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麵的幾句喊話,讓監軍的推測變成了現實。擁有二十多萬守軍的臨山州府已經被西國大軍攻破,接著來對付還沒有攻克的縣城。一座小小的城池,憑著二萬騎士戰隊又如何守得住。 乾將按監軍的布署,準備率軍撤出縣城。不選擇從東門和西門突圍,而是挑選有西國軍堵住的城南門。 這讓乾將不明白,既然是棄城而去,全身而退多好,為什麼要去招惹西國軍而從困住了的城南門做撤退呢? 監軍任務明確的說道:“騎士戰隊,乃快速反應部隊,給西國軍再來一次猝不及防的沖殺,能滅他們上千人馬。” “監軍大人,末將照計行事就是。”乾將還是贊成此種退離計劃。 然而,這是再好不過的一次撤退行動,不管選擇是東門還是西門,逃出去後,騎士可以行走山路,然而,戰車卻不能走崎嶇不平的山道。沖殺出去之後,不是轉向北方就是南方,西國軍見有西朝軍逃出城,肯定會阻攔和派兵前去追擊,還不如從南城門直接殺出去,用一萬多騎士戰車沖擊二萬多西國軍,一陣沖鋒陷陣之後,肯定會殺他一個痛快,再壓壓西國軍的氣焰囂張,之後才有可能揚長而去。 剛一打開城南門,守在城外的西國軍,就有了反應,他們已做好了列隊迎戰,往往是戰將在前,之後是持長槍的士兵。 從城門內先奔出來的是戰車,一直向前,不停歇,不膽怯,戰車上配置了弓箭手,持長矛,先是發射“嗖嗖嗖”作響的一陣箭支,當快要沖進敵軍陣營,長矛會刺向擋在前麵的戰將,這種以兵去攻擊將的策略,當然沒有占到什麼便宜,戰車上的士兵可能被刺死或者被砍頭,但是戰車在馬的拉動之下,會馬不停蹄地一直的沖擊向前,愈往裡沖殺,所遇到的抵抗力就會愈弱,之後的兵對兵,就是勇者生了。 拚殺出來的一條血道,隨著後續的騎士戰隊,繼續向裡挺進,兩萬五千的西國軍,被一萬多的騎士戰車連續不斷的沖殺,而被分割成左右兩部分。 毀壞的戰車會滯留下來,而後麵的騎士戰隊,一如既往地奔跑在這條殺開的血道中,會戰到哪怕就剩下一兵一卒。 戰車能逃出去的比較少,大多還是騎士,通過一陣殘酷激烈的殺戮,一萬多騎士戰車,剩下的不到五千人馬,隨著後來出城的步兵,已不到一萬人了。二萬五千西國軍,經過這麼一折騰,隻剩下了一半,人數上必定還是占了優勢,在前麵的戰將一邊迎戰,一邊逐步的拉開了戰場,殺到了後麵,進入了緊追不舍的環節。 西朝軍必定是一支強大的騎士戰隊,除了擅長沖鋒陷陣,就是逃跑得很快。追了一段路途,西國軍的戰將還能緊咬著不放。然而,後麵的士兵是靠兩條腿,經過一陣追殺之後,彼此之間的距離是越拉越遠。 在前麵追擊的戰將,當發覺背後的步兵愈來愈掉隊之後,幾十戰將還是懼怕,近萬人馬的一支拚殺隊伍,逼得太近的話,西朝軍一旦調轉方向,殺一個回馬槍,反攻過來,將被對方全殲的可能,於是不敢再繼續追趕了。 剩下的不到一萬由騎士戰隊作掩護的人馬,在監軍的指揮下,殺出了一條血路,不知會逃向何方,暫且不提。 回過頭來,再說西朝皇帝,當得到消息,由兵部尚書推舉的五大三粗為先鋒,由於掛帥的兵部侍郎,隻給了他一萬人馬,這麼少的兵力在幾十萬大軍中,沖殺不多久,全軍被滅。 氣得西朝皇帝大發雷霆:“將帥無能,何止累死三軍!” 雖然五大三粗求功心切,不顧後續大軍是否緊跟了上來,但卻是拚殺到剩下最後一人。 當然是不會責怪五大三粗一味的急進而無視後麵的大部隊是否跟了上來。按西朝皇帝的分兵布置,出發的五萬禁軍,先鋒軍為二萬精兵,卻隻分給一萬兵力,不然的話,先鋒軍不會這麼快的就拚沒了。罪在於元帥——兵部侍郎的無能之上。 