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新時空第1次會議(續2)(1 / 1)

“嗯!…段師傅,請容我說一句。”   公司電子組組長孔茂林,也是公司年紀比較大的幾個人之一,忍不住插話了。   他直視段宏兵那詫異的眼神,神情堅定的說道:“段師傅,我明白你的意思,坦白說,我也基本贊同你的觀點。   但是…我國在21世紀都不能有效解決西北荒漠化的問題,憑我們這幾十個人能做到嗎?   我想這是一項基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西北的荒漠化,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是千百年來,氣候持續乾旱而形成的,如果不改變西北的氣候大環境,或者地球磁場突然發生巨大改變,或者搞一個龐大的藏水入疆工程,西北乾旱少雨的局麵就不會改變,那麼我們想在這裡搞農業開發就隻能是一個美好的幻想。   說到底,西北的本質就是缺水。”   段師傅聽完就笑了:“嗬嗬!孔工啊孔工,你以為我沒考慮過這個問題嗎?   早幾年互聯網視頻興起的時候,我看到馬蟻森林搞沙模植樹,以及搞什麼草方格,我就認為那麼搞,除了作秀,是不會有什麼效果的,就因為他們沒有改變西北乾旱以及土壤沙漠化鹽堿化的本質。   我甚至還看到有人想將沙漠的沙子用化學的方法將沙子膠住,使沙漠能存住水,從而可以種植樹木或農住物。   雖然他們都勇敢的付諸了實踐,但效果可以說是寥寥。   就在那個時候,我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就如老孔你所說的,西北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缺水。   但還有一個原因,是西北的日照太強烈了,導致地表水份蒸發過大,根本存不住水,你現在哪怕突然降一場百年不遇的大暴雨,形成大麵積的水窪或者海子,可能要不了幾天,就會被蒸發得乾乾凈凈。   我也曾研究和學習過以色列的農業開發技術,以色列的自然條件之惡劣,比我國大西北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可他們卻做到了農產品基本自給自足,是不折不扣的農業強國。   那麼以色列人是怎麼從沙漠中開發農業的呢?   他們發明了滴灌技術,讓水直接滴到植物根部,會有效的減少水資源浪費。   第二是搞大棚種植,他們建大棚,並不是為了保溫,搞返季蔬菜,而是為了隔絕日光直射,一是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另外也是為了減少水份蒸發。   但是搞大棚種植,投資實在太大了,不適合我們當下的情況。   畢竟我們將要搞的農業開發,主要是想獲得充足的主糧,是要大麵積種植的,所以不適合搞大棚種植。   至於滴灌技術,我們當然要抄過來的,但僅僅依靠這一種手段,肯定是遠遠不夠的。   經過我多年的研究,我發現地球上的土壤,並不是先天就有,在若乾億年以前,地球表麵和火星差不多,沒有氧氣,甚至連大氣也非常稀薄,而且也沒有水,地表除了石頭就是沙子。   有人可能會說,月球上不是有月壤嗎?怎麼說沒有土壤呢?   其實月球上的月壤和地球上的土壤,完全是兩回事,月壤是億萬年來,月球表麵經宇宙射線和太陽輻射長年累月的侵蝕所形成的風化層,它的成份和石頭沒什麼兩樣,不含任何有機物和無機鹽等,而真正的土壤,是必須有各種無機鹽、微量金屬和微量磷硫鉀等物質。   所以土壤的成份不是自然形成的,這裡麵隱藏著一個大功臣,那就是微生物菌落群。   如果不經過人工乾預的話,單單憑地球氣候大環境的逐漸演變,像我們西北這種荒漠化的地域,可能需要幾千上萬年,才能變成真正的塞外江南。   至於地球氣候大環境,為什麼會不斷轉變,這個話題就長了,我就不多說了,簡單的講是因為地球磁場的改變,而地球磁場的改變,又是因為地球在整個太陽係和銀河係的位置改變有關,反正很復雜。   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我們不能指望地球氣候大環境的改變,我們必須通過人工乾預的方法,使西北荒漠化的環境得到根本性的改變,從而徹底扭轉西北局部的氣侯環境。   講白了,我們就是要發現並培育一種喜歡西北土質和鹽堿化環境的菌落群。   古代民間土郎中尋找蛇藥的方法,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解鈴還須係鈴人,我們要找的菌落群,不在別的地方,而就在西北那些尚存有水源的綠州裡。   而我們要做的是,找到這種菌落群,並且用科學的方法去培育它們。   但這還僅僅隻是第一步,我前麵說過,西北逐漸荒漠化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日照太強烈了。   