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都縣,縣府。 昏暗的大堂中滿是塵埃,陽光透過被加固的門窗,灑下點點斑駁。 高都縣令身穿戎裝,手按長劍,坐在主位。 看那布滿血絲的眼球,也不知道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 此時,縣尉急匆匆跑來。 “縣公,大喜事,白波軍撤了。” “真的撤了嗎?” “可去城頭察看。” 拖著疲憊的身影,縣令來到城頭,眼前的一幕讓他有些反胃。 城墻仿佛被鮮血洗刷了一遍。 在烈日之下,散發著刺鼻的惡臭。 士兵在城墻上東倒西歪,仿佛死去了一般。 縣令心裡清楚,這些人都還活著。 因為害怕生疫病,每天陣亡的士兵都會集中焚燒。 城上的不是死屍,而是累到不行的士兵。 “諸位,縣令來看望……” 縣尉剛要喊話,被縣令抬手止住。 “不要喊他們了,讓他們好好歇歇,若不是他們以死相拚,我的人頭早就被白波軍取了。” 縣令很清楚,作為一名朝廷命官,自己是幸運的。 歷代農民起義。 農民軍先是攻擊一些豪族,但很快就會把矛頭指向縣府。 因為豪族很聰明,他們會和農民軍合作,將矛盾轉移。 一旦縣府被打掉,整個縣域會立即陷入混亂,農民軍沒有治理能力,很快會吃不上飯,要麼依附豪族,要麼自行瓦解。 到了那時,豪族將成為最後的贏家。 現在的情況也差不多。 看著城外,一片屍山血海,縣令滿腹憂慮。 十幾天的作戰,耗盡了府庫,縣府舉了不少債務。 而且這十幾天,也沒有看到朝廷兵馬救援。 縣令嘆了一口氣。 沒有朝廷撐腰,自己這個外鄉人算什麼? 屁都不是。 此時,南邊的大路上,一個遊俠裝束之人騎馬而來。 “高都縣可還在朝廷手中?” 縣令急道:“在!” 城下來者朗聲道:“我是禁軍哨探,北軍已經攻破天井關,不日可進抵高都縣。” “快快有請。” 縣令急忙走下城樓。 吊橋放下,城門打開,來者進門,翻身下馬。 “終於盼來禁軍了。” 縣令如同見到了救星。 縣令屬於流官,上任一縣,若想有些作為,必定要壓製豪強。 而縣令所能依仗的,便是朝廷兵馬。 就加強其地位而言,禁軍來到高都,比什麼都管用。 “縣公,城中情況如何。” “城中兵馬死傷殆盡,現在城頭上站的,都是新兵,若不是今日白波軍撤兵,怕是守不了幾天了。” 哨探聞言,眉頭一皺。 剛剛來時避開大路,見大批白波軍南下攻擊天井關,人數不下一萬,本想著高都縣能出兵襲其背後,緩解天井關的壓力,看來是做不到了。 “縣公隻管整頓防務,禁軍不日即可殺到。” “太好了。” “我還要回去報告消息,告辭。” “上官慢走,我一定守好此城。” …… 天井關。 “報,賊兵殺來了,看他們旌旗相連,不下一萬。” “一萬?” 聽到報信,崔祺領著一眾屬下來到關口,放眼望去,才知道此言不虛。 遠處,杏黃色的旗幟迎風招展,兵馬不計其數。 天井關雖然兩麵都可以防禦,但北麵的地形開闊許多,並不利於防守。 賊兵擺好陣型。 一個武將騎馬出陣,站在關前大喊。 “爾等朝廷鷹犬,不知天命將歸於黃天,還不束手就擒?” 崔祺怒道:“賊將如此狂妄,誰敢出站?” 趙雲拱手:“我願出戰。” “好!” 弱者對強者出手,必須拿出全部力量,挫其銳氣,而趙雲就是禁軍最銳利的刀鋒。 關門打開,吊橋放下。 趙雲騎馬沖出關口,直取賊將。 眼前的趙雲,如一顆銀白的流星,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來將何人?” “常山趙子龍。” 話音一落,趙雲穿過賊將一側,賊將應聲落馬。 此時,趙雲的喊聲還在空中回蕩。 賊兵陣腳一時大亂。 督戰官殺了不少膽怯之人,才稍稍穩住。 單挑不過,賊兵隻能大軍壓上了。 “轟!轟!轟!” 隨著戰鼓聲響起,賊兵開始前進。 在盾牌兵的掩護下,賊兵扛著梯子緩緩上前。 “子龍,回來吧。” “諾!” 崔祺轉身:“劉節,你的鴛鴦陣練得如何了?” “正好一戰。” “你帶領十個小隊出城,務必阻住攻城兵。” “諾。” 天井關守軍離開時,把物資哄搶一空,關中箭矢不足,一旦賊兵貼上來,更加難打。 劉節領十個小隊,在關前列陣。 眼看攻城兵越來越近,劉節一聲令下,一百精兵直接反沖而去。 很快,十個小隊就被分割包圍,淹沒在敵軍之中。 城頭上,徐晃神色復雜。 自己本是白波軍一員,現在又投降了官軍,哪邊贏了自己都不舒服。 不過就眼前的情景看,禁軍幾乎沒有勝算。 但是很快,徐晃就開始質疑自己的判斷了。 就如同他低估趙雲一樣。 禁軍的戰力也被他低估了。 打了好一陣,隻見白波軍一個個倒下,卻不見一個禁軍陣亡。 “殺!” 一個賊兵舉刀砍去,隻聽咚的一聲,刀砍在盾牌上,緊接著一根長矛自暗處襲來,捅入那賊兵的心窩。 弩兵在同袍的保護下,貼著臉射擊,一弩一個賊兵。 賊兵好不容易抄後,又遇上了殺神一般的戈兵,戈兵浴血舞戈,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死戰不退。 即便有悍勇者突入陣中,遇上武藝超群的隊正,也免不了一死。 前軍兩千人減員五分之一時,賊兵已經開始崩潰,前軍卷動中軍,整個軍陣如後退的潮水一般,擋也擋不住。 “不許後退。” 賊將一個個奮力怒吼,拚命砍殺,卻絲毫不起作用,他們的身影,逐漸淹沒在人潮之中。 就在徐晃眼前,一支百人小隊,頂住了一次又一次進攻,甚至掀翻了整個戰場。 眼前的萬人大軍正在潰敗,並且無可挽回。 目光移向崔祺,徐晃細細打量著這個略顯清瘦的青年,這人有何等奇才,竟能將軍隊帶成這般模樣? …… 雒陽北宮,德陽殿。 黃門官捧著一卷竹簡,邁著小碎步在廊下快速穿行。 來到殿門口,黃門官高聲道。 “前線捷報。” 正在吃飯的皇帝一愣,問一旁伺候的張讓:“剛出兵幾天啊,就有捷報了?哪路人馬來的捷報?” 張讓神態自若,緩緩來到殿門口,拿起竹簡一看,頓時喜笑顏開,仿佛又生了子孫根一般。 宦官勢力,最缺的就是能征善戰之輩,這捷報讓張讓高興不已。 “回稟陛下,是崔祺那一路,他們先是破了白波軍拒守的天井關,又擊敗了一萬白波軍,解了高都縣之圍。” 說著話,張讓呈上竹簡。 皇帝放下碗筷,看了看竹簡,沉思良久:“先別急著高興,派人去核對一下軍功,不要出了岔子。” “遵命。”
第63章 進兵高都縣(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