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俺頗有家資(1 / 1)

教師辦公室內。   有那麼一瞬間很安靜,好像連空氣都跟著凝固了。   高元良被眼前這個學生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啥?他又寫了一個劇本?   為什麼要用又呢?   因為上個學期,才剛開學不久,李俞就拿了一個劇本讓他看。   他發誓,那個劇本絕對是他看過最爛的劇本之一。   在夢境的世界裡,李俞幾年後正是拿著這個劇本拍出豆苗評分2.2分的神仙大片。   正因如此,剛剛在聽到李俞說又寫了個劇本時,他整個人都愣了一下。   這孩子,頭可真是鐵,該不會又寫出一個雷人的劇本吧?   “李俞同學,有創作的欲望是一件值得鼓勵的好事。   但是呢,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你現在才大一,我建議你先沉澱一下自己,先靜下心學習個幾年再說。”   高元良抱著對學生負責任的態度,給李俞提了一個中肯的建議。   想起自己表演班老友讓自己探探李俞的口風,問問李俞有沒有轉係的想法。   高元良覺得這倒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要是李俞拿出一個和上次一樣爛的劇本,他正好可以借機問一下李俞的想法。   在接過劇本的同時,高元良發問:“李俞同學,你對表演感興趣嗎?   我有一個老朋友,他說你資質不錯(主要是長得帥)。   他托我問問你有沒有轉表演……嗯???   這次務實了不少,進步很大啊……”   高元良不禁對李俞刮目相看。   這一回,李俞沒有寫什麼純潔少年要在娛樂圈這個大染缸裡追尋夢想的奇葩故事了。   這一回不是電影劇本,是電視劇劇本。   女主角韓莘莘是一個撲街小說作家,男主李英才是一個正當紅的大明星。   沒錯,這個劇本正是兩年後風靡亞洲的新羅劇《浪漫滿屋》。   其實這部劇是根據一部漫畫改編來的。   不過李俞修改了不少諸如房子被人隨意賣掉這些不合理的漏洞,還做了本土化處理,和漫畫的區別不小。   看了頭兩頁,高元良的評價是腦洞挺大,挺有想法。   兩個階級不同,相差如此之大的人,因為各種的機緣巧合發生了一係列有趣的故事,最後發展成戀人關係。   雖說情節安排的有些刻意,而且很狗血,但放在電視劇裡,這並不是一個槽點。   相反,很多觀眾就愛這一口。   君不見瓊瑤劇有多火嗎?那可是出了名的狗血。   反正高元良覺得這一回李俞的劇本已經超出他的預期,跟上次那個狗屎一樣的劇本比起來,簡直強了太多。   繼續往下看,高元良挖掘到更多的驚喜。   這個時間段,不管國內還是偶像劇大戶新羅,大部分的愛情劇都是苦情模式。   女主得癌,出車禍,你失去的隻是一條腿,而我失去的是愛情,這種劇情層出不窮。   李俞的這個劇本放在一堆苦情劇裡讓人耳目一新。   主角終於不用動不動車禍絕癥了,可以開開心心活蹦亂跳的談戀愛。   雖然裡麵的很多劇情帶有幻想色彩,有些夢幻不切實際,但偶像劇浪漫美好不就完事了嗎?   要貼合現實看什麼偶像劇?   過了良久,高元良合上劇本,忍不住高看眼前這個學生一眼。   這劇本狗血套路,但整體的劇情安排,橋段設計都很成熟,人物的塑造也很豐滿。   以高元良的經驗判斷,這是一部質量上乘的商業劇。   拍出來能不能拿獎不好說,但隻要導演靠譜,大概率不會賠錢。   “不錯,不錯,這次進步很大。   雖說沒什麼深度,但不失為一部質量上佳的商業劇。”   高元良毫不吝嗇對李俞的表揚。   學生有進步,加以鼓勵是應該的。   李俞今年好像才十九歲,能自己寫出一個完整優秀的商業劇本已經屬於同齡人當中的佼佼者了。   那些有深度批評社會陰暗麵,拿到歐洲沖獎的電影,高元良會支持。   他理解眼下國內電影市場不景氣,到歐洲拿獎賣版權的發展模式。   但他並不喜歡這種模式,天天拍國內的不好的地方,甚至誇大陰暗麵,隻為到國外沖獎。   可以給國內的影視圈培養人才不假,不過這種事情是好是壞,不好評價。   總之,在高元良這,不管是李俞的商業劇,還是拍電影沖獎的模式。   隻要不犯法,隻要對國內影視圈有貢獻,他都大力支持。   “伱這次的劇本我看著不錯,應該挺有市場。   要不要我介紹幾個電視圈的導演或者專門做都市劇的公司。   如果你的這個劇本能夠賣出去,還被拍出來上星播出了,你肯定能從中受益。”   高元良好奇的問李俞。   “啥?賣出去?高老師,這個劇我打算自己拍。”   李俞又一次給出一個讓高元良意外的答復。   “你要自己拍?你要知道導演可不是光盯著攝影機拍戲這麼簡單。   選擇演員、服裝化妝、燈光設計、還有管理劇組的人員。   往細了說,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些都是導演的工作。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拍一部電視劇的成本可不低,你一個新人導演,拉投資的難度非常大。”   高元良認真分析其中利害,希望李俞能夠慎重考慮一下。   “最重要的一點對我來說不是問題,我頗有家資,幾百萬投得起。”   李俞不覺得這是個問題。   眼下他家裡有礦,是字麵意義上的家裡有礦。   早些年老家的一個老板邀請李俞的父親到東南亞某小國開礦。   李俞的父親是工頭,帶技術和工人團隊入股,加上投了一些錢,占有礦場兩成股份。   一年分個千八百萬不成問題。   雖說跟幾年後揮舞著票子進軍娛樂圈的煤老板沒得比,但也算非常不錯的家庭了。   李俞祖上幾代都是農民,到了父親這一代靠著不要命下礦混起來了。   都說了有了錢,就想有文化。   老父親受七八十年代的港島電影影響很深,他就讓李俞努力學習,加上億點鈔能力和億點人脈關係,成功進入北影的導演係。   老父親就是要告訴世人,我們老李家不僅有錢還有文化。   李俞要當導演,老父親絕對是大力支持的,不然夢裡那部大爛片是怎麼來的?   不知道為什麼,高元良覺得自己有點仇富了。   頗有家資、幾百萬投得起,這說得是人話?   在心裡吐槽,但他這個老師對學生還是非常負責的,他對李俞說:“你要先考慮清楚,最好跟你家裡人商量一下,畢竟幾百萬不是什麼小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