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司馬遷所著《史記》,道盡這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滄海桑田變換。 秦由商君變法伊始,國力開始強盛,對外征伐不斷。 秦軍鐵騎,威名赫赫,所到之處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一時人心惶惶。 各國在抵禦強秦入侵的同時也在不斷參與諸侯紛爭,國力漸衰。 齊國孟嘗君田文 趙國平原君趙勝 楚國春申君黃歇 魏國信陵君魏無忌 戰國七雄隻有四公子稱雄於世是有緣由的。 四公子中都是以網羅天下英才而得名。 春申君哪怕非王室,也是貴族出身。 四人都有各自顯赫一時的高光時刻。 如門客三千的平原君,以三千死士退秦三十裡。 雖然此舉導致散盡家財,但也博得美名。 又如齊國境內流傳著百姓隻知孟嘗君而不知王。 通過保釋雞鳴狗盜之輩的孟嘗君暗自培植自己的勢力。 還有那貍貓換太子的主人公春申君。 一招偷龍換鳳欺了整個楚王室。 長平之戰後,信陵君竊符救趙,為趙國向天再借三十年。 其餘三位都是以君名著書,而唯獨魏無忌開了一篇《魏公子列傳》。 足見這位春秋戰國第一公子在太史公的心裡那無可取代的地位。 曹魏曹魏,這名字的由來便是洛陽。 作為彼時魏國都城,魏無忌府邸來了一位神秘客人。 正襟危坐的信使遞出摯見禮後表達了來意。 隨後從衣間取出竹製謁刺躬身遞給魏無忌。 瞧了瞧謁刺,原本麵帶笑意的信陵君麵色一肅,隨後屏退左右細細拜讀。 信陵君魏無忌親啟 夫強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臨趙,若無外援,趙必亡。 趙國乃魏國之屏障,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天下之勢,未有岌岌於此者也。 故救趙者,同時也是救於魏國自救也。 救一國者,亦以救六國也。 勝跟魏國聯姻結親,全因信林君高義,有助人解困之能力與善心。 今我趙國在大秦兵峰所指之下風雨飄搖,長平戰場我趙軍被圍。 若我趙軍盡數覆滅,邯鄲頃刻間危在旦夕,則為趙國必亡矣。 請看在姻親份上,兵出魏而援趙,平原君趙勝拜上。 看完謁刺所述,魏無忌當機立斷將門客全請來赴宴,商討對策。 當著眾門客麵,將求援謁刺復述。 原本有說有笑大口吃酒吃肉的門客無不臉色大變。 最早一批投奔魏無忌的侯生率先發言。 “敢問信陵君,意欲何為?” 魏無忌猛灌一口,將酒樽猛的一擲起身。 “我魏國自世之衰,現如今處於青黃不接狀態。 平原君不請救於王上,而諄諄焉請救於信陵。 是平原君知有信陵才能力挽狂瀾。 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以婚姻之故應也。 有一點說的不無道理,若趙亡,則魏危矣。 信陵欲進王宮麵見王上,請求發兵援助長平。 諸位以為然否? 侯生一拜:“若王上答應發兵,則在下願效犬馬之勞!” 諸多門客也是附議,不過也有少數貪生怕死之輩站出來投了反對票。 “公子保重,我等年紀大了,恐上了戰場也心有餘而力不足。 可能無法陪同公子上長平,就此拜別。 此言一出,一些隻想著混吃摸魚之輩紛紛站了出來拜別。 魏無忌怔怔看著嘩啦走了一片的門口默然無語。 “我拿爾等當知心人,爾等卻如此待我。” “也罷,若有如這些人的可自行離去,我絕無意見。” 此言一出,搖擺不定的人裡麵又稀稀拉拉走了少許。 魏無忌卻是氣的肝疼。 往日供養吃食從未曾虧待,現在打眼一看起碼走了一大半。 不過看到還剩下的這些又頓感安慰。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諸君當引為心腹也!” “信陵這就麵見大王,請求王上發兵馳援。” 一路上,魏無忌為了這事發愁。 說白了趙國挨打,魏王其實是喜聞樂見的。 魏襄王魏嗣無權,很大原因就是由於當年被趙王擺了一道。 不說恨得咬牙切齒,但想出兵馳援,怕是得下一番苦功。 進了王宮,卻看到了意料之外的人。 秦昭襄王嬴稷這段時間也並未吃乾飯,派遣縱橫派遊說諸國。 緊鄰趙國的魏,首當其沖。 公孫衍(謀聖鬼穀子弟子)朝著魏無忌微微一鞠。 “久聞魏公子氣蓋蒼梧雲、英威天下聞。 今日一見,當不負此行也。 在下秦國公孫衍,見過信陵君。” “秦王派你來此,莫不是要勸我王上休要發兵馳援呼?” 公孫衍撫須:“自然如此。 趙王利令智昏,接受那韓上黨太守馮亭獻地上黨十七邑。 這於我大秦而言,是斷不能接受的。 我大秦出兵長平占據天時、地利、人和。 自齊國龐涓圍魏救趙之後,魏國精銳魏武卒十不存一。 現如今何苦淌這趟渾水。 言盡於此,望魏王慎重。 說罷,不顧魏無忌詫異的眼神,拜別魏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公孫衍走的十分灑脫,絲毫沒有和信陵君拉扯的打算。 該說的已經說了,再聊下去多說多錯。 之前已經說服魏王,是以不想再橫生變故。 作為九流十家之一的縱橫家,他有絕對的信心! 此時偌大的王宮內,隻剩下魏無忌與魏嗣兩人大眼瞪小眼。 “信陵君所來莫不是為了趙國而來?” 原本信心滿滿的魏無忌此時卻有些忐忑。 瞧著自信離開的公孫衍,內心有種強烈的不安。 不過思索片刻後依舊沉聲訴說利弊。 “趙國若亡,我魏國直麵強秦兵峰。 信陵確實不能在當這逍遙公子,當為我魏國社稷考慮。 保長平之地趙軍無虞便是保我魏國門戶不失。 此戰若勝,或可換我魏國數十年安定發展。 屆時我當鼎力相助王上集權! 若那時,王上自當江山社稷穩固。 不得不說,這番話將原本不想出兵的魏王打動。 天知道這些年他與群臣拉扯有多心力交瘁。 這些人簡直不當人子,任何意見他這個做王上的提出來,都有可能被反駁。 哪還有丁點作為大王的氣概。 心底天平徹底倒向了魏無忌。 畢竟眾所周知魏無忌所言從來是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既然他能許下如此承諾,應了出兵請求又有何妨。 歷史滾滾車輪碾過後,終究是走出了不同道路。 是夜,魏王宣晉鄙調兵十萬,由信陵君魏無忌統軍,馳援長平!
第二十章:力挽狂瀾,魏國有君名信陵(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