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數據到位(1 / 1)

港島話事人 麵包茄子 4004 字 8個月前

楊勝昌一直相信一句話,叫做大器晚成。   以前沒成,是因為沒遇到貴人。   現在他遇到了!   這個人叫劉富民,別看長的不起眼,但說話辦事全都穩重踏實。   一個字,靠譜。   決定下來商業方案,就要看執行了。   他這邊還沒籌備好一應物料,劉富民已經找妥了雞蛋供應商!   受到劉富民的激勵,小弟們也爭先恐後的開始拉人頭。   雞蛋券還沒準備好,買雞蛋的就上門了。   怎麼辦?   劉富民又給他支了一招,寫條子,蓋印章!   於是交上一百塊錢,再拿著昌哥手書,就可以到荃灣倉庫領取五十斤雞蛋。   當第一波領到雞蛋者回去,占到便宜的人,自然會向親戚朋友宣傳,於是這件事,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在香江傳播開了……   李清源時刻關注著局勢變化,劉富民每天至少call他兩次,阿旺也暫時放棄了一葉知秋的工作,全力配合他的指揮。   時間一晃而過,很快到了下周一。   這周要去廣告部,廣告部的是信報的主要盈利部門,不光人員多,主管級就有三個。   創意總監,負責廣告設計和策劃。   業務主任,主要負責招商拉廣告。   還有個客戶服務部主管,其實就是公關,主要是和金主們維護好關係。   由於沒有具體負責人,原本是由駱有梅親自負責,不過周五的時候李清源做了承諾的同時,也側麵向她要了權。   駱有梅是個極其大氣的女人,今天她不單是送李清源過來,而且把三位主管找來後,親自給李清源介紹廣告部的情況。   三個主管互相看了看,連社長都給人家匯報工作了,自己還擺什麼架子?   於是也開始介紹目前的情況。   和在新聞部不同,李清源來廣告部前給了駱有梅承諾,自然是要做事的。   聽完幾個人的介紹,微不可查的皺皺眉。   駱有梅察覺出了他的表情變化,問道:“源仔,怎麼了?”   剛才幾個人主要是介紹金主,信報的廣告商行業很全麵,涉及的領域覆蓋房產、汽車、家居、珠寶、香煙……   問題是,這些品牌都很小,沒有一家是國際知名的。   倒不是他對小牌子有什麼歧視,而是牌子小,品牌溢價低,利潤不足,廣告預算就不會多,想從這些公司手裡要錢當然不容易。   他把這些一說,駱有梅哭笑不得。   其他三個主管也紛紛詫異,上周他們見過李清源,看林駱夫婦對他那麼重視,以為從哪請來個了不得的人才,沒想到說出的話這麼外行。   業務主任道:“李生,不是我們不想找大品牌,而是大品牌不會選擇我們。   要發行量,他們可以找《東方報》《星島報》,要消費能力,他們更樂意與《虎報》《衛報》或者《南華早報》這樣的英文報紙合作。”   李清源表情沒什麼變化,聞言隻是淡淡哦了一聲。   駱有梅看他這副樣子心裡一動,她可知道李清源口才有多好。   要說別的不確定,拉業務絕對是一把好手,如果他出手,說不定真能拉來大品牌入駐信報。   “細佬,要拉哪家大牌?放心,你怎麼做阿姐都配合!”   李清源笑了笑道:“阿姐放心,來之前我都應下了,肯定會努力的,到時候還會麻煩三位主管配合。”   說著話,他自然而然的把袖口挽上去,露出光禿禿的手臂。   大品牌?   手表是個不錯的選擇,剛好他還沒表,就看哪家表行有眼力了。   不過拉廣告之前,還少一件利器!   李清源自認沒放什麼豪言,而聽在別人的耳朵裡卻有胸有成竹的味道。   幾人的反應也各不相同。   創意總監是個五十歲的老男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隻是覺得年輕人愛吹噓,小心風大閃了舌頭。   業務主任和客服主管都是女人,瞧瞧李清源的外形,好像懂了什麼……   隻有駱有梅深信不疑,但她也想不到要怎麼做,打鐵還需自身硬,信報的定位很尷尬。   發行量在那擺著,論精英讀者的數量,又遠不能和英文報紙競爭,所以對大品牌的吸引力,僅限於價格。   可這又違背了提高廣告價格的初衷。   所以她的相信,也僅限於情感層麵,而不是理智……   簡單開過早會,幾個人都各自去忙工作,李清源又在廣告部找了個辦公室,往屋裡一坐,拿起報紙喝茶摸魚。   沒過多久,門外傳來敲門聲,是個客服部的小姑娘,臉紅紅的和他道:“李sir,來了個老人家,說是找你的。”   “哦?”   李清源大喜,起身迎出去,果然見待客室裡,孫老頭派頭十足的坐在那裡,一見麵就大發牢騷。   “源仔,你這甩手掌櫃當的真好,可苦了我們,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十萬份的卷子,一份份的記,那紙還薄,一不小心就會破,累慘了……”   說著話,孫老頭遞給他一個文件夾,展開一看,上麵密密麻麻都是統計數據。   不怪孫老頭發牢騷,李清源前世用慣了電子圖表,拉個excel,好多數據自然就出來了。   所以一開始,他還打算四個人在三天內全統計出來呢。   而現實是,公司接近三十人沒日沒夜的加班,到今天才把數據送過來。   好在終於是統計出來,下來他隻要計算出各家報社需要的數據,一葉知秋便可以盈利了。   至於如何盈利,當然是把這些數據銷售出去。   最開始的時候,李清源是想把這些東西打包賣給某一家報社。   甚至有把消息故意放出去,讓這些報社相互競價的打算。   不過現在他入職了《信報》,而且林駱夫婦對他不錯,所以還是送給《信報》好了。   正好目前《信報》需要一個大牌廣告商,如果能利用這些數據,打動大品牌溢價做廣告……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一旦其他報社看到《信報》因為數據拉來了大牌廣告,起了示範效應,會不會打聽這麼專業的調查是誰做的?   到時候他們會有三個選擇。   一、購買現成的數據。   二、交給一葉知秋一份發行合同。   三、抄襲創意自己做調查。   但那樣的話,不光效率和人員配置是個問題,等他們開始做,黃花菜都涼了。   而且肯定還會受到其他同行的擠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