易在陸上久留,不能超過十年。   玉米在交趾每四個月有一收獲期,畝產兩千斤,每次大明物流商隊都會組織收購。他們帶來生活必需品,火柴、精鹽、酒、糖、農具。各得其所。劉鷹也得知一個哭笑不得的信息:交趾人種植玉米放棄水稻原因有二、一是產量,二是吃,玉米可直接食用,水稻還需去皮。再者收割方式不同。   占城國老百姓主動要求成為交趾布政司下麵的府,要求發高產種子。種子的產量是可以退化的,近親繁殖的後果,不僅僅是動物身上體現明顯,植物也表現出來。劉鷹前世,農民就每年要買種子公司所謂“良種”,用自家地裡挑選出的精華,產量不如“良種”,少的差百分之十左右,多的百分之五十。劉鷹在法庭處理“假種子案”,在被告所提供的“產地”進行調查時,有一“種子戶”說“雜交品種”產量高,隻是母種和父種相距要最少五百公裡以上。人也如此。《皇明祖訓》就嚴禁同姓通婚。   劉鷹發放玉米種子時,就告訴過大家,但無人相信,一年種三茬,三年的產量從畝產兩千斤下降到千斤以下,本屬正常,但經有心人指點:隻要歸大明,糧食產量有保證,人身財產有保護,稅收也少。第一批用招兵名義的礦工們經過兩年的洗腦(效忠大明好處多,稅少,不受族老、官紳盤剝,乾活有報酬)。這些人是帶著新的玉米種子回去的,有事實,有宣傳,占城國第一個主動投向大明。避免了百姓的暴動,但真臘國王和眾大臣卻迎來了此起彼伏的“獨立”狂潮,先從與交趾相連的村寨開始,陸續到“縣城”,然後就宣布歸附交趾布政司,大明的日月紅旗漸漸插遍山嶺、平原。隻有“吳哥”和“金邊”、“裡薩”、“伊舍”、“扶南”等大城還在掙紮和等待大明朝廷對交趾巡撫的斥責。   暹羅出兵了,攻占相鄰的“吳哥”,前扶南國王、真臘附馬巴法瓦爾曼後人口天可可手持扶南國國王王印(武則天賜)和真臘國國王王印(朱元璋賜)。來到白龍尾島請求支持復國。黃福寫了一篇奏章:   “國公爺,征伐需皇帝下旨,布政司內部的事,巡撫自己說的算!”   “扶南和真臘願做大明一州府!?”口天可可跪下說。   “我命令,林正執行‘雷霆’四號預案;阿哼、阿哈執行‘雷霆’一號預案。”   “國公爺,這次一定要給老夫講‘雷霆’?”   “黃大人,本公自接到任交趾巡撫旨意後,與手下研究出‘變天’和‘雷霆’兩種針對十五不征之國的方案,‘變天’就是換國王,換一個聽話親明的人,倭國是源一休,一個有雙重身份的人,也可能是現任天皇的兒子,也可能是幕府將軍的兒子。高麗也就是朝鮮,現任國王是從父兄手中搶來的,我們就找一個他家在大明的親屬也搶國王這個位置,大小琉球在等朝廷派人接收。”   “‘雷霆’是專打各種不服。‘和平演變’就像占城國那樣。這次對‘暹羅’是水陸兩麵共同夾擊,先用轟天銃,再用火銃。最後是長弓重箭。”   “老夫看你是早有預謀?”   “此話怎講?”   “JL城老少三輩二十多萬人,你一聲令下,都會為你上戰場,尤其是永樂十九年以後出生的孩子,都是你的學生。”   “黃大人,假如大明百戶和把總以上軍官都成為陛下的學生?”   黃福:?!……!?……好!   ……   第四章交趾巡撫(四)   “黃大人,您是工部尚書,不是兵部尚書?”   “老夫可以讓他們來交趾,一個個地談。”   “他們是誰?”   “五個大學士,,建極殿黃淮,文華殿場士奇,武英殿楊溥,華蓋殿揚土奇,文淵閣楊榮,六個尚書,吏部賽義,兵部於謙,戶部夏元吉,禮部呂震,工部老夫,刑部金純在牢裡,讓左侍郎魏源來”   “黃大人,您這是……?”   “開疆拓土,文臣也能!”   “好!二品大員來一個就給一個縣的土地,把他們都綁在向外擴張的大車上!”   從京師到交州以往需要一個月時間,現在隻用二十天。黃福給京城寫了九封信,上了一份奏章。交趾北部一個種植收獲全過程要四個月時間,驛路上車來人往,劉鷹簽了九份巡撫令,九個縣的土地所有權易主了。不過不是黃福所說的人名,看來“代理人白手套”有一定的淵源。林正第一艦隊回到占城石塔港,盡管他已經從南麵包圍“大城”。因為“鄭和”來了。   大明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鄭和率官868人,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軍26802人,從應天府龍江關啟航,宣德六年二月二十六日抵達福建長樂港,修建長樂天妃宮,立碑文:“永遠長生供養,祈保西洋往回平安,吉祥如意者。大明宣德六年歲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監鄭和、王景弘同官軍等人,發心鑄銅鐘一口。”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到達占城。   鄭和之所以來占城,還帶著這麼多人,光太監就七人,鄭和,王景弘、李興、朱良、楊真、洪保、費信。少監十人,監丞五人,內官內使五十三人。是來監視海國公劉鷹就藩的。地點忽魯漠斯(現伊朗),頂在帖木兒帝國後腰上。帖木兒帝國是蒙古汗國西察合臺汗國的延伸,朱瞻基身上有著朱棣的熱血和狡詐。   隨同鄭和的有都指揮二人,指揮同知三十一人,指揮僉事六十二人,千戶一百四十人,百戶加總旗四百三十人。用來威攝劉國公。鄭和交給劉鷹一封亦失哈寫給他的信。   原來,朱瞻基調給劉鷹五艘“大寶船”,是用來拉“海國公”護兵隊的,一船一個衛,這是五個編隊,一艘“寶船”配一艘“糧船”(長二十八丈,寬十二丈),一艘“馬船”(長三十七丈,寬十五丈。),兩艘“戰船”(長十八丈,寬六丈八尺),兩艘“坐船”(長二十四丈,寬九丈四尺),鄭和船隊自永樂三年起就有“寶船”六十三艘,鄭和就被任命“欽差正使總兵太監”,撥軍及軍匠二萬八千人歸其指揮。這些人中除一百四十個千戶所的正兵外,其餘都是與航海有關的匠戶。連陰陽戶都有。信中還說,二人都是燕王潛邸老人,這次或許是最後一次下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