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青睞[求追讀](1 / 1)

“哈哈哈~”   “這是哪家小子再此大言不慚?”   “曹軍大舉南下,劉備便倉皇南逃,現還過江求救於我江東,自保尚且不易,何談奪荊州之地不費吹灰之力?”   隨著霍弋一語吐落,頓時便引起了眾儒士的不屑,紛紛出言狂懟。   或許是年紀又或者是未有名望的緣故,他們對霍弋沒有半分好臉色。   “嗬嗬~”   霍弋聞訊,麵露嘲笑,冷冷道,“正如軍師所說,我主踐行仁義方才不願奪同宗基業。”   “若是像曹賊,爾等這般毫無信義,弋與軍師早就替我主拿下荊州之地了,還能等到曹賊來據有?”   “汝等目光短淺之徒,不配與我多言。”   “你……”   “欺人太甚,諸公與我將這小子轟出去,太狂了。”   “出去,出去~”   短短一語,就惹得江東眾士無不氣急敗壞。   霍弋從旁偷笑,又欲譏諷,“爾等連這點容人之量都沒……”   眾人瞧不起他在先,他可不會像諸葛亮那般委婉,直接就往死裡懟。   隻是話音尚未落下,便被一旁的諸葛亮揮扇製止了。   “阿弋,咱們好生交流便是,勿要惹怒諸公。”   說罷,他還眼神示下,演起了雙簧。   霍弋見狀迅速秒懂,這是要讓他唱白臉啊!   另一側,長者張昭也揮手止住爭論道,“小兒之見,諸公不必計較。”   話音剛落,他又笑看著諸葛亮道,“這就是先生言行自相違背了。”   “先生自比管、樂,可知管仲輔助齊桓公稱霸一方,樂毅扶持微弱之燕國攻下齊國七十餘城,此二人真乃濟世之才也!”   “劉豫州未得先生之時,尚能縱橫寰宇,割據城池,然先生自歸了劉豫州之後,曹軍一出,則棄甲拋戈望風逃竄。”   “棄新野,走樊城,逃綠林山,奔夏口,幾無容身之地……”   “可見劉豫州自得先生之後,反不如初也,難道管仲、樂毅果如是乎?”   他一邊高談闊論,一麵走到堂下與諸士予以打配合。   眾人也都紛紛譏笑著。   這意思很明顯了,管仲樂毅如此牛逼?你諸葛亮自比他們,究竟有何功績可言?   隨即,張昭又走回上席,麵向諸葛亮拱手道,“哈哈~在下愚直之言,請先生勿要怪罪。”   這話一出,一旁的魯肅已然時冷汗直流,深怕諸葛亮無言以對丟了麵子。   唯有一側的霍弋絲毫不以為意,他知曉以諸葛亮的口舌,這都是區區小場麵罷了。   果不其然,諸葛亮瞟了張昭一眼,隨後發出數聲冷笑道,“鴻鵠之誌豈燕雀能知?”   “當年亮於隆中躬耕時,每當遇見病重命危之人,總是叫他家人先喂之以稀粥,服用些平和之藥物。”   “待至臟腑調和,形體漸漸好轉,再用肉食補之,猛藥攻之,則病根盡除。”   “如若不然,不待氣脈和緩,便投之以猛藥厚味欲求安保,誠為難矣。”   話落於此,霍弋眼前一亮,暗道,“好家夥還能用曲線救國之策把這局扳回來?”   他稍作思索,就知接下來會如何對答了。   “我主劉皇叔昔日兵敗汝南,幸得劉表收留寄寓新野城下兵不滿千,將不過關張趙而已,此正處病危體弱之際。”   “新野小縣,民少糧虧,城池不固,如此之少的兵力,如此殘破的城郭,軍士未曾訓練,糧草僅能維持數月。”   一席話音落下,諸葛亮言語稍頓,從旁使了使眼色,霍弋了然,迅速接話道,“軍師所言甚是,縱然我主實力微弱,卻依舊不畏強敵,”   “新野之火,挫敗曹仁銳氣,綠林山一戰,縱使敵眾我寡,卻依然能令曹賊束手無策。”   “我軍與之步戰不落下風,故安然退至江夏。”   “試問普天之下,又有多少軍眾能以少勝多與曹賊戰得旗鼓相當呢?”   “依弋看,管仲樂毅用兵未必過此。”   兩人唱起雙簧,直讓江東眾人無法招架。   反倒是一邊的魯肅聞訊後,喜色連連。   “何況,荊襄百姓皆自願相隨我軍,若不是分兵護佑百姓南下,荊州之地已然取下。”   霍弋神色嚴肅,沉聲喝道。   二人一言一語間,讓張昭竟是無言以對。   緊接著,其餘眾士相繼站出來駁斥,卻也不過是自取其辱罷了。   在霍弋與諸葛亮相得益彰的配合下,將眾人給敗得體無完膚。   大堂內激烈的舌戰群儒也自然有耳目將這事報與孫權知曉。   “哦?諸葛亮號稱臥龍,受劉備三顧茅廬相請出山,有經天緯地之才孤能理解,可這霍弋何許人也?”   孫權聽聞後一臉的狐疑道,“這小子能與滿堂諸人辯論不落下風,當真才十三四歲?”   “啟稟主公,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此乃在下親耳聽到,絕無差錯。”   隨著下屬鄭重拱手匯報著,孫權內心深處頓時大感興趣,說道,“照此說來,孤倒是想見見這小子了。”   “傳令下去,孤先於大堂見諸葛亮探聽曹軍虛實。”   “汝去將霍弋帶到後堂等候,待孤忙完定要親自一見這少年。”   “唯~”   指令傳下,下屬迅速拱手領命而退。   過了不知許久,等在後堂的霍弋透過窗櫥隱隱聽到了走出大堂的魯肅一臉茫然的言語:   “孔明先生,肅先前多有叮囑勿要於我家將軍麵前提及曹軍兵多將廣一事,您這是為何啊?”   就在這時,孫權麵色洶洶的奔進後堂,將案上的文書通通掃落於地,以發泄內心深處的怒火。   霍弋麵露笑意,拱手道:“孫將軍可否是為方才軍師言曹操有雄兵百萬欲規勸您降曹一事而氣惱乎?”   “嗯?”   原本還一臉惱怒的孫權聽聞這話,頓時驚愣不已,停下手中動作,走近細細打量起眼前這位少年。   好半響後,他方才相問道,“汝一直待在後堂,如何知曉我等方才的談話?”   “哈哈~”   霍弋聽罷,頓時麵色暢笑而起,自信滿滿道,“孫將軍久居江東,難道沒聽聞過枝江霍弋有觀天下之能乎?”   說罷,他更是一臉的傲色。   “哈哈~你小子有點東西,孤喜歡。”   瞧著這人如此自信,孫權反倒是樂了,隨即道:“既然諸葛亮欲勸孤納降,又何必來我江東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