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公,我家郎君不善飲酒。” 離開驛館,眾人來到一處街巷,百姓見實在無法挽留,隻好悻悻而歸。 見劉備一直不撒手,崔洪上前勸阻。 劉備看沒人跟著,這才鬆開手,對崔祺一拱手。 “不管督郵是真的棄官,還是權宜之計,此事因備而起,剛剛並非邀你吃酒,隻是幫你脫困。” 沒等崔祺說話,崔洪忙不迭地要幫崔祺出言反悔。 崔祺搶先一步拱手:“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以信義為本,況且又是當眾許諾,豈能言而無信。” 這句話,讓崔洪的心徹底涼了。 “沒想到先生竟是如此重諾之人。” 劉備早聞督郵乃安平崔氏子弟,是個買官之人,劉備本就看不上這種人,隻是崔祺棄官的舉動,讓劉備大為意外。 不過安平崔氏是累世名望的大族,崔烈歷任司徒、太尉,其子崔均任議郎,崔州平任西河太守。 崔祺折騰這麼一下,想來也無事。 正在這時,驛官跑了過來。 “督郵,你可讓我好找啊。” “何事?” “刺史府來人找你呢?” 崔祺一驚,自己剛剛棄官,刺史府就來人? 但想想,刺史府遠在鄴城,一定不是因為自己棄官而來。 那必然是為了自己手中的七個官印而來。 “驛官,你沒有告訴刺史府官員嗎?我已經棄官而走。” “我說了,他們說你棄不棄官是伱的事,得先把公務交接了。” 崔祺深吸一口氣,果然買來的官不值錢,棄官也沒弄出來什麼波瀾。 崔祺對劉備一拱手:“玄德公,我去交接公務。” “告辭。” 崔祺和崔洪返回驛館,遠遠看去,百姓已經散了,驛館周圍多了許多護衛。 公文、官服等物品,由崔洪捧著,兩人一起邁步進去。 進了廳堂,見有一人在等待。 這人身量不高,留著短須,看向崔琦時,小眼睛冒著寸光,給人一種精明之感。 這位便是許攸,許子遠。 冀州刺史府從事,王芬的幕僚,廢立天子計劃的幕後推手。 這人才是真的天生反骨。 崔祺雖然是州府小吏,但和許攸同府為官,平日裡還是見過的。 “祺,見過子遠先生。” “宜之,你受委屈了。” 宜之是崔祺的字,字一般是名的解釋,祺的意思是吉利,但吉利作為字未免俗氣,所以父親取字宜之。 崔祺自崔洪那裡拿來木盒,擺在案頭,打開蓋子。 許攸將官印一一查看,仔細擺好。 “沒想到州府竟然有宜之這等乾才,我得上報使君,給宜之一些賞賜。” “賞賜不敢當,祺處事急躁,險些釀成民變,無奈許諾棄官,實在有愧於先生栽培。” 許攸笑了笑,示意崔祺坐下。 “大丈夫,處事當隨機應變,豈能偏執一端,某隻當宜之是權宜之計,眼下正是使君用人之際,棄官一事,休要再提。” 崔祺無語。 確實是用人之際,策劃謀反可不得用人嗎? 許攸屏退左右,笑瞇瞇地看著崔祺,讓崔祺感覺脊背發涼,不知道這人又在憋什麼壞水。 “先生有話請講。” “近日,陛下要來冀州巡視,這是咱們刺史府的頭等大事,使君想派一個人到雒陽,和宮中常侍聯絡接待事宜,正愁無人可用,見到宜之,某心中有人選了。” 崔祺:“……” 不就是讓我跟著打聽皇帝的動向,好方便你們動手嗎? 為什麼要用一個新人。 沒辦法,刺史掌握的資源遠遠不及州牧,王芬那邊確實缺人,幕僚本就不多,真心願意跟他篡逆的,更是少之又少。 崔祺本想拒絕,但看了看。 許攸目光中帶著陰冷。 真不知道拒絕了這個人,會有什麼後果。 “使君需要人手,在下敢不效命。” “好。” 許攸拍案而起。 “事不宜遲,某這就上報使君,升你為刺史府從事,代表刺史府,去雒陽接駕。” “不不不。” 崔祺連連揮手。 “這官職有些大了,在下怎敢和子遠先生並列。” 刺史府中,別駕、治中等大吏,都是冀州大族名士擔任,刺史府能拿出的官職裡,從事算是最高的了。 崔祺心忖,如果接受了這個官職,和王芬的關係就更說不清了,但如果不接受這個官職,又會引起猜忌。 許攸來到崔祺身前,崔祺趕緊起身,許攸輕輕拍打崔琦的肩膀。 “宜之,某向你保證,隻要你用心辦事,將來必有名揚天下的一天。” 看許攸誌得意滿的樣子,崔祺也不好再說什麼。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在這些大人物眼裡,崔祺無非是個工具人,但崔祺早已不是原來那個膏粱子弟。 歷史上,漢靈帝最終沒有北巡,劫持皇帝的計謀沒有得逞,崔祺這一趟等於是公費旅遊了。 到了雒陽,還能結識原太尉崔烈、議郎崔均。 有自家人庇護,量王芬也不敢拿自己怎樣。 “宜之,某還有一些事情要處理,需要在此地盤桓幾日,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某手書一封,你去鄴城復命時,交給使君,使君便會安排你,去雒陽了。” “遵命。” 許攸交代完事情,寫了一封帛書,放在竹筒裡,用臘封好,交給崔祺,隨後領著一眾護衛,不知去向了。 如果猜得不錯,許攸是去接管各縣兵馬去了。 劫持皇帝,總還是需要兵力的,刺史府手中兵力有限,趁著更換縣尉,掌控縣兵,是個好辦法。 許攸現在還勁頭滿滿,不知道接下來王芬群發消息後,他做何感想。 漢末雖然有很多聰明人,但官員普遍智商不高。 這也跟世家大族掌握晉升渠道有關。 當官的大多是地主家的傻兒子,聽慣了阿諛奉承,自以為聰明,其實沒什麼心機。 王芬就是其中之一。 都已經當封疆大吏了,好好經營地方不行嗎,非要造反,關鍵還沒那個實力。 崔琦在館驛住了一夜,崔洪連夜回了趟陽城,向崔遠匯報了崔祺棄官後,又升官的事情。 第二日,崔洪返回,帶來了四個精乾護衛,一大箱金銀。 崔洪傳來崔遠的交代,到了雒陽,先買間宅子,多和名士走動,結交豪傑,不要吝嗇金銀。 雖然是穿越來白撿的便宜爹,但有事真給錢。 出了安喜縣,崔洪駕車,四個護衛騎馬護送,崔祺坐在車上,享受著古代富二代枯燥乏味的愜意。 這輛車是軺車,沒有車篷,方便遠望。 在官道上走了一陣,崔琦看著前方,太陽西斜,照著四個失意落寞的身影。
第3章 同赴雒陽(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