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州州衙的迎賓館內,曹勛正拍桌子砸板凳大罵: “他娘滴怎麼回事,趙南離呢,哪兒去了?讓他來見我!把我們扔這三日沒人管是什麼意思!?” 到這時節錢四喜也懵了:我們這是怎麼了,怎麼沒人搭理我們呢!? 他作為這樁變故的主謀,這時竟比曹勛還要緊張:難不成人家老爺之間真就是打殺屬玩鬧,兵卒性命不過草芥? 當日他串聯至近的兄弟,聲言起事,真就是群起響應,誰也不想再為這些高高在上的土流官老爺們賣命了。 再說起事後的去向,大家異口同聲的要去投邛州的趙大帥,沒別的,隻是不想看著老爺們酒肉如山,自己乾挨餓了。 於是買通一名才被補充作親丁近衛的同鄉,趁著酒宴之後防備鬆懈,摸進去一舉綁了曹勛,趁著兩州兩司匯聚的四方兵馬出入城關,正在混亂之時,有跟著起事的把關兄弟策應,出了城就往夾門關疾奔。 當押著曹勛的一行人過夾門關時,守衛夾門關的備禦都司夏仲謙聞訊也是大震,一麵派人接手看守護衛,一麵急派人飛馬往邛州報信——這裡一好一壞的兩個大消息,個個驚人。 好消息自然是不費一兵一卒,曹勛居然被捉來了。 壞消息是曹家三虎,終於查實去向後,帶著兵馬追他爹來了,數千黎州兵馬,直迫夾門。 夏仲謙這裡備禦守關,不能片刻離開,隻好由餘飛派人押送曹勛一行前往邛州,尋南離發落,可到了邛州登衙門一報,都傻眼了,誰也找不著了,連張應興都跟著帶兵走了。 至於錢四喜兄弟一行數十人,終於到了邛州,本以為賞賜金銀、升官發財就在眼前,卻被知州老爺將他們收繳武器後,一起收進迎賓館,手無寸鐵地軟禁起來。 而且還是與曹老爺關在一起。 待得有兵卒送來飯食,他們才發現,老爺還是有肉吃,他們,隻能湯湯水水野菜餑餑管個飽。 到晚時,知州程老爺又來恭敬地問候曹老爺,兩位老爺互執禮節便如官場常日,曹老爺還在吵鬧恚罵,知州老爺卻恭謹如昔。 回頭曹老爺大喇喇就把這一眾起事之人都喊起來訓話,聲言既往不咎,當即就有三名兄弟反水,盡心去為曹老爺打洗腳水、倒夜壺…… 可特麼即便這樣也沒人令他們可以出去走動,反而看起來了,這邛州的人們到底是咋子回事? 冥思苦想之下,錢四喜突然想起一個人來,此人當過幾日自己的千總老爺,如今日日的在這衙門口兒晃。 這麼一想過往,再看眼前的處境,似乎一切就順理成章了。 雖然一拍胸脯:既然敢起事就怕個吊,拚的一身剮,也把皇帝拉下馬! 可為了活命,他還是把一起起事的兄弟們召集起來,最終宣布: “曹老爺的夜壺,大家輪班,不要爭不要搶,今晚歸我!” 這日裡曹勛又叫罵了半日,終於一通鼓響後吹角聲起,有士卒大聲傳報: “鎮帥駕到!” 隻見趙南離一聲戎裝、風一般急行入來州衙迎賓館,滿麵春風地向曹勛打躬作揖: “曹公,晚輩回得晚了。家中遭際變故,不及問安,隻恐怠慢了曹公。” 曹勛一見南離滿麵春風而來,心中就是一緊:若趙娃子殺氣騰騰地帶著刀斧手同來還好些,這廝這般不會又是在弄什麼鬼吧? 他哪知南離這裡是沒按倒葫蘆就又起了瓢,不趕回來也真不行,夏仲謙報來的,可不止曹勛被自己的一幫親隨家丁加上反水的衛所兵伕給綁了來,後麵還有聞訊追來的曹家三虎帶著的幾千人馬,堵著夾門關要人呢。 三位公子不知,他們爹曹勛這裡正頂著防備趙南離弄鬼的巨大壓力,還在強自鎮定地叫號: “趙娃子,我禦下不嚴,今日又折了,你娃打算怎麼辦吧?” 南離一樂: “嗬嗬,曹帥要怎辦,我便怎辦。” 