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博取生存之機(2 / 2)

  在民國26年全國軍隊未進行整編的時候!

  當時每個地方的軍隊的編製非常混亂,涉及到的編製擁有六種。

  例如有民國19年編製,民國21年編製;

  民國22年編製,該編製,乃是當時專門為了追剿紅軍而設立的。

  民國24年編製,民國25年編製。

  這些編製,還下分了甲乙丙三種師級單位。

  在民國26年全國整軍的時候,金陵統帥部,廢除了上述的六種編製。

  全麵實行民國26年甲種調整師編製和乙種整理師編製。

  按照當時的規劃……是要在1938年年底,完成甲種調整60個師,乙種整理60個師。

  合計一百二十個師,大約一百五十萬人的兵力。

  其中60個甲種調整師,來作為一線部隊使用,對抗日軍。

  乙種整理60個師,作為預備隊使用。

  甲種調整師,就是眾人熟知的德械師或者德式師。

  甲種調整德械師,編製如下:

  每師下轄2個旅,每旅下轄2個團,團以下則是營、連、排、班的三建製;

  每排有3挺輕機槍(每個班1挺),30支步槍。

  團一級有直屬部隊:1個迫擊炮連(6門迫擊炮)、1個小炮連(6門機關炮);

  1個通信連、1個特務連、1個機炮連(6挺重機槍,2門迫擊炮)。

  師直屬部隊則有:1個炮兵營(下轄3個山炮連,12門山炮;1個戰防炮連,4門戰車防禦炮;1個高射炮連,4門高射炮);

  1個工兵營、1個通信營(2個有線通信連,1個無線通信排)、1個輜重營、1個特務營、1個衛生隊;

  全師總兵力滿編,在14000人左右。

  乙種整理師編製如下:

  每個師的建製,跟甲種調整師是差不多的。

  雙方唯有在直屬部隊上,有一些區別。

  團一級直屬部隊,下轄一個迫擊炮連,一個機關槍連;

  一個輜重排,一個通信排,一個特務排,一個擔架排。

  師部直屬部隊,下轄一個通信營,一個工兵營,一個輜重兵營,一個炮兵營。

  全師總人數滿編,在11000人左右。

  此項整軍計劃,實行半年左右,因為七七事變爆發而終止。

  這次的全國整軍,也是為了應對日軍進攻而進行,但是,戰爭爆發後。

  整軍終止,很多部隊根本就幾乎沒完成整理。

  唯有老常手底下的中央軍,幾乎達到了整軍的要求。

  眼下!

  唐式遵手底下的第23集團軍,改編成甲種調整師;

  顯然是老常為了向投靠他的地方軍隊展示,采取的一種拉攏手段。

  第三戰區!

  顧墨三得知校長派遣黃埔將領補充第23集團軍後,他也很清楚。

  這支軍隊,名義上屬於川軍第二路軍編製,但是,實際上已經是中央軍了。

  第23集團軍,一旦滿編,那將是擁有七八萬人。

  這可是一個重兵集團!

  眼下第三戰區,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退守在皖省一帶,警備淞滬方向的日軍。

  缺少機動兵力,第23集團軍,隻要有了基層軍官,可以充當機動兵力。

  隨時向太湖、郎溪、廣德方向的日軍發起突擊。

  黃埔係的基層軍官,指揮能力,還是較為不錯的。

  眼下第23集團軍,這支部隊;

  當時在第七戰區,發揮出絕對的優勢力量,戰鬥力強;

  老常大手一揮,將黃埔第13期一些畢業生,塞到了第23集團軍。

  黃埔第13期的畢業生,乃是最後一批在金陵本校學習過的學生。

  他們大多數,遷入到川省後,學習到1938年就提前畢業了。

  因為,前線部隊損失嚴重,需要大量的基層軍官。

  戰火已經燒到了家門口,嘈雜的教室,已經無法安靜下來,進行學習。

  祖國需要他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