當再得知二十多萬西朝軍,連一座臨山州府沒能守得住,令西朝皇帝氣得差點要吐血了:“一群酒囊飯袋,不堪一擊!” 後來出現了一點戰況轉機,先行三萬之軍趕到臨山州府後,抽出兩萬騎士戰隊前往一座縣城,加上留下來的老弱病殘,守住了一座小城,但是能支撐多久是個未知數。 不到二萬的騎士戰車,在監軍的指揮下,有力措敗了西國軍的不可一世!然而,隻是小的一個戰績,剩下的不到一萬的兵力,在監軍的率領之下,已經不知了去向。 西朝皇帝在禦書房裡,麵對擺在案桌上的一張地圖,根據快書報上來的戰況發展,進行了分析:西國大軍攻克一座臨山的州府之後,將進入一馬平川的地帶。 西國大軍一路所向無敵,勢如破竹,在京城西貢南麵的一些還未攻占的州縣,聽到消息之後,早就尋求著如何逃避戰爭帶來的生靈塗炭,那些與西州府有交情的一些官員,積極的尋求,脫離西朝的統治而倒向西國的投誠之路。 不可能等到西國大軍攻到了京城之時,西朝皇帝再做發兵的抵抗布署,當然趁著有些州縣在還沒有淪落西州府軍之手之前,再組織一次強大的抗擊力量,設想拒敵於京城之外。 文武大臣被招集在大殿上,再次商議禦敵對策。 西朝皇帝振振有詞的說著:“據報上的戰情來分析,兵部侍郎所率二十五六萬大軍,連一座臨山州城,居然沒有守得住,真是一個廢物!” 兵部尚書一聽,馬上擔心起五大三粗的性命來,問道:“皇上,微臣那侄子現在情況怎樣?” “朕接到的上報,愛卿的那侄子,隻領一萬禁軍精銳——”西朝皇帝說到此處停下了話。 “皇上的布署,微臣那侄子不是領二萬禁軍精兵。” 西朝皇帝氣憤不過:“都是那個無能的兵部侍郎!” “微臣那侄子隻率了一萬先鋒軍,膽怯了?” “與西國大軍遭遇後,戰到最後隻剩下一人。” “那可是全軍覆滅。” “不止這事,二十多萬人馬,堅守不到一個上午,全軍潰敗,元帥被叛軍生擒。” “微臣那侄子的性命休也。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拚盡全力,殺出一條血路,沖出了重圍,已不知去向。” “看來還是兇多吉少。” 西朝皇帝平了平心中的肝火道:“西州府叛軍已經攻占多座城池,如何平定叛軍,不再隻寄希望於兵部之力,而是所有臣功之事。” 禦史大夫移步出列,雙手抱拳:“請皇上向臣子們講解,西州府叛軍,現在所在位置。” 在平日,如有大臣向皇上如此發問,西朝皇帝早就雷霆大怒了,這次心平氣和:“朕實不相瞞,西州府叛軍占住了六州,三十四座城池,前方是一馬平川地帶。” “在平原上作戰,最有效的作戰工具,是戰車,組織強大的戰車兵團,與西州府叛軍展開對戰,一場、二場、三場下來,叛軍就會很快的減員兵力,到時候,叛軍便可以全滅。” 西朝皇帝對這個辦事不力的禦史大夫,並不怎麼看好,一番誇誇其談,這回讓他刮目相看了:“你隻是朝中的一個檢察官,怎麼也懂得用兵作戰?” “皇上,國難當頭,微臣願為皇上分憂。”青水尊者謙虛的回道。 在一旁的老太監吐詞清晰的道:“皇上,可沒有小看青門中,你們這些高尊。據說西州府叛軍的領兵主帥,就是一個國師,如何的行軍用兵,攻城掠地,全由一個國師全盤布暑、調兵遣將。” 青水尊者接上道:“微臣回皇上的話,如何調兵遣將,必須按士兵武力值的高低來進行兵力搭配,正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在我們青門,倡導著一條信念,心法在武力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