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一章800裡加急(1 / 1)

天律 文地也 4416 字 2024-03-16

青水尊者還是抓住,既然江文濤揭開了新娘的紅蓋頭,怎麼可以沒有看清楚對方的麵目呢?   按照常規的理解,新郎掀了新娘的紅蓋頭後,第一眼就會看到新娘一張特別美的臉蛋,說沒有見著,誰會相信嗎?   禦史大夫不單用皇上的口諭,還有自己以長輩的身份,逼得這麼的緊。當時,江文濤的確就沒來得及瞧一眼新娘,於是答不出所要的結果,真的是為難他了。   之所以出現了這種狀況,就是由於青水尊者催的太急,吼了那麼的一聲,把新娘給嚇跑了,是一線吹煙似的,飄起而飛去。可是他們倆的輕功不怎麼的,追而未追趕得上。為了弄個明白新娘到底會是誰?現在可好,到了雞飛蛋打的一步。   既然江文濤已經掀開了新娘的紅蓋頭,那麼就算承認了這門親事,接納了人家。雖然還弄不清楚新娘為什麼會以這種閃電式而離開了將軍府,但是飛出去的鳥,總會歸巢穴的。於是這個八師叔做出決定,守在禦前將軍府上,等待新娘回家,一定要認出新娘是誰家的女兒?   可是,西朝皇帝限禦史大夫在三天內,把十二公主尋回來,也就是青水尊者在禦前右將軍府上頂多隻能等待三天的時間,如果找不到十二公主,皇上肯定會治罪於他的。   即使皇上網開一麵不加罪於禦史大夫,但是其他大臣,會借題發揮,在大殿上,當著西朝皇帝的麵不饒不棄的。以兵部尚書為首的軍方代表,為削弱青門在朝中的勢力,正愁著找不到一個借口,這下可難逃一劫了。   一個長輩守在府上,作為晚輩的江文濤當然會用好酒好菜招待這個八師叔。   不出三天,邊關告急,由縣衙向州府發出“八百裡加急”,再由州府通往京城,沿途驛站向朝庭上報十分火急“馬上飛遞”字樣的快信。   西朝皇帝顧不上尋蹤十二公主和在禦前右將軍府上發生“撞婚門”之事,緊急招集文武百官上金鑾殿,商量抗敵之策。   在朝中,青門隻掌握著祭祀和對官員的監察權,雖然江文濤被封為禦前右將軍,像是掌握了朝中的一點軍權,然而他隻是一個,每天遵照皇上的口諭,遊走在禁軍裡,熟悉和了解軍中訓練情況的官而已。   西朝國的軍隊被皇帝牢牢地控製在手中之外,就是兵部尚書了。   “剛剛接到`八百裡加急'軍情,在朕的天下,西麵怎麼就冒出了一個西國?!”西朝皇帝很是生氣的說著。   下麵的文武百官聽到後,有些吃驚,引起了交頭接耳……   西朝皇帝的一隻慧眼盯上了青水尊者:“禦史大夫,這西國是怎麼回事?”   “回皇上的話,沒有聽說有個西國,倒是有一個西州府。”禦史大夫答道。   “‘八百裡加急‘上的西國是什麼來頭?”   “有種可能,一個西州府,當向朝庭宣戰,就打出了莫名其妙的一個國號,這西國的出現,也許就前天的事。”作為禦史大夫還是知道此事的其中一二。   “鬧出這麼大的一個事,作為朝中的檢察官,就沒有什麼察覺嗎?”西朝皇帝滿麵怒色。   “在十三之前,西州府就已經向周邊不斷的擴張,地盤一下子擴大了數十倍,但是每年向朝中的上貢,從未缺一。”禦史大夫做著陳述。   “西州府在新野縣集結了數十萬之眾,已向朝庭示威!”   “看來西州府是狼子野心。”   “西州府起兵造反,一定要給朕鎮壓住!”西朝皇帝怒發沖冠了。   站在大殿下左右兩隊文武百官,聽後是馬上肅立了起來。皇上已經放話下去了,但是沒有一個大臣站出來,為西朝皇帝排憂解難——出謀劃策。   江文濤身為禦前右將軍,見快要過了一刻鐘,他排在左邊一隊後麵的一名,挪步出列,雙手抱拳:“微臣,願領兵前去禦敵。”   西朝皇帝開口正要訓話,立在右隊前麵的國師,抱拳抬頭道:“皇上,微臣有話上奏。”   “還磨嘰乾嗎?快點!”   “江將軍,身為禦前右將軍,隻有皇上禦駕,才能隨萬歲出征,如此急著請戰,是不是顯得我大西朝國無將了。”   “國師所言,有些道理。”西朝皇帝的一隻慧眼轉上了兵部尚書。   立在左隊前麵的兵部尚書,從西朝皇帝的一張臉,擺動的姿式就已經判斷到了,問道:“皇上,是決心跟西國一戰?”   “哪來的西國!”西朝皇帝接著道:“火燒眉毛,十分火急,真是一個庸官!”   “皇上息怒。”   “兵部尚書是做什麼吃的?”   “皇上,保舉微臣的侄子五大三粗為先鋒,率軍前去禦敵。”   西朝皇帝接上道:“`八百裡加急'傳到朕這裡,差不多過了一日,再在這大殿上又磨蹭了一些時間,這個時候,西州府的反叛之軍,隻怕已經攻進來了。”   “請皇上下令……”聽到了下麵幾聲隱隱約約請戰聲。   “從禁軍中調動五萬精兵,以五大三粗為先鋒,率二萬人馬先去禦敵,另三萬由兵部侍郎掛帥,沿途各州縣招集二十萬人馬,隨後增援。”西朝皇帝做了調兵遣將的布署。   兵部侍郎從兵部尚書後移步出來:“微臣遵命。”   “快點行動,越快越好。”西朝皇帝催促著。   兵部侍郎領令之後,一轉身朝大殿的大門走去,回到兵部,叫上五大三粗,沒有呆多久,騎著馬一塊到城外禁軍的駐地去了。   等他們兩個離開,江文濤抱拳抬頭道:“皇上,怎不叫末將上陣殺敵?”   “小子急什麼!”西朝皇帝道:“散朝後,不得離開,留在宮中,隨時聽命調遣。”   “皇上英明。”全朝文武百官異口同聲的道。   西朝皇帝從寶座上坐起來,由兩個侍女扶著離開了金鑾殿。   兵部侍郎和先鋒五大三粗,進入駐紮在京城外的禁軍營地後,馬上調動人馬,五大三粗作為先鋒,本是率二萬精兵,隻因為了想快一些出兵,卻隻給了他一萬,先行開拔了。接著兵部侍郎招集了四萬精兵,隨後也出發了。   五大三粗必定是年輕氣盛,求功心切,領著一萬精兵是一路快馬加鞭。然而,在後麵的兵部侍郎可沒有像五大三粗那麼的性急,率兵出征之後像是玩山遊水。   不斷的有快馬來報:“報元帥,先鋒軍離我們已前去了二十華裡。”過了一陣再有快馬報:“報元帥,先鋒軍離我們已前去五十華裡了。”   在兵部侍郎一邊一匹戰馬上坐著的監軍,先沒有作聲,兩軍之間距離拉開了五十華裡,不能再遠了,提示道:“元帥,我們是否加緊些行軍。”   兵部侍郎沒聽進耳朵:“急什麼,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皇上不是要求我們沿途招集各州縣的人馬嘛。”   “前軍與後軍不要拉得太大距離。”監軍說出理由。   “這還在我大西朝國境內,不要擾亂軍心!”   監軍不再多言了。   再又有快馬來報,前軍與後續人馬之間距離,已經超出了兩百華裡。監軍隻好再又催促兵部侍郎,加快行軍步伐,可還是以沿途招收各州縣的人馬為由,加上還處在大西朝國境內為推脫詞。   當招集到了共有二十二之眾人馬後,監軍再又又催兵部侍郎加緊行軍速度,可他擁兵自重了。   當接到快馬來報之時,先鋒軍已經遭遇西國大軍,這時候的兵部侍郎才下令二十多萬人馬火速加緊前進。可是現在,趕赴前軍的後續部隊,與前方的先鋒軍之間距離已有五百華裡了。   二十多萬大軍整體向前推進,行軍速度不快,兵貴神速,事不遲疑。監軍建議道:“元帥,下令集結軍中戰車騎士,以盡快的速度增援,才有可能解了先鋒軍的圍困。”   “騎士戰隊乃精兵中的精銳,一旦抽出去,剩下的步兵,如何與敵方展開作戰?”兵部侍郎一直剛愎自用。   “元帥救急要緊啊!”   “全軍二十多萬,不能因區區一萬人馬,而全搭進去。”   監軍很是焦急:“先鋒官是五大三粗,一旦他有一個閃失,且不說如何向皇帝澄清什麼,那兵部尚書又將如何交待?”   兵部侍郎大著聲:“本帥麾下擁有二十多萬勇兵強將,何懼西州府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