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縣軍營,中軍帳。 劉節說出了剛剛那句話,營帳中頓時陷入了一片沉寂。 馮芳的臉色,出奇得難看。 “宜之,你可知,大族聯姻,需要父母之命,你和子正的妹妹,是怎麼回事。” 還沒等崔祺說話,鄒方拱手道:“家妹庶出,其母早喪,在家中孤苦無依,正好崔主簿身邊無人照顧,想著給他做個妾室。” 鄒方自然知道,大族聯姻的規矩,當初隻提讓族妹做妾,就是想到了這一層。 妾不比妻子,迎娶起來沒那麼多規矩。 而妾和侍妾又是不一樣的,不屬於奴籍,娘家也可以通過支持,影響其家庭地位。 “妾?” “確實是妾。” 馮芳知道,崔祺和其部曲隻是記在自己名下,其獨立性很強。 崔祺的婚事,他也不好多說。 但自從流賊平定,馮芳就想著加強對崔祺的控製,其手段也很簡單,即和崔家聯姻。 馮妤的外祖父曹節仇家太多,以至於至今無人提親,算是馮芳的一塊心病。 馮崔兩家是一黨,自己和崔烈又是好友,如果能成一家人,崔祺變成了自己可以倚重之人。 馮芳雖然是武官,但之前隻是個監察官員,在軍中沒什麼根基,有一支戰力強勁的武裝為他支撐,能讓他更有底氣。 直到這會兒,馮芳、鄒方以及崔祺,都認為流賊是靠著崔家部曲剿滅的。 事實上崔家部曲沒有那麼大的力量,流賊主要靠著禁軍暗中剿滅。 這夥兒流賊也遠遠不止二百人,其對村聚的破壞程度之大,也不是崔祺心中勾勒的模樣。 馮芳笑了笑,繼續舉杯。 “先不提這個了,咱們喝酒。” 放下酒杯,馮芳想和崔祺聊一下今日的見聞。 今日鴻都門榜掛出去,已經有人揭了榜文,買下太尉一職,這個消息應該還沒有傳到鞏縣。 “宜之,你說陛下會任命誰為太尉。” 崔祺佯裝猜了猜,反問道:“不會是射聲都尉馬日磾吧?” 馮芳聞言,如同遭了一道霹靂,半天沒有說出話。 剛剛恢復一些的宴會氣氛,又瞬間沉寂了下來。 過了半天,馮芳才支支吾吾道:“宜之,你怎麼知道?” 馮芳感覺,崔祺一定是在雒陽有眼線,要不就是崔祺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崔祺笑道:“馬日磾是大儒馬融的族孫,頗具才名,在士人之中,威望很足,他上任太尉,算是意料之中。” 當然是意料之中,馬日磾接任樊陵為太尉,崔祺早就知道,史書上寫得明明白白。 而且馬日磾一直伴隨漢靈帝,直到漢靈帝駕崩,才被免除太尉,算是盡力輔佐漢室之人。 馮芳繼續問道:“宜之,你覺得馬日磾能不能掌控局麵。” “當然可以,馬日磾是馬融的族孫,馬家門生故吏滿天下,他的根基在關中,能得到關中諸侯的支持,自然無憂。” 不得不說,漢靈帝這一招很巧妙。 馬融是袁隗的嶽父。 馬家和袁家的很多門生故吏都是重合的。 這足以讓馬袁二家自相傾軋。 而馬家和袁家又分別代表關西和關東的利益集團。 可以讓他們拉動關東和關西兩大集團內鬥,皇帝居中平衡,穩坐釣魚臺。 不過這招隱患也很大。 關西和關東諸侯的鬥爭,會越來越激烈,一直到毀天滅地。 馮芳瞥了一眼鄒方,冷哼一聲。 “馬太尉上任,首先要解決樊公留下的爛攤子,這可有些棘手,不知樊公高足,有何妙計?” “這?” 鄒方有些啞口,樊陵已經卸任,自己也一並辭官,對這個問題完全沒有準備。 馮芳嘲笑道:“宜之,你讓子正做謀士,可得想清楚,如今的天下,誇誇其談之輩太多,腹有良策之人太少。” 鄒方聞言,臉頰憋得通紅,卻又沒什麼可以反駁的。 崔祺看到這場麵,淡淡一笑,不管鄒方來自己這裡是何目的,既然現在他是自己的下屬,自己理應幫忙解圍。 “將軍,祺有一計,既可以解決流民作亂留下的爛攤子,又可以解決關東流民無法安置的問題。” “哦?” 崔祺一下子吸引了馮芳的注意,讓他不至於繼續嘲弄鄒方。 鄒方回過神來,心中先是有些感激,隨後又有一些慚愧,自己作為謀士,竟然要讓主公幫忙獻計。 不管懷著什麼心思,兩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崔祺身上。 甚至連不通政務的馮妤、劉節,也一起傾耳靜聽。 “宜之快講。” 聽到馮芳催促,崔祺清了清嗓子。 “以改兼賑。” “這是何意?” “流賊屠戮過重,造成了大批村聚人口損失,朝廷完全可以建立軍屯,恢復農耕的同時,安置流民,如此一來,雒陽境內可以安定,關東流民也可以安置。” 馮芳一拍手:“妙計。” 鄒方恍然大悟,這種扶持亂兵,攻擊自耕村聚,進而兼並土地的做法,南陽豪強也乾過。 崔祺的方法也很簡單,隻不過是把兼並土地的一方改成了朝廷。 這種做法,能讓豪強的下一步鋪排直接落空,對於扶持流賊的豪強來說,可謂是最沉重的打擊。 馮芳聽完這個計策,在心中反復品味,酒肉吃進嘴裡,顯得索然無味。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入夜。 馬車穿過雒陽街道。 馮芳吩咐禦者。 進宮。 來到宮中,馮芳徑直去拜見張讓。 如今,張讓是宦官勢力的領頭人,有了奇計,自然要找他先說說。 清風吹過廊下,掀動兩片衣擺。 聽完馮芳的計策,張讓眉毛一動,讓馮芳稍等,自己轉身進了寢殿。 寢殿之中,皇帝正在洗腳,張讓趕緊跪了過去,幫皇帝搓腳麵。 “阿父,剛剛誰來了。” “回陛下,是馮芳。” “他來何事?” “最近樊陵放流民入關,致使河南尹大亂,好多村聚化為焦土,這個陛下是知道的。” 這件事不僅太尉府那邊有行文,曹嵩也曾親自上報。 “朕知道,正在思慮,如何恢復這些村聚。” “剛剛馮芳說的就是這個,他有一計,說是以改兼賑。” 皇帝冷笑一聲:“說來聽聽。” “就是讓朝廷,將被焚毀的村聚改為軍屯,以安置流民,既可以恢復農耕,又可以賑濟災情。” 皇帝自木桶裡提起腳,張讓趕緊取來一塊麻布,幫忙擦拭。 “阿父,這件事情,朝廷出麵不合適,伱擬一份詔書,下發太尉府,讓馬日磾按照這個計策,將這些村聚收歸太尉府,建立軍屯。” “遵命。” 皇帝在宮女的攙扶下起身,緩緩往床榻挪去。 “阿父,以馮芳的腦子,想不到這種計策,你去好好問問,是誰給他獻的計。”
第44章 以改兼賑(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