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回府!” 隨著一聲高亢的唱和,一個中年男子自大將軍府門進入。 這男子身高七尺五寸,闊麵虯髯,體型壯碩,頭戴武弁,兩枚鬥雉尾羽高聳,身穿絳紅色直裾,腰間配環刀、削刀、錦囊,手持一柄玉笏。 這位便是權傾朝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將軍何進。 何進邁著闊步進入院落,舉手投足間,一股懾人的氣魄撲麵而來。 此時,天剛蒙蒙亮。 眾幕僚聽說何進回府,立即起身相迎。 何進的幕僚中,不乏英傑。 袁紹、曹操、劉表等都在其列。 還有張津、王允等文臣,何苗、吳匡、毌丘毅、淳於瓊、張遼、張揚等武將。 這些人有些有朝廷官職,有些是大將軍府屬官。 何進聚眾議事時,都會到場。 何進來到廳堂前二十步開外時,所有幕僚已經在門口齊齊站好。 “拜見大將軍!” “嗯。” 隨著何進進入廳堂,眾人又一起跟上。 侍從將何進的佩刀、掛飾一一收好。 等何進落座。 眾人在各自的坐席坐下。 數一數,整個廳堂裡,文武幕僚不下數十人,可謂人才濟濟。 “本初。” 何進先是點名袁紹。 袁紹身體一繃,拱手道:“大將軍,有何吩咐?” “陛下召我進宮,詢問王芬謀反一事,經查,王芬策劃謀反,謀立合肥侯,廣發書信,邀請天下名士相隨,可有你?” 何進此話一出,不僅是袁紹,廳堂裡的眾幕僚,半數以上都在冒冷汗。 王芬謀劃劫持皇帝,但因其膽小怕事,想多拉些人相隨,因而書信告知了很多名士。 在何進眼裡,袁紹是天下知名的名士,王芬不可能不拉攏他。 袁紹拱手:“回大將軍,在下確實收到書信了,正要向有司檢舉。” 袁紹算是被架在火上烤了,不承認,就說明自己不是名士,隻好硬著頭皮應下。 “王芬此人,實在大膽,實屬罪不可赦!” 何進一陣怒斥。 原因很簡單,殺宦官何進不反對,但王芬還要謀立合肥侯。 這是什麼意思? 你謀立皇皇長子,何家說不定還能添把力,弄個什麼合肥侯,何家絕對不能忍。 知道何進生氣,眾幕僚肅然。 王芬謀反,收到信函的不少,眾人也都覺得棘手,沒想到這件事這麼早就敗露了。 更沒有想到,王芬居然將謀反的事情,告知了那麼多人。 不少人擦了一把汗,幸虧還沒有回信。 袁紹此時更加心驚。 他比眾人更早知道王芬謀反的事情,甚至還參與了謀劃。 如今得想辦法,趕緊脫罪。 袁紹拱手:“大將軍,據在下所知,王芬是受了陳逸的唆使,他雖然行事有些極端,但誅殺宦官一事,確實應了天下士人之心。” 袁紹知道,何進在意的是王芬謀立合肥侯,故而把話題引向誅殺宦官。 陳逸是原士族領袖陳藩之子,陳藩死於宦官之手,陳逸和宦官勢力可以說是不共戴天。 “誅殺宦官,乃是大事,需要謹慎行事,豈能任意妄為?” 何進成功被袁紹帶偏。 袁紹給何進當幕僚時,反反復復給何進講歷代外戚,是如何被宦官殺害的。 讓何進對宦官勢力忌憚不已。 何進之所以不敢動手對付宦官。 一是皇帝還在,鏟除宦官等於謀逆,二是妹妹何皇後不許。 何皇後十分親近宦官勢力,還將何進的另一個妹妹,嫁給了中常侍張讓的兒子。 以何進的腦子,實在搞不懂何皇後的用意,但妹妹的話,他不敢不聽。 侍從為眾人添茶。 熬了一夜,眾位謀士都有些乏了,這會兒大家也知道了,何進召喚大家,是要商議應對王芬謀反之事。 謀士張津拱手:“大將軍,你為何在宮中待了這許久?” 何進喝了一口茶,沉聲道:“在審問宮中內應。” 袁紹一皺眉:“內應抓到了嗎?” “抓到了,是一個小黃門。” “恐怕還有上線。” “不錯,但什麼刑罰都用了,這小黃門一切都交代,就是不交代上線。” 聞言,袁紹長長舒了一口氣。 沒交代就好。 何進補充道:“不過,他交代了一個下線。” 袁紹急問:“誰?” “冀州刺史府的一個從事,來聯絡迎駕事宜的,好像叫崔祺。” “崔祺?” 廳堂中,眾人麵麵相覷,這個人,聞所未聞。 “這人抓到了嗎?” “沒有。” 何進揮揮手:“這人來到雒陽,第一件事就是找原太尉崔烈,告發了王芬謀反之事。” “崔家,邊塞之人,果然反復難養。” 提起來崔家,一眾幕僚直搖頭。 何進的幕僚大多來自士族勢力,對於崔烈這種支持皇帝的,十分不滿。 這個時候,皇帝和士族的矛盾依舊非常尖銳。 漢代皇帝的平均水平比較高。 漢靈帝不同於以往的末代君王。 在治理國家方麵,也一直沒有擺爛。 他最重要的施政舉措,是延續漢和帝的方針,重用宦官,打擊士族。 桓靈二帝,掀起兩次黨錮,就是專門對付士族的。 這段時間無數士族獲罪,被抄家滅族。 黃巾起義時。 為了壓製義軍,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朝廷解除黨錮,讓士族協助朝廷平定叛亂。 但雙方的仇恨不是一時可以消弭的。 很多士族表麵上忠君愛國,其實早已和朝廷貌合神離。 但漢家養士四百年,真心心向漢室的士人還是不少,就比如崔烈。 此時畢竟是漢朝,心向朝廷,怎麼也不能說不對。 主流士族,不好在明麵上批評,更多的是地域黑。 崔家的根基在安平,遠離中原腹地,那他們就屬於蠻夷。 蠻夷,素無信義,不可交往。 這時,大家沒有注意到。 曹操正在微微發笑。 曹操也收到了王芬的書信。 得知王芬謀反後。 曹操暗中找父親曹嵩商議,請曹嵩設法通知朝廷。 此時的曹操,雖然站隊士族,但依舊心向朝廷,希望能讓天子避開災禍。 本來還擔心父親告密,會讓人聯想到自己。 沒想到居然有人跳了出來。 這個崔祺,十分有趣。 “行了,這件事先不說,陛下正在組建西園軍,大家都知道了吧?” “知道。” 何進拿來玉笏,看著記錄說道:“我剛剛得知,陛下自封無上將軍,統領西園軍。” “蹇碩為上軍校尉,為八校尉之首。” “咱們的人,袁紹為中軍校尉,曹操為典軍校尉,淳於瓊為右校尉。” “其餘的鮑鴻、趙融、馮芳、夏牟四人,要麼是關西武勛,要麼是宦官黨人。” “八個校尉,五個是外人,不妙,不妙啊!”
第24章 告密者,崔祺!(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