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晚上,兩人坐到桌前。蘇生泡了碗茶給苦濟稻,桌子中間擺著個精美的木雕。 “我僅僅在那兵營待了一周便被送到前線去了。” “說是兵營,其實就是一個小村莊,這個村莊跟我的村子很像。” “村子裡已是沒有男人了,幾乎都是婦女。那些婦女教給我們許多後勤的知識,住就住在一間木屋裡,吃飯則每天會有饅頭稀粥。” “那些婦女們很友善,她們似有說不完的話般,一邊教我們如何簡單包紮傷口,一邊又談論著等會是去挖野菜還是刨筍。” “當時每隔一天都會有新人過來,村子還算熱鬧” “村裡的男人太多是去參了軍——這也是聽她們說的。裡麵有她們的丈夫,孩子。” “那時前線的戰況很緊張,我後來才知道戰爭的原因。” “我們國家的西方不是有一個叫伊斯塔亞的國家嗎?那時他們的國家爆發了戰爭。” “伊斯塔亞當時剛剛平定了一場暴亂在城市中,軍隊都處在休整階段,這場暴亂使得伊斯塔亞元氣大傷。” “後來,伊斯塔亞的國情被其鄰國伊斯塔爾知曉了,於是伊斯塔爾就派兵攻打伊斯塔亞。” “伊斯塔亞被迫應戰,兩國就爆發了戰爭。” “在當時,這種惡意發動戰爭的行為在國際上是不被允許的,但這兩個國家本是一個帝國——伊斯塔帝國。由於內部政權的分裂導致其變為了兩個國家,但在名義上他們還是一體。” “這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其國家內部之間的內政掌權問題。” “據說伊斯塔亞的那場暴亂是伊斯塔爾留存餘其內部的殘黨發動的。” “伊斯塔亞的軍隊在戰場上節節敗退,隻得向我們國家詢求援助。” “我們國家最後也是出兵了,我們不得不出兵幫助嗬——雖說我們的兵力也不是很強” “你知道的,我們國家三麵環海,隻有西方與大陸相連,西麵的伊斯塔亞是我們進出大陸的必經之路。” “伊斯塔爾是一個幾乎不與外界所交流的國家,他們遵行閉關鎖國的政策。若讓他吞並了伊斯塔亞,我們的國家也會相對的陷入封閉的狀態,畢竟當時船隻並不發達。” “若是出兵使得伊斯塔亞成功穩住了形勢,我們就可以與其建立良好的關係,這也方便我們以後通過大陸與別的國家進行交流。更重要的是防止伊斯塔爾向我們國家施壓。” “這些都是當時我在前線聽我們的‘萬事通’說的,他確實知道很多事情啊。” “當時在戰壕中的夜晚聽他講這些故事是為數不多的趣事了,哈哈。” “在村子裡待了一周,我們幾個人又再次見到了那位軍官。” “跟村裡人道別之後,我們跟著那位軍官坐上馬車走了。走之前一位婆婆跑了過來,他有點跛腳,看起來顫顫巍巍的。” “當時或許是我在隊伍的最後麵吧,她抓住我的手,將一封信塞到我的手心裡。她跟我說:‘小夥子,麻煩您一定要將這封信交到我的兒子手裡啊……他在十四營裡,他是他們營裡的班長,拜托你了小夥子。’” “當時我肯定是答應了他,不知為何,每每想起這位婆婆,我總會想到我的母親。” “那軍官把我們帶到火車站——此時我們已經到斯科塔林的邊境了。” “在那綠皮火車上,大家很是熱情,雖然彼此之間不認識,但還是稱呼各位為同誌。” “同誌,你是哪來的?為什麼而來?” “這是當時我們大家間互相問得最多的問題。” “而我聽到最多的回答是:為保家衛國而來。” “火車到前線時正是夜晚,已經緩緩行駛了四天之久。” “當時正值夏季,車廂內白天悶熱至極,蚊蟲繁多。晚上則充斥著濃鬱的漢臭。大家赤身挨在一起,脫下的衣服便成了枕頭。” “如果要上廁所,就在車廂後麵把門微微拉開,尿在外麵。” “到前線後我被分配到後勤部。我們班長叫金回延,是個健碩,和善的女人。” “由於兒時經常幫我父親放牛、乾農活,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我的體能甚是不錯。” “我沒日沒夜搬運著傷員,一天隻睡四五個小時。” “跑起來,就不困了…” “說不定我再跑快些,就能再從死神手上搶回一條鮮活的生命……” “咳、咳……” 苦濟稻喝了一大口茶。 “戰爭是殘酷的。” “隻有切身體會過才能理解這句話吧。” “哈哈……” “我一直不敢麵對死亡,炮火聲在耳邊炸響的時候我總是會感到恐懼。” “他們說,上了戰場,就得做好必死的準備。” “我害怕死……我也不願看到別人在我眼前死去。” “所以我不斷奔跑著。” “跑起來,就不會怕了。” “調整好呼吸,感受腳飛奔過鋒利的礫石傳來的刺痛。” 跑起來,把注意力能到別處,去想些事情。” “我想把戰爭拋在身後,但它卻一直領先於我,跑在我的前麵。” “戰爭整整打了七年。” “結束後,由於我戰功繁多,政府給了我一筆數目不小的錢。我被邀請參加上層貴族的宴會。看著他們揮金如土,沉倫的樣子,我的心裡很是刺痛,我默默離開了。” “戰爭,到底是為了什麼?” 苦濟稻把茶飲盡,緩緩起身,跟蘇生道了聲“晚安”後便頭也不回的上了閣樓——蘇生臨時在那給他準備了個房間。 蘇生看著他微微佝僂著的背影。他關上燈,也上樓了。
第二章 二 伊斯塔亞 伊斯塔爾(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