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村裡的那個人(1 / 1)

序言   其實一直想寫一些村裡的故事,我感覺每一座房子裡都藏著一些故事,可能跟小時候道聽途說有關,總覺得古老破舊的老房子很神秘,除了外觀,裡麵的陳列,布局跟人,都讓我非常好奇,如果有機會,第一次步入別人家的大門,我就會左顧右盼,記住它的樣子,大堂的墻上如果有老人的遺照,或許有些人會害怕不敢看,但是我會湊近的看,我想記住他的臉,想知道他年輕時候的故事,雖說同在一個村子,生活一輩子,有些房子看了一輩子,也隻知道它的外觀,裡麵是什麼樣,卻從不知道,我不懂別人怎麼想的,是我,我就會找個機會去探個究竟,例如:找個婆婆借個水瓢喝口水,沖個腳,問個路,順便報上家裡老長輩的名字,也許他們相識,也許年少時他們曾經歷過一些事,也許他們有著共同的朋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時候有一回跟夥伴跑山裡去,很遠很遠了,餓的不行,又沒吃的,碰到個山裡乾活的大人,簡單溝通後,他是隔壁村的,我就報上外公的名字,結果他跟外公相識,給了我水喝,地瓜吃,我狼吞虎咽地的,他還摸摸我的頭,若有所思地笑著,後來回家後我說了這個事,但是沒人知道他是誰,這就變成了一則小故事,所以每當看武俠劇主角摔下山崖,掉進叢林,我就會想起我遇見的“世外高人”,然後內心就會把自己帶入那個武俠境,想象著接下去情節怎麼發展。   在村裡,時常會見到一群老人聚在一起聊天,我就會故意湊近,似懂非懂的聽著,誰誰誰家的孩子娶了老婆,誰誰誰家的兒子不孝順,誰誰誰死了,誰誰誰說見過鬼,誰誰誰請神非常靈,誰誰誰發財了做大官了,也常會在家院子裡聽到對麵房子裡傳出的吵架聲,鄰裡之間的對罵聲,我就靜靜的聽著,想象著他們的模樣,雖然沒頭沒尾的,如果自己給它加上起因經過,就多一則故事了。   我想每個在村裡長大的孩子,一定會對傳說鬧鬼的空房子感興趣,大白天組織一群人去探險,心驚膽戰的,回來後就會給自己的探險加色彩,加故事,讓是迷的房子,更是迷上加迷,於是某天想起來的時候,我就想自己創造一個村裡的故事,寫著玩玩,就有了這個故事。   一   望著大堂兩頂梁柱剛貼上的兩副大聯:   “千年緣分今日牽,萬世恩愛夫妻暖”   “良辰美景結良緣,舉案齊眉長相伴”   李賀心滿意足地向黃老師道謝,緊緊握著黃老師的手上下擺動,將他這寫了一手好字的手誇了一個遍後,囑咐他明天一定要來參加兒子李茂的婚禮,黃老師連忙點頭,表示明天一定到場,討一杯喜酒喝。   李賀站在院子裡,看著地上已經變長的身影,火紅的夕陽在山頭將要不舍的落下,一朵朵雲印著火紅的顏色,形成風景秀麗的晚霞,整片紅色的天空,給李賀感覺這就是喜慶的模樣,像極了自己內心的喜悅,瓦頂的煙囪冒出炊煙,提醒他該去檢查一下婚禮準備的東西,穿過大堂走進廚房,灶臺兩口大鐵鍋還在蒸著雞,冒著濃鬱的香味,旁邊桌子上幾個大圓扁簸箕放著一盤盤裝好的魚,地板上幾個鋁桶裝滿了炸好的紅色荔枝肉,水池旁圍著李茂的媽媽紅英和姑姑李春,她們正在洗菜,手不停忙著,嘴也不停地說說笑笑,從她們的笑容可以看出心中的喜悅,尤其是紅英,每一個動作都透露著幸福,對於兒子的婚禮,從23年前,李茂出生就幻想過了,如今終於所盼終成,做母親最大的幸福就是看著兒子成家立業。   李賀站在她們身後,焦急地問她們。   “你們幫我想想,還差什麼沒準備”   李春對於大哥這樣的問題已經見怪不怪,這一個星期以來,他每天都要這樣問一遍,生怕婚禮有什麼不周到的地方,落得村裡人笑話,李春將手在圍裙上抹了抹,指著家裡的門窗一一說道   “門上,窗戶上,全部都貼好囍了,儲藏間的桌子上,紅蠟燭,手提油燈,扁擔,小籮筐都放好了”   “倒是住隔壁的李尚,你請帖有沒給,有沒跟他說過”紅英笑笑說道。   這一句如當頭一棒,李賀這些天忙裡忙外,在寫請帖的時候反復想,就怕漏了誰的名字,跟兒子也確認了好幾次,這李尚的名字如消失了一般,此刻傳入耳後直上腦門,拍手哎呀嘆了一聲。   “我怎麼把他給忘了”   說完立馬往大堂走去,在堂裡看到李尚的廚房還亮著燈,他在門口敲了敲,正在煮麵的李尚,往門口看了看,李賀滿懷歉意地說明了情況,邀他明天酒席喝一杯喜酒,李尚對於整座房子的布置,有所察覺,但還是有驚喜給到李尚,他高興地笑笑表示明天一定到場。   