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寺,始建於永平十一年。 在後來,袁紹圍洛陽時,一把火燒了二百裡以內的房屋,白馬寺也被毀。 現在的白馬寺,是在建安二十五年,也就是曹丕做皇帝的時候重建的。 不久前,天竺高僧曇柯迦羅來到白馬寺。 這段時間朱士行就跟天竺高僧在一起,不論是研討佛法還是翻譯佛經。 這日王肅來到白馬寺,暈倒在禪房中。 白馬寺為王肅找了名醫,喝了藥,又讓小和尚時刻照顧著。 等到再次醒來,已過了兩天。 朱士行得知後也常來看王肅。 禪房中,小火爐,煮著茶水,茶香四溢。 王肅喝著茶,心卻一直無法平靜。 曹髦說的那些話,一直都在他的腦海中繚繞。 放下茶盞,王肅又嘆了一口氣。 朱士行早就看出王肅有所心事,起初以為是朝廷上的事情,他一個出家人不好多去打聽,但看到王肅屢屢嘆氣,覺得自己還是需要開導一下王肅。 “王施主,可是有心事?”朱士行問。 王肅閉了一會眼睛,這才說道:“不滿八戒法師,這次新皇登基法師想必也是知道的。” 朱士行微微點頭,看來是個新皇帝登基有關係。 朱士行也聽過曹髦的一些傳聞,在元城中就連續拒絕了幾次征辟,最後還是司馬師親自去了元城,曹髦才來洛陽登基。 這裡麵可能有些是廟堂上的事情,朱士行一個出家人,也不想要多參乎進去。 王肅則繼續說道:“這一位陛下真是舉世罕見,說來慚愧,在元城的時候,老夫就被陛下幾次三番的戲耍,卻無可奈何。” 王肅自嘲了一句。 現在回想起來,隻覺得曹髦靈動,絕非一般孩童可以比較的。 “陛下天資聰穎。” 朱士行露出笑容,真心為大魏有這樣的天子而覺得高興。 “是啊,陛下之智,老夫都要自嘆不如。” 王肅抿一口茶,今日算是找到了訴苦的人,滿肚子委屈吐露出來。 “之後到了洛陽,老夫以為總算完成任務了,也該讓我在家中好好頤養天年了吧……” 王肅搖頭道:“可陛下到了皇宮,並不安分,弄出了許多事情,我那女婿便求到了老夫,想讓老夫教導陛下,讓陛下的言行舉止都能往正確的道路上來。” 朱士行雙手合十道:“王施主為帝師,想必異常辛苦。” “哎……” 王肅苦笑道:“老夫也以為,能教導陛下,就算是辛苦一點也是值得的,可第一日去教導陛下,陛下就給老夫出了兩道算數題,第一道題,老夫花了一個時辰,第二道題,老夫卻無法解開。” “等到幾日之後,陛下公布了解題的思路,老夫才知道,那一道花一個時辰的題,在陛下那裡,默算幾個呼吸,就能算出來,那一道難了我幾日的題,陛下也無需一盞茶時間,就能算出。” 王肅說起最初難熬的那幾日。 朱士行內心微微一驚,能把王肅為難成這個樣子,可見這個年紀不大的皇帝,確實有點本事,朱士行表麵不動聲色。 朱士行言道:“陛下能有如此智慧,王施主應該感到高興。” 禪房中的茶煙繚繞。 外麵傳來了一陣陣誦讀經文的聲音,讓人心靈無比安靜。 “老夫並無嫉妒陛下才華的意思,同樣內心是為天下高興的” 王肅側著頭,看著窗格之外,神遊天邊雲際,良久,才回過頭來,繼續說道:“前幾日,老夫又到皇宮中教導陛下,老夫深知在算數上比不上陛下,所以一直不許陛下提問。” “可沒想到,陛下聽的不耐煩時,竟欲找我辯經。” 朱士行默默聽著,即便是修養很好,聽到這裡,也覺得曹髦有點不自量力。 王肅可是經學大家,曹髦哪怕天資聰穎,也隻是自討苦吃。 “八戒法師可知最終我與陛下辯經結果?”王肅問。 朱士行笑道:“貧僧猜測,陛下定然是辯不過王施主,從而用了一些方法,讓王肅生氣非常,這才離開皇宮,來此清修!” 王肅無奈一笑。 他最開始也以為曹髦必敗無疑。 誰承想,最後輸的體無完膚的居然是他。 “法師猜錯了。”王肅道:“陛下一開口,剛提出觀點,老夫就輸了,輸的一敗塗地,連一點反駁的餘地都沒有,這三十年來,從來都沒有這麼的慘敗過。” 朱士行微微一愣。 王肅可是有真才實學的,居然這都辯不過這少年新帝? 朱士行也好奇了起來,問道:“陛下究竟說了什麼,連王施主都無言可辯?” “理學!” 王肅抿了一口茶水,頓了頓,接著解釋起了曹髦關於理學的一些看法。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朱士行聽著聽著也入了神。 從人性出發,接著到“理性”,用理學來控製人性。 似乎理學與佛學也有相通之處。 儒者聽到了儒,佛者聽到了佛。 理學本來就可以讓諸教各自去理解。 “存天理,滅人欲!” 王肅認真的說道:“當時老夫聽到這一句的時候,就知道自己輸了,一輩子的研究,不如陛下的一席之言。” “而那‘格物致知’,更是讓老夫醍醐灌頂,恍然大悟,這些年苦苦尋找的道路,原來就在這裡,格物致知,足以概括一切。” 朱士行雙眼也開始變的炙熱起來。 格物致知,用在佛法中也是如此啊! 一瞬間,朱士行仿佛找到了新的道路一樣,整個人開始顫抖了起來,內心更是感覺到佛光射了進來,心中的灰塵被一掃而空。 “法師,法師?” 看到朱士行臉色不對,王肅連忙喊了幾聲。 朱士行愣了愣,回過了神。 “沒事。” 朱士行口誦一聲佛號,雙手佛珠轉了幾顆,心中開始平靜下來,看向王肅,終於明白王肅為何會來白馬寺,為何會暈倒在禪房了。 朱士行緩緩開口道:“陛下年紀輕輕,就能領悟這些,真乃天生而知者。” “聽了王施主轉述的‘理學’,貧僧也有頓悟之感。” “正所謂,頓者,頓除雜念,悟者,悟無所得!” “王施主不必介懷,達者為師,貧僧亦不如陛下矣!!!”
第73章:白馬寺頓悟(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