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秀梅跟隨吳剛夫婦去到一個牌坊底下,吳剛邊走邊介紹,類似這種牌坊,在深圳廣州大大小小幾百個,大夥稱之為“城中村”,大部分外地人在此落腳,白天出門掙錢,晚上回來休息,周而復始! 秀梅走過這條狹長交錯的村巷,看到路邊叫賣的小販,看著匆匆來去的上班族,感到無比振奮,他知道自己即將成為其中的一員,開啟大城市的全新生活。 第二天,吳剛帶秀梅去了一個建築工地,介紹認識了老鄉阿軍,阿軍負責砌墻,讓秀梅試工貼瓷磚,秀梅連連點頭,她按工頭指示,吃力地提著桶水泥,跟在一個黑胖大姐後麵,踉踉蹌蹌的進了一間毛坯房,裡麵粉塵大、濕氣重,她認真的看了大姐操作了一遍,便開始上手,或許太急於求成,鋪下去的水泥起起伏伏,大姐看了來氣,把他拉到一邊,罵罵咧咧的返了工。 秀梅陪著笑臉的站著一旁,跟著學,來來回回兩三遍,手法說不上熟練,但總算上了手,到了中午發了盒飯的時候,她才發現渾身沾了泥,而且手臂長了些紅點,隱隱發癢,但她顧不上這些,吃了飯繼續乾活。 快下班的時候,秀梅冒著豆大的汗珠,乾得越來越吃力,因為手臂的作癢蔓延到了全身,她實在奇癢難當,不得不停了手,拉起袖子和褲管一看,才發現胳膊、大腿都長滿了紅疹子,大姐看了嚇得趕緊叫來工頭,工頭見了,搖了搖頭,說: “妹子,這活你乾不了。” “不是,一定是我吃壞了東西,明天就好了。”秀梅焦急的解釋著。 “不用狡辯,這種情況我們也遇到過,隻能說你吃不了這口飯,去吧,找財務結算下今天的工錢,明天不用來了。”工頭麵無表情的交代了下,扭頭走開了。 秀梅雙眼泛紅,強忍著淚水和癢癥,結了工錢,就近找到一家診所,好巧不巧,看病的錢剛好就是一天的工錢,她提著一袋藥,走出診所,哼哼的自嘲:“忙了一天,全部白乾。” 太陽下山了,他灰頭土臉的回到租房,洗了澡、塗了藥,舒舒服服躺著狹小的單人床上,翻開報紙,找到招工的那頁,含著淚、笑著自言自語:“沒什麼,東家不打打西家!” 此時,許婷提著菜回家了,見了秀梅,便關切的詢問工作情況。 秀梅把袖子擼起來,如無其事的說:“才做了一天,一身就長疹子,老天爺不賞這口飯吃,我也沒辦法。” 許婷拉近一看,有點心疼,“早就跟老吳說了,不讓你去工地,現在倒好,錢沒掙到,還惹了一身疹子。” “沒事,過幾天就好了,吳哥對我的幫助已經很大了。” 後來,經過秀梅的努力,她自己找到了一份家政工作,並被安排到一戶好人家,這戶傭主是三口之家,兩口子在鐵道局上班,經常出差,有一次,他們的兒子突發急性腸炎,秀梅剛好在場,不由分說的背著上了醫院,路上走得急,還崴了腳。 日久見人心,三個月之後,她的勤勞和善良得到了傭主的信任,彼此相處的很融洽,就簽長期的服務合同,一乾就是三年,直到傭主的孩子初中住校,她才離開。 離開之前,傭主為表達感謝,推薦他進了一家玩具公司,做老板的後勤主任,負責宿舍和食堂的物資管理。 秀梅為此報了電腦培訓班,學會了文檔歸納和統計,加之他辦事細致、責任心強,不到三個月,就把之前宿舍臟亂差的問題徹底解決了,老板看在眼裡,很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