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夢 情意湘西醉美鳳凰(1 / 1)

知道你會來,所以我停留在此,初次聽聞,恍如隔世,猶在今朝,眼裡不知不覺的浮現出了一位等待已久的故人,隻有本人知道,這值不值得。   鳳凰古城,千年古鎮,歷經歲月悠久,古韻不減,古風猶存,人傳人由衷的美。她的諸多事跡遠近聞名,我也早已為之心動,神為所往,卻還是沒能去看她一眼,我相信我終會來到她的身邊,她也相信我不會是那類人。   和她結緣是在父親帶回來的紀念品上,一個精美帶有民族特色的包,一根能發出鳥叫聲的不可思議的笛,鮮見,再加上做工精巧,瞬間就讓我對它們愛不釋手,至今仍記憶猶新。   我想,在那肯定還存在著許多陌生有趣的事物,那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國慶旅行,人山人海,道阻且長,回家的,上班的,旅遊的,外出懷事的,交擠在一起,好久都沒有這麼熱鬧非凡了。雖一票難求,但終不負有心人,我們還是如願以償的買到了票,去一睹芳容,去履行無形無言的承諾。我很急,不僅僅是路途遙遙,還有那日益膨脹的向往心,卿等已久,吾心焦切,何以辜負?   到達鳳凰古城站時,陰暗無彩的天,空中飄著毛毛細雨,占地利人和,天公卻不作美啊,這也成為了一些人的顧慮吧。一出站,就能見到他們那晦澀深奧的民族語言,完全看不懂,好在還有漢語和英語在旁幫忙。這裡雖是典型的少數民族聚集區,但卻很少看到穿民族服飾的人,潛移默化之下都在向前走,能否回頭?   鳳凰古城,古稱鎮竿,建於1704年,地處武陵山脈南部、雲貴高原東側,因背依的青山酷似一隻展翅欲飛的鳳凰而得名,不知歲月的沱江靜淌在古城內,古建築,石板街道……仿佛一瞬間把你拉到了很久以前,那時候的生活,又是何模樣?   去那可以坐接駁車或者磁懸浮觀光路快線,我本心向明月,怎奈她心意閃星,我們一路輕歌的乘車出發了。窗外金桂有自信的香飄萬家,有害羞的大家閨秀,鳳凰棲息於路燈之上,欲振翅翱翔於蒼穹。路的兩旁一麵是木製建築,一麵是水泥建築,往來花綠行者之中更是會匆匆冒出一個大放異彩的苗服之人,這便是他們的智慧結晶?妙,炫酷,有特色,獨一無二。   坐車看遍長街的繁華,走入古裡墨色香,半裡壁畫美如玉。我們從鳳凰廣場進入,最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尊偌大的鳳凰雕像,展翅昂首,優美的尾羽隨風飄揚,威儀四方,似隨時禦氣而上,鳳鳴九天。地麵由不盡其數的青磚環列而成,來往之人應接不暇,散步的,休憩的,跑鬧的,宣傳的,入鄉隨俗的,偶爾還突然冒出幾隻柯基悠閑自得的扭來扭去,真是好鞍配好馬,美人應良景,未精心打扮的我快顯得格格不入,枉來一趟了。   無意見,桂香飛舞漫如雨,落之無情人卻情,誰人迷?再往前便會看到西門古城樓,兩層四拱角,青銅鈴自不用多說,瓦上倒是出現了幾抹顯眼、有活力的綠色,中間城門可供出入,這是昔日的軍事重地和屯兵古堡,難以想象還保留著這種建築。登樓遠眺,城墻另一邊的景色盡收眼底,卻仍無法一覽無餘,還是不夠高,行在最高處,不畏遮望眼。   從樓下,位置牌上顯示我們來到了南門坨,小橋流水人家,門前花開每家,簷下棋橫縱馬,仙女笑靨勝花,我欲提筆一畫,凝結永恒之刻,佳人請笑納。一路上我也看到了種類繁多的紀念品,銀飾,編織品,鳥笛,苗娃,民族包……有意思的是,她們頭上戴著各式各樣的特大圓頂包頭帕,像蘑菇,看似很重。她們手裡忙活著的正是讓我寤寐思服的手藝活,編織,穿插,繡花,剪紙等等,唯手熟爾,兒時所看所想都隻不過是九牛一毛罷了。   