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1 / 1)

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活著是為了什麼?   人是否隻有一條路可以走,如果還有其他的為什麼就要偏執於其中一個,可悲。   他是驕陽少年,走在林間小路,享受青春,與其他人一樣,手裡捧著書本,一心似乎隻能用在學習上。   臨近春節之時,他有的時候莫名其妙的感到難受,完完全全凸顯在心裡,感到有一股壓抑的窒息痛感,說不清,好像也摸不透。   “你乾嘛呢?”   “聊天。”   “又是跟哪個喜歡的人聊天?”   其實這樣的話他早已經不知道聽了多少遍了,明明隻是正常的聊聊天卻總是被打上“你是不是早戀了?”的標簽和所謂的關切問候。   他解釋過無數次,最終都是徒勞。   他太討厭這句話了,一點也不喜歡,甚至可以說永遠也不想聽多好。   他早已厭煩了這句話,但是卻又經常徘徊在耳邊,讓他感到討厭,但是又不敢說些什麼。畢竟他認為這是對父母最起碼的尊重和禮貌,不能輕易議論或者發火。   可是當他再次回想,又好像自己的父母沒尊重他。家裡的長輩總是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可是他的心似乎也冒出來了一絲絲寒意。   每當他想到這裡也隻能冷笑一番。   過年這一天晚上他一如既往地打著遊戲,往年還能看一看春晚,但是今年他卻覺得不好看,直接上了樓,樓下的春晚播著,他在樓上的遊戲打著,一點也不耽誤。   “這個不能這麼乾,你會不會乾活?”   “怎麼就不能,你看看你那堆破事兒。”   “怎麼滴,這個家不都是我一個人忙活的嗎?你還理直氣壯?”   “……”   今年的春節對於他來說就是一種煎熬,又要下樓吃不愉快的年夜飯,又要被要求不能乾這,應該乾那的,讓他感到心裡很不舒服。   大年初五,開始一切正常了,很多的店在這天開業,但是不得不說也僅僅是一部分罷了,有早開有晚開,但畢竟都是為了生計。   “你們明天開始就要學習了,都放縱這麼久了。”爸爸一邊開著車一邊慢慢規劃著一切。   但是這幾天,他的心情很是不好,誰也不知道是因為什麼,隻是單單的感到難受和壓抑但又虛而不實,親人的語言刺激無異於火上澆油。   他坐在後座,用自己的手指觸摸著車窗,看著外麵的一切事物,人們匆匆的腳步,但是卻又帶有說不出來的暢意;動物在自由奔跑飛翔,甚至比他還要好。他現在能做的也僅僅就是輕輕地去觸摸這個車窗,想逃離這狹小的空間。   “爸,我能不能再休息幾天,初八再寫作業行嗎?”他一邊觸摸著這虛而不實的現實,一邊又膽怯的詢問,他在這個家即使學習再好,所謂的什麼家庭地位也就那樣了。   “你還要休息到初八?!人家初一的學生正常都是初五就開始學習了,我讓你明天再學還不行嗎,你才初一!”這一句平淡的對話,聽著正常,可是都是言語威脅。   倒是算不上什麼吧,有的時候感覺自己太矯情了,什麼都能被自己說成語言暴力。   他沒再繼續說話了,從小到大他的父母確實沒有打過他什麼的,這是事實,但是所有的暴力都是言語之上的,讓他更加的窒息難受,有的時候他真的很希望即使他們對他拳打腳踢也不要這麼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