我們如果光靠澆水去培育菌落群是注定會失敗的,因此我們還要在劃分好的農業用地上,鋪上厚厚的樹葉、雜草或荊棘等,用以阻擋太陽直射,並形成局部的保溫保濕土壤環境,唯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讓那塊土地變成綠洲,或者叫草地,並最終形成農業用地。   可喜的是我們當下的生存條件還不算太壞,我們背後的陰山和大黑山,有數之不盡的山林,前期我們需要的落葉,雜草以及荊棘是不缺的,今後等我們的草地和農作物培育出來了,又能自己產生雜草和桔梗,最終形成可持續性發展的農業開發大環境。”   “啪啪啪啪!…”   張馳和胡銳兩位領導帶頭鼓掌,對段師傅的發言給予了高度的肯定。   掌聲稍停,張馳就發言道:“很好,段師傅的這份農業開發規劃,可行性很高,不!應該說是最有效的荒漠改造方法。   但這個裡麵,還有兩個難點。   第一是,我們怎麼保證那些樹葉雜草不被大風刮走,眾所周知,我們內蒙的風可是很大的。   第二,就是水源的問題,這可不是需要一點點水,沒有一條黃河那麼大的河流,我想是做不到這一切的。   可關鍵是,黃河沿岸都是有主之地,我們是不方便去爭搶的,至少在短期內,我們還沒有那個能力。”   張馳說完就笑著問段紅兵:“段師傅,你研究了這麼多年,應該有了妥善的解決辦法,你就一並說出來吧!”   段師傅聞言就尷尬的笑了:“嗬嗬!張總,你這是高看我了,我的這個設想,完全是在21世紀那強大國力的基礎上產生的,我們現在肯定是遠遠達不到那個條件。   不過,也不是完全無解,我們大家都知道,西北隻是降雨少,但是降雪可是災難性級別的,我們隻要利用好了那豐富的雪資源,相信我們是能夠克服水資源短缺這個問題的。   我的辦法是建水庫,在我們身後的大黑山還有陰山,有連綿不斷的山穀,隨便找一處合適的山穀給它攔斷,就是一個超大型水庫,這樣我們不僅解決了水源的問題,還能發電,可謂是一舉兩得。   至於你提的第一個問題,那更簡單了,用織毯子的方式,製成一張張厚厚的草席就行了。”   段紅兵話音剛落,一旁的孫長征就忍不住調侃道:“段師傅,水庫的水,它就不蒸發了嗎?”   段師傅立馬就笑著反擊了:“肯定蒸發啊!誰說不蒸發了?但是你聽說過水葫蘆,荷花、菱角以及蓮蓬等水生植物嗎?它們能有效遮住水麵,減少水份蒸發。   如果我們舍得下成本,還可以製造塑料球,傾倒在水庫裡,那樣效果更佳,是幾乎沒有空缺的全域全時段遮擋。”   張馳聽完段師傅的發言,笑得更歡了,他的信心也逐步增強,於是當場就安排道:“很好!段師傅果然有了妥善的解決辦法,既然問題基本不存在了,那麼今後就是怎麼去執行以及誰執行的問題了。   我看最佳的農業開發負責人就是段師傅你了。   可以預見的是,我們在未來十幾年內,都會紮根塞外這片土地,在埋頭搞基礎工業的同時,我們也要同步搞農業開發。   希望在兩到三年的時間裡,我們能真正解決我們的吃飯問題。”   段紅兵聞言就苦笑道:“張總,這恐怕很難辦到,因為前麵3至5年內,我們都隻是改善土地結構,說白了就是土地太貧瘠了,隻能種草或者是耐鹽堿植物,我們最多隻能養點牛羊。”   “能做到這些已經很不錯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畢竟我們將要做的事情,是21世紀都沒有做到的事,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工程,無論有多大的困難,我們都要排除萬難去實現它。”   張馳回答完段紅兵的話之後,馬上就正顏道:“好了,由於時間有限,農業的問題我們就不多討論了,總之就全權由你負責了。   下麵我們來討論一下,最關鍵也是最緊迫的武器裝備研製規劃,這個問題最急,從明天起就要開始實施。   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都說一說吧!”   “我先開個頭吧!”   張馳剛說完,胡銳就接過了話題:“因為我剛才和張總已經私下裡討論了一下,造槍其實很好辦,無非是照抄哪一款槍械的問題,以我們現在的工業製造能力以及材料製備水平,那是手拿把掐的,沒有一點問題。   張總說我們缺銅,準備造無殼子彈,我覺得很難做到,原因很簡單,連21世紀的美國,想做都無法做到的事,可見裡麵的難度很大,我們根本沒有時間去一一攻克。   當然,造普通子彈或覆銅鋼子彈也行不通,因為我們沒有那些專用造彈設備,現在臨時開發也沒那個時間。   所以怎麼解決子彈的問題才是我們的當務之急?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胡銳一發言,就把兩條最可行的路線給堵死了,這下倒好,臺下眾人也都集體犯難了。   關鍵是時間,大家夥恨不得明天就拿到槍,沒有槍在手,在民國這個馬匪橫行的時代,說不定哪天大家夥就集體嗝屁了,還談什麼宏圖大誌?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