兩旁古屋林立,舊道綿長,隻留給天一條擁擠的縫隙,一路走來鮮有商鋪吆喝,隻有二三擺攤的,賣的一些是我未曾知道過的八月果和晶瑩的黑色珍珠果,看來還沒抵達中心。沿著幽深石道而下,我們來到了鳳凰城牌坊,本以為在這的人和廣場相差無幾,卻不曾想初看的隻是冰山一角而已,有人離走了,自然有人匆匆補來,大街小巷,四通八達,路癡怕是有的愁了。   沈從文的故居也在附近不遠處,要說鳳凰最出名的人,非他莫屬了。我最先接觸的就是在語文課本上摘錄自他的邊城,純真的翠翠和爺爺相依為命,對爺爺有著無限深沉的依戀,又對儺送有著難以直白的羞澀,天保兄弟通過唱歌這種方式來表達愛意,也沒有因為翠翠的選擇而反目成仇,至真至純,至善至美。   沿文廟向下,就是熊希齡故居,他相比沈從文故居要隱蔽一些,不細看很難發現。我對他的了解甚少,但有一股似曾相識的感覺,許是在歷史書上見過他吧,聽遊客說他是致力於慈善的民國經理,自小聰穎,14歲中秀才,21歲譽滿三湘,被主考官評贊“邊楚蠻荒,前無古人,才華之高,乃三湘有為之士”。   走出北文星街,便開始變得精彩起來,雕欄木砌,古色生香,青山綠水,風景秀麗,商鋪也跟著多了起來,服裝店,奶茶店,燒烤店,糖果店,茶飲店,朱砂店……吆喝聲和嘈雜聲此起彼伏。店前邊,臨的便是沱江,他們相信門正對沱江,可以使祖業千秋,萬事榮昌,如沱江滔滔不絕,源源不斷。江對岸有著一大片極富美感的青磚灰瓦、古木建築,坐北朝南,依山傍水,如晶瑩的星鬥灑落在這山水之間,還有一座隱藏樹群後的塔在畫龍點睛,環顧四周更是美不勝收。要說最惹人注目的,就是那兩道連接兩岸的橋了,它還有一個名氣的別稱,跳巖。擁擠而有禮序的人群從木橋而來,自跳巖而返,兩岸之人自然不甘落後,駐足停留,著裝玩水,一步三回頭,佳人美如玉,公子世無雙,自是風光無限,心中洶湧澎湃。   跳巖,是一座人氣旺盛的古道橋梁,最早建於唐代,有上、下兩處。上跳巖建於康熙四十三年,也就是1704年,民國時期,縣長李宗祺在跳巖上架以木板,方便行走。跳巖全長100米,共15個巖墩,石墩均用紅砂塊石修砌,上鋪厚實木板,並以鐵鏈在河底從巖上打眼,用鐵絲係緊,防止連墩帶橋被沖走。2000年秋,新修了一道雙墩跳巖,並設有水位計,兩排跳巖相隔一步之遙,一高一低,並排而立,橫跨江上,每排66墩,一字列於江麵,方便的同時又不失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漫步在跳巖上,於江麵聽水聲潺潺,於江麵看鳳凰,看老爺爺背擔在岸邊洗去涼薯的一身泥,看紅色砂巖砌成的城墻佇立在岸邊,看排排搖船隨波逐流,看水中倒影、岸邊楊柳,看遊人漸行漸遠,消失轉角處,山水一色,渾然一體,令人陶醉,讓人留戀。   一路沿沱江往上遊走,可以看到雪橋、水車、鳳凰一橋和南華門,不論是城內的,還是城上的,都擠滿了人,就是不知為何,城上駐留在橋邊,不曾下來親自遊覽一番,許是早已遊完,許是初來乍到,又或是喜歡一覽眾山小。路上行人擦肩而過,有買了花環、披肩戴在身上錦上添花的,有身穿龍葵等仙俠服裝,手拿拍攝道具從天而降的,有一家子聚在一起其樂融融拍全家福的,也有著銀飾長裙長褲清脆響,臉塗花紋頭戴牛角頭飾的。河邊戲水劍指,岸上慢行路癡,前程何愁無知己,良辰美景伴佳人。   走在青石板上沿江而下,吊腳樓,橋,塔,山,迎麵而來。橋是有名的虹橋,山是美麗的南華山,隻有塔在偽裝成全景電梯,倒是唯妙唯俏,別有用心。   我於隔岸觀樓,樓有三四層,鱗次櫛比,頗有詩畫之境,單個看就很一般了,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樓下有粗木支撐,呈懸空閣樓就勢立於江畔,這下麵倒是飼養不了家畜,賞魚觀景倒是一絕。紅圍欄,美人靠,秋千床,白墻壁,人字屋脊,鋪滿灰瓦,四角翹簷,玲瓏飄逸。