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黃昏。 一抹殘陽向大地灑下點點金黃,霎時,一座城,一條街,幾棟樓被勾勒成了無比溫柔美麗的畫麵。站在高處放眼望去,滿世界都披上了金黃而柔軟的薄紗。西邊的雲朵在夕陽的輝映下,顯得更加燦爛耀眼了。不一會兒,太陽的餘暉開始顯得不那麼明亮了,慢慢地,慢慢地,那輪金黃漸漸落下,最後終於消失在遙遠的地平線。 夜幕降臨了。 夜晚才是屬於這個城市的。這座城雖然不大,經濟卻比鄰近地區發達得多,經濟發達造就了人口增長速度之快,人多地少的人地矛盾在其他矛盾麵前顯得尤為突出。這座城裡生活著形形色色的人們,各種基礎設施,娛樂設施等層出不窮、各式各樣,而且設施齊全,服務水平高。你若在夜晚八九點鐘沿著這座城市的街道逛一逛,你會看到繁華的商業街一片連著一片,夜市的露天小吃散發出垂涎欲滴的香味,酒吧、歌廳裡不斷傳出節奏歡快的現代歌曲,沿街無數個飯店正在熱火朝天地為每一個客人炒菜…… 但在這如此熱鬧歡快的氣氛中,有一棟樓看起來和周圍其他的環境顯得格格不入。在一個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拐角處,有一個看起來不那麼起眼的二層小樓——確實不起眼,因為它沒有名字,隻是在距地麵大約五米的高處,懸掛著一個嶄新的告示牌,上麵刻著:圖書館。聽說這個圖書館以前是書店,店主家境殷實,隻是到後來不知什麼原因,書店倒閉了,店主也隻帶走了錢,那些書並沒有帶走。後來,當地政府考慮到沒有人能承擔起此處高昂的地價,不忍心浪費這麼好的交通樞紐的位置,於是出公費把這家書店改建成了圖書館,也就是現在的圖書館。考慮到這個圖書館是公家的,當地政府就沒有刻意去起名,隻是購買了一些書擴充了一下書櫥。 過了兩年,來自外地的K先生與當地政府簽訂協議,說要買下這座樓。協議通過後,K先生就開始打理這個圖書館,於是這個圖書館有了一係列奇奇怪怪的規章製度。比如,這個圖書館隻在周末兩天開放;每個人待在這個圖書館的時間不得超過五小時;可以借書,但不得將本館的圖書買走,任何一本都不行。作為館長的K先生,行為也很神秘,該館的每一位顧客從來沒見過他,自開業以來,他也從來沒有在圖書館內出現,人們隻是能夠天天看到一個年輕的男服務員在前臺管理。說也奇怪,這個圖書館除了這個男服務員,貌似再沒有其他的工作人員了。每當有人向這名男服務員問起K先生的身份時,他總是微微一笑,避而不談。神秘的老板,奇怪的營業時間,苛刻的借書條件,使這家圖書館的生意一直都很慘淡冷清。而那位男服務員每天依舊微笑迎接每一位顧客,也不在意生意做的好不好,仿佛這個圖書館本來就是這樣的。 然而,圖書館被接手不久後,該城市的人口失蹤案卻開始頻發,一個,兩個,不到兩個月,就有近10人不知所蹤。……警方懷疑是一人或一夥人所為,但是遲遲沒有找到證據,唯一一點可以確定的是,這些失蹤人口,不論年齡,不論性別,,全部都曾經去過那個怪誕的圖書館。最後,當地政府迫於形勢壓力,不得不關閉了該圖書館,而K先生和那個男服務員也不知去向。圖書館關閉後,該市人口失蹤案發生率漸漸降到了零。就這樣,不知不覺七年過去了,人們似乎忘掉了關於圖書館的事情,也沒有任何一個人提起了,隻有警方還在孜孜不倦地調查七年前未破的那些人口失蹤謎案。現在,那個圖書館,依舊佇立在十字路口街頭,可是它再也不能吸引任何一個人的目光了。 而我們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