曹勛一聽,你特麼也不可能把我放回去啊,就很知趣地試探道: “莫不是你還要把我送楊老三那裡去?” 當初三雄成都結義,曹勛老大、趙榮貴老二、楊展老三,因此他可以喊楊老三。 南離一聽心中也很是無奈:這可是你自己說的,我本來還真想放你出關跟你兒子回雅州呢。 因為南離對此真的有打算,不過曹勛既然這麼說,南離不能不接茬兒。 “曹帥真是高義,時刻不忘兄弟之情,才得李撫院與楊帥爺遣牌,本月督師、總督、各方勛鎮、川西督撫會議嘉定州,商討恢剿方略,你老正好與會——因此,南離正有此意,便送曹公再赴嘉定。” “特娘滴那就甭廢話了!老子到了嘉定,正好向朝廷參你的本。”這時候曹大爺想起朝廷了。 南離嗬嗬一笑: “參本容易,您提筆自便,不過在此之前還有一事。” “何事?”說話間曹勛瞇縫著眼睛盯緊了南離。 “貴公子三兄弟提兵於夾門關前,隻恐黎雅空虛,為心懷不軌之土司所乘,三位公子糧草不濟,隻怕到時回都回不得。” “你待如何?”曹勛更加疑心重重,但南離說的真是實情,西南土司多數心屬大明,但心懷怨望,伺機作亂的也有,奢安之亂、播州之亂都是前鑒,就是行司,也出過風繼祖之亂,最近還在瘋傳,連鎮守滇中三百年的沐府都遭了土司叛亂的大亂子。 “請曹公作書一封,派親信一名,說與三位公子,速歸雅州,南離此間,擔保曹公無虞。若生罅隙,就令各自親親不美了。” 見曹勛沉吟,南離又勸一句: “如若三位公子不信,可令其派親信來親身覘視,把境況看真後再回去稟報。”最後南離很有深意地提醒曹勛: “我這可是為了你們曹家的好。” 曹勛這才一擺手: “有我的親筆信,誰特麼敢不信!” 話是這麼說,可提起筆來,曹勛撓頭了,他自小好武不讀書,大字確乎識得幾個,可寫出來都是豬狗扒的一般。 幸好南離有慮,派歐陽直代筆,曹勛口述細情,加上他的親筆兩句:“爹往嘉定州議事,無虞,爾等回鎮自守,待吾旬月歸來。” 最後簽名畫押,落他曹勛的款。 然後南離收了信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預備回頭將令提兵前往夾門關加強備禦的張應興攜帶書信,與曹氏三子交涉,這是做了軍事上、政治上的兩手準備,也不怕你雅州兵叩關。 安撫下曹勛離了迎賓館,張翦正在外麵等候,南離接過馬韁繩,問道: “鄉親們都安置好了。” “您放心,茅屋、渡荒的糧食我都是親自盯著分派的,崇義營的營醫,還有大義營那邊的,我都給喚了來,帶傷的、得了病的即刻調治。” “隻是,唉……元老爺的狀況不好,怕是撐不過去。世子正在那邊呢。” “嗨!隨我去看看吧。”南離嘆了一聲,上馬撒開韁繩,也顧不得自己發布的城中不得走馬的將令了。 回到邛州後,南離都顧不得去過問寶和寨鄉親的安置狀況,各種軍情雪片般湧來,等他處置。 這裡麵大事就兩件,一件就是曹氏三虎叩關,夏仲謙請命增援拒敵關外;這件事解決的關鍵還是在於曹勛。 另一件則比較惡心——袁韜、呼九思真的是受撫了,成了南明朝廷的官軍了! 官軍哎,好特麼光鮮,人家也抗清了哎,草他娘滴,而且就是在自己發兵接應寶和寨鄉親的之前的三二日。 得知搖黃受撫之事還是來自於川北巡撫李乾德的遣牌公文,文中開列西川剿撫之功,爭天王、行十萬受撫就是一項。 這第二件事把張翦氣得大罵:官軍官軍,官家匪軍,土匪就是官軍、官軍還不如土匪,官還是那個瓜兮兮的官,軍還是那個王八淡軍,到頭來坑的還是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