樓頂除了有在晾曬衣物,還有人在此取景,自是登高望遠,風光無限。我想他們在那肯定也想見一見霧裡的古城,聽聞沱江之上升起一層薄霧,錯落有致的吊腳樓倒映在水中,旭日初升,江風霧繞,朦朧清秀,宛如一幅精美絕倫的仙畫,讓人百看不厭。   虹橋,原名臥虹橋,又稱風雨樓,建於明洪武初年,鳳凰中心,繁華之地,傳說,沱江水在明代前由現江北岸方向流入,被當地人稱為龍脈。明太祖朱元璋派人攔截沱江水,使之改道,是為了斷此地的龍脈之意。   虹橋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拍照觀景聖地,附近的吃喝玩樂更是數不勝數,蛋仔牛乳冰激淩,翠翠苗餅,薑糖木錘酥,清吧酒坊,朱砂、手鼓、祈福店,新鮮蝦餅,蠍子、蟬等燒烤,各種粉麵、水果奶茶店……當然還有本地的臘肉和獼猴桃也是遠近有名,湘西趕屍和蠱倒是身影罕見。   虹橋分為上下兩層,一層主要是商鋪和雜貨店,二層是民俗文化樓,裡麵藏有從古到今所有關於風雨樓的書畫作品。有點遺憾的是,我沒上過第二層,可能是人太多了,也可能是找不到地了。   走出虹橋,南華山近在眼前,此時天已暗淡了不少。夕陽西下,花謝日垂,殘花怎比花開艷,日暮更勝朝陽紅,可惜這天太陽的光輝沒有灑向人間這片仙境。剛到六點,各商鋪的燈光忽的一下都打開了,很美了,卻還沒到最繁華的時候,我想再過一會,天再黑一點,會更加璀璨奪目吧。   苗鼓,紅燈籠,小國旗,盛世華誕,舉國同慶,買好票從塔內乘坐電梯來到了南華山山上,去那心心相印,去那一窺全貌。古樸木道,陣旗颯颯,青山十萬翠煙重,第一南華是主峰,四合鬆濤去不斷,時來添打寺門鐘,懸文金光閃閃,白燈映襯,如滿天星雨降過。   嘎吱嘎吱的走在木板上,沉而清脆,穩而不憂,無需多久就可抵達愛心觀景臺和愛心秋千,顯眼遠處可見,近可俯瞰鳳凰,觀景臺上更是擺有一家白色鋼琴。   靠在圍欄上,震撼不已,她更美了,風華絕代,如夢如幻,是我們很少在高處眺望這片大地嗎?見萬家船火通明,願繁華盛世永昌,江上千帆競發,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揉碎水中倒影,道道紅光閑逸寧靜,指引著前行的方向,岸邊人群熙熙攘攘,熱鬧九霄,霓虹閃爍,輝煌建築,美不勝收,仿佛不在黑夜,仿佛夢回大唐,此景隻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   停留許久,才肯依依不舍的繼續前行,去鳳凰臺看鳳凰神鳥,去苗族文化館了解一個民族的過往,銀飾、趕屍、巫儺、放蠱、苗繡、朱砂,累了,還可以去煙雨鳳緣亭坐坐,其間你還可以乘坐魔法地毯,門票是不可或缺的。提心吊膽的經過搖晃又悠長的引鳳橋,就是九九神階和神鳳殿了,殿臺中央供奉中華古鳳神祇,側邊巍立18根楠木圖騰柱,立言鳳凰18神性,八點半之時這裡還會有精彩的展演,燈光秀,祭祀,歌曲,舞蹈,號角,噴、吞火,吃玻璃……從神鳳殿走上,便是鳳凰紀,醴泉臺,乘鳳棧道,寬大,掛滿五顏六色的紙傘、紙燈籠,擺有各種精雕細琢的青銅器,當然都與鳳凰有關聯。   原路返回時已經九點,此時古城發生了不少變化,熱度卻絲毫未減,喧鬧的清吧來了演奏者,空靈悠揚的歌聲回蕩在耳邊,欲直擊靈魂引人入勝,偏愛從未離去,不僅僅吧內,吧外的人也享有此福。江上也有舞者陪伴,輕盈自如,亭亭玉立,一舉一動,扣人心弦,在風、霧橋,在萬名塔,在跳巖,炫彩的燈光在她們身旁寸步未離,渲染了水霧,煙氣,樹木,橋墩,萬壽宮出乎意料的早已關閉,不知不覺已經很晚了啊。   想你的風終究把我吹到你的身旁,千裡赴約,不負此行不負君,我在異地很想你,鳳凰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