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於肅求死(1 / 1)

翌日,陰雨天的天空一片灰蒙蒙的,沒有一絲陽光,壓得人心情陰鬱。   天牢。   秦庚有點失望,沒有吃瓜成功,昨晚石橫等人發動的奪門之變,順利的難以想象。   提著裝滿了米粥的木桶,穿過陰暗的通道,來到於肅所在的地字一號牢房外。   這還是秦庚第一次和於肅近距離接觸。   對這個人,秦庚是敬仰的。   於肅作為一個生產力低下時代的官僚,能做的都做了。在私德上,和喜歡享受的張叔嶽比起來,堪稱聖人。   對這個人,秦庚又是不爽的,居然一點也不反抗,商鞅還知道逃跑還知道舉兵造反呢。   換成秦庚,就算不奪了鳥位,也要殺得血流成河。   送完飯之後,秦庚躲在暗處向於肅傳音:“於首輔,為何束手就擒?是因為萬壽道君對你有知遇之恩?”   於肅年少時寫過一首表明自己誌向的詩,受到當時的萬壽道君賞識,考上進士後,官運亨通。   於肅愣了一下,傳音回應:“知遇之恩隻是小事,於某隻是不想大奉殺的血流成河。”   “和石橫說的一樣”   果然,最了解你的是你的敵人。   “石橫,不奇怪,老夫和他相識多年。”   於肅端起碗,默默的吃了起來。   秦庚又問:“那其他人的死活你都不管了?”   在秦庚看來作為一個隊友,於肅實在是太坑人了。   不用想也能猜到接下來會有一大幫改革派官吏被殺被流放。   “太上皇答應我,不會擴大。”   於肅回應。   原來是已經說好了。   秦庚皺眉道:“你就這麼相信萬隆的人品”   以他對萬隆的了解,乾出來和司馬懿一樣的事,一點也不奇怪。   “太上皇飽受人間冷暖,已經變了。”   “變得更加像個皇帝了是吧”   秦庚回了句。   皇帝都講平衡術,不會讓一家獨大。   於肅的所在的改革派要是被打垮了,萬隆就真的變成孤家寡人了。   說心裡話,秦庚真有點羨慕萬隆。   還是個孩童的時候,有張叔嶽幫他。闖了大禍,有於肅幫他擦屁股。   上輩子歷史上那些皇帝,要是知道有一個運氣這麼好的同行,估計能哭暈在廁所。   “那你自己的身家性命呢?”   秦庚越想越覺得這個人過於迂腐了。   把自己的命不當回事,把家人的命也不當回事。   “自古以來,變法就沒有不流血的,就從我開始吧。”   於肅閉上了眼睛。   秦庚忽然明白了,於肅想為他的改革殉葬。   沉默了一陣說:“伱的家人呢?就算不死,也免不了被獄卒錦衣衛殘酷刑訊,被流放,被改革受損的人追殺。”   於肅睜開眼睛,露出愧疚表情。   作為一個儒官,他做到了立德立言立功,作為一個父親,他是不稱職的。   想了想,他說:“我隻能對不起他們了”   “你可真是個好父親”   秦庚很同情於肅的兒子。   於肅是個非常講原則的人,作為於肅的兒子,於肅當首輔的時候,一點好沒得到過甚至被打壓,於肅完蛋了,卻要跟著受罪。   ……   接下來的幾天,各地彈劾於肅的奏章,浩如煙海。   甚至有來自江南的幾百名士子請願,請陛下立刻誅殺於肅這個害民賊。   與此同時,對於肅的各種編排也開始了。   有的說,於肅表麵上是個大清官,實際上是個大貪官,家裡有黃金兩萬兩,白銀五百萬兩,珠寶無數。後宅的美女過百,甚至有太上皇的嬪妃。   有的說於肅家裡的宅院總是會發出奇光,這一幕和前前朝篡位的朱某家裡光景相同。   還有人說,於肅家裡的狗長出了龍角,這正是造反的前兆。   這些人中不少,之前是稱贊於肅的改革的。   這次奪門之變的大功臣,京營大將,石橫直言不諱的對萬隆說:“不殺於肅,名不正言不順。”   實際上是私人恩怨,於肅對京營整頓的過程中和石橫多次發生沖突。   於肅看在對方在京城保衛戰之中立下大功,沒有下死手。   石橫卻不領情,發誓一定要弄死於肅。   京城民間對於肅下獄,和官場上是截然相反的。   他們對於肅報以極大的好感。   原因有三:   京城保衛戰的時候,要不是於肅堅決反對遷都堅決抵抗,大家就完了。   於肅的改革主要是針對有產者,普通人不但損失不大,還得了不少好處。   於肅非常清廉,一個官,隻要清廉,就能讓人天然獲得好感。   時光匆匆,又過去了幾天,萬隆派錦衣衛去於肅家裡抄家,除了泰德帝賞賜的蟒袍,玉帶,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連一個小吏家都不如。   錦衣衛見多了表演清官的,真清官還是第一次見,全都傻了。   事後,流傳出去,對於肅的同情更多了。   但,這改變不了什麼。   萬隆下旨處死於肅,不過拒絕了反改革派大肆株連的建議。   ……   天牢。   秦庚再次找到了於肅。   和以往總是挨打的官不同,沒人打他。   用裴倫的話說,如果連於肅都打,我們這幫人連畜生都不如。   秦庚傳音:“於肅,你這個人迂腐了點,但是個英雄,我可以破例幫你逃走。”   “不用了,大奉這個裱糊匠我也當累了,就讓我提早歇息吧。”   於肅拒絕,咳嗽起來。   他的身體很差,就算這次不死,也活不了多久了。   秦庚默然,於肅不反抗,恐怕對改革的前景絕望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於肅的改革說好聽點,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叫力挽狂瀾,說難聽點,就不過是給大奉多續幾年命而已。   農業生產力低下,人口爆棚,小冰河期,財富兼並混合在一起,擺在大奉麵前的隻有一條路,改朝換代。   “你還有什麼遺言?”   “不要讓我的兒孫死在歹人手裡”   “好”   秦庚答應。   隨手丟過去一個酒瓶。   於肅接過,打開,喝了一口,露出舒服的表情:“好酒”   “一看你就不舍得喝好酒”   秦庚感慨之後,對於肅說:“萬壽道君還活著,你如果想見他,我可以安排你們見麵。”   “他還活著”   於肅吃了一驚。   秦庚把萬壽道君的情況簡單說了一遍。   於肅沉默良久之後,說:“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   秦庚沒有強求。   而且,估計萬壽道君也未必想見於肅。   於肅從脖子裡取出一個繩子係著的綠色碎玉,道:“高人與我素不相識,卻願意出手相助,於某沒有什麼值得給高人的,這個碎玉,是葵花太監命我找的,我找到了,並沒有給他。”   秦庚樂了。   原來唯一下落不明的碎玉在於肅手裡。   常言道,好人有好報。   不是沒有道理的。   秦庚伸手一吸,綠色碎玉到手。再弄到另外五塊,就可以去另一個世界了。   次日正午,風雨如晦。   於肅被斬於崇文門外,劊子手隨後自盡謝罪。   所有人都明白,大奉行將就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