李賀走回家裡的路上,才想起李尚十幾歲就失去了父母,每天都見不到他的人影,從不見他去田地裡,他的吃穿哪裡來的,他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有時家裡蒸些饅頭,包子,送過去,從來不見他在家裡,都隻能通過沒鎖的窗戶放在餐桌上,如果不是這種方式收到拿回來的碗,他都懷疑李尚是不是離開村子了。   他也很好奇,李尚每天到底在哪裡?做什麼?   天剛破曉,李賀家裡親戚已經聚集差不多了,每個人見到紅英都高興的對她說。   “開心咯,這馬上就當奶奶啦”   紅英顯然是一副昨晚睡不著的模樣,幸福掛在倦容,張羅著早餐給大夥兒吃,李茂穿著筆挺挺的西裝,接受著大家的誇獎,李賀交代著幾個一起去接親的注意事項,誰提油燈,誰放炮,誰撒喜糖,誰挑擔,誰撐傘,特別強調,隻能雙數回來。   五點五十九分,點起鞭炮,隨著這二十米的鞭炮聲,山裡的鳥飛出,歡送接親隊的人們歡呼,縣城租來的幾輛車子,緩慢地往村口駛出,寧靜的村子變得熱鬧起來。   李賀送別他們,又是一副急不可耐的模樣,在這裡走走,在那裡走走,想坐下跟大家聊聊天,剛坐下就有人來了,立起來馬遞上香煙,大堂一張桌子坐著十幾個人泡著茶聊著天,另一張四個人在打牌,還有一張鋪著紅布,放著喜簿,喜糖。   李賀不經意地看向李尚房間,發現鞋子不在了,他心頭一驚,感嘆到李尚難道出去了?他走過去敲了敲門,發現沒人回應,什麼時候出門的?他很好奇,自己一早起床就在大堂大廳裡忙乎,沒見他出去啊。   廚房裡的鼓風機哄哄地響著,能聽見火的聲音,李茂的媽媽,姑姑,阿姨,村裡叫婆婆,叫嫂子的人,全在廚房裡張羅,笑聲,說話聲,一陣一陣地傳出廚房。   看看墻上的時鐘,八點三十分了,李賀帶領一些親戚去村口迎親,一頂年代久遠的婚禮轎子,四個壯年抬著,還有一個稍年長的胸前掛著鼓,一個手裡拿著鑼,沒一會兒,婚車出現在視野,李賀笑著道“來了,來了,終於來了”   李茂牽著自己的愛人,讓她坐上轎子,自己跟在轎子旁,往家裡走,他們敲著鑼,打著鼓,舅舅挑著擔,舅媽拿著紅傘緊跟後頭,路過路旁的店鋪,撒糖的人就抓幾把糖往裡撒,碰到路上有人聚集看戲的,就往人群裡撒糖,孩子們爭先恐後的撿著,沒撿著的就跟著撒糖人後麵,等待下一次的撒糖,撿著糖的就迫不及待地拆開包裝,把糖往嘴裡送,幸福寫在他們的臉上。   到家裡的大堂,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喊禮的人站在堂前,一對新人準備行禮,堂前的桌子前坐著李賀跟紅英。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禮成”   四周聚集的人,就起哄。   “送入洞房”   所有人都在哈哈地大笑,尤其是李賀夫婦,新人一對倒是害羞了,給所有長輩敬完茶,準備開席。   家門口的鞭炮劈裡啪啦地響了好久,煙未散去,李尚騎著自行車,才出現在家門口,一雙皮鞋,休閑褲綁著條皮帶,藍色短襯衫,梳著個大背頭,所有人都被這標新立異的人吸引,感到好奇,這個人是誰?李賀趕緊安排著位置給李尚就座,並告訴同座的這是李福的兒子,直到這時候,大夥兒才想起來他是誰,隻是大家都不怎麼見過他,都不怎麼熟悉,李尚有禮貌地向大家點點頭,沒一會兒,席未結束他就騎著自行車走了。   酒足飯飽後,席上的人們拿著紅色塑料袋,大袋小袋的裝滿著吃的,高興地從李賀家走出,小孩兜裡裝滿糖果,你追我趕地跑,滿載而歸的喜悅,如撒落的喜糖,遍布人們走過的路上,李賀跟幾個好友還有黃老師,喝得正興致上頭。   “三星,四季,五魁首,六六六”,每個人都紅著臉,比劃著手,大聲的喊出自己的口訣,沉浸在婚禮的喜悅裡,他們一直喝到傍晚,李尚回到家裡,酒席才收拾完畢,紅英和李春正在掃院子,她們感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熱鬧後恢復平靜,就顯得有些冷清,大廳裡掛的紅燈籠,被風吹得搖擺著,他們看到李尚,樂嗬嗬得互相打了個招呼,李尚就進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