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這垃圾也叫遊戲?(1 / 1)

如果聽到李同山和阿忠的胡亂猜測,陳兵肯定要笑出聲來。   陳兵前世的時候,內地已經是僅次於燈塔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北上廣深幾個超大城市已經超越了香江,陳兵重生之後怎麼會對香江的高樓大廈、豪華汽車多關注?   二十歲的身體裡,藏了一個六十歲的靈魂,陳兵如果再舉止跳脫才奇了怪了。陳兵的氣度,自然不是來源於什麼家教,他爹陳大力隻會用皮帶來教兒子。這份沉穩氣度,是長期在體製內工作,幾十年才養成的。   不過,李同山的這種認知偏差,對陳兵來說,卻是好事。陳兵孤身來到香江,想要空手套白狼,自然是越神秘越好,別人越摸不透陳兵的底,他就越容易借勢。   等李同山進了別墅,陳兵已經與李世豪的爺爺奶奶聊了起來。也不知道陳兵怎麼哄的老太太高興,隻看到老太太拉著陳兵的手,一邊不停的給陳兵塞水果吃食,一邊在打問首都的現狀。   李同山沒有急於插話,隻是坐在旁邊沙發上,安靜的聆聽。陳兵很穩重,也很坦然,老太太問什麼,他都盡量的在應答,包括改開前的特殊時期狀況,陳兵也沒有做什麼隱瞞掩飾。   陳兵前世在首都生活了幾十年,對首都可以說極為了解,雖然對於改開前的首都狀況,也是道聽途說,但老太太離開首都已經幾十年了,對首都的印象還停留在解放之前,聽到陳兵的解說,才知道首都幾十年的變化,居然如此之大。   聊了一會首都的風土人情,社會變遷,老太太終於把話題拉回了自家的事情上。“小陳,你說我那閨女,斷了聯係幾十年了,現在還能找的到麼?”老太沒有用香江的習慣,稱呼阿兵或者兵仔之類的,而是按照內地的習慣,叫陳兵小陳。   這話,陳兵倒是不敢輕易應答了。要查李世豪姑姑的消息,其實不難,內地的戶籍製度還是很有用的,改開之後,很多香江人回去認了親。   關鍵是不知道這個姑姑現在還在不在世,畢竟改開前經歷過很長的特殊年代。李家姑姑的出身和海外關係,在那個時代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陳兵沒有輕易應答,反倒先問起了李家的狀況“奶奶,當年家裡是個什麼情況?那麼多親戚都留在了內地,怎麼隻有你們來了香江?”   這個話就隻能是李世豪的爺爺李蔭堂能說清楚了。“小陳,我們李家其實就是個買賣人家,最早是開布莊的,到了我爹那一代,才開了家工廠,做紡織生意,靠著誠信經營才慢慢壯大起來。   我是家裡的老大,抗戰勝利之後,家裡就把我派到滬海,拓展族中的生意。那時候閨女已經大了,要許人家,就被留在了首都。   沒想到變化那麼快,我到了滬海之後沒多久,就打起了內戰,與首都那麵的聯係就斷了,後來我們就從滬海搬來了香江。”   老頭說的輕描淡寫,陳兵卻知道沒那麼簡單,中間不知道有多少曲折,沒有說出來。不過這些不是重點,陳兵也不關心李家是如何發家的,“李家和奶奶家,那時候有人從政或從軍嗎?”   老頭知道這種事情隱瞞也沒什麼意義,回答的很是乾脆:“我們李家就是買賣人家,沒人從軍從政,隻是我一個姑父的家裡,一直在從政,給我家很多庇護。你奶奶家的賣買沒我們李家大,也沒有人從軍從政。”   陳兵聽到李家是這麼個情況,心裡就算有底了,李家隻是商人家庭,李世豪的姑姑雖然出身不好,但應該不會受到過多的牽連。   “爺爺,現在內地已經改開了,你們沒有托人找找嗎?”   這時候,李同山就開口了,“我們知道內地在搞改開,去年我還去了對麵的特區考察過,遇到一個首都派過來的乾部,也托了他幫我們打聽,但一直沒什麼消息。”   “內地不是在香江有個新華社嗎?伯伯應該有接觸吧,怎麼沒找他們幫忙?”   “這個新華社應該是官方機構吧,我們雖然有些接觸,卻沒有敢貿然請托他們。”   陳兵點點頭,心裡有點譜了。李家雖然想尋親,但對內地的政策還有疑慮,不敢公開尋找,那個受請托的特區乾部,即使是首都調過來的,卻未必願意調動私人的人脈,如果隻是用特區政府的名義打個招呼,找人幫忙,力度就太弱了。   這個時候,內地剛剛改開不久,外資也隻是允許在特區進行投資,其他城市還沒有開放,要等引進外資成為熱潮之後,對於這些海外人士的尋親請求,才會真正重視起來。   前因後果想明白了,陳兵就決定賣李家一個人情。“伯伯,家裡有電話嗎?晚上我想給首都打個電話。你把姑姑和你們李家主要親戚的名字給我,還有你們以前的地址和工廠名字。”   李同山眼睛一亮,陳兵說要晚上打電話回首都,這明顯是陳兵要發動私人關係了。爺爺奶奶也明白這是陳兵要幫忙了,對他更是熱情,接下來的家宴更是招待的很是周全。   吃過晚飯,快八點的時候,李同山把陳兵帶到了書房。李同山本來想退出來,給陳兵留下個私密的空間,被陳兵攔住,明白陳兵有意在表現坦蕩,就順勢坐在了邊上。   這個時候,內地和香江的國際電話已經開通了,隻是轉接起來十分麻煩,需要人工臺進行多次轉接,一番折騰,大概二十分鐘才接通了電話。   陳兵的電話,是打到首都郵電學院馬教授家裡,但真正要找的並不是馬教授,而是他的夫人馬師母。80年,電話還是很稀缺的東西,馬教授是個單純的學者,沒什麼行政職務,家裡能夠安電話,也是因為馬師母的工作需要。   馬教授夫婦已經五十多歲,子女並不在首都,經常喊自己的得意學生到家裡打牙祭,陳兵就是其中之一。去的多了,陳兵與馬師母也是極為熟悉。陳兵南下香江之前,馬教授還專門設了家宴,給他餞行。   之所以找馬師母,除了知道師母是個熱心腸之外,最重要的是馬師母本身就在統戰部門工作,是這件事情的正管,也有足夠的能力調動相關資源。   電話接通,對麵傳來馬師母的聲音,陳兵臉上不由的就浮現出了笑容。   “師母,我是陳兵啊,你和老師身體還好嗎?”   “是你這孩子啊,我們身體都好。你到香江了吧?路上順利嗎?”   “路上很順利,學校已經上課了。師母放心吧,這麵都挺好的。。。。”陳兵並沒有急於說正事,而是先陪著師母聊起了家常。   聊了幾分鐘,師母主動問道:“老馬現在還在學校搞一個實驗,不知道幾點能回來。你從香江打電話回來,電話費可不便宜,別光顧著哄我這老太太開心,有什麼事你就趕緊說,我回頭告訴老馬。”   “師母,還真有件事,不過這事和老師沒什麼關係,還得師母幫忙。。。”   陳兵把李家的情況和訴求一說,馬師母就知道這於公於私都是好事情,答應的極為乾脆。   於公她搞的就是統戰工作,知道國家正在團結香江的愛國商人。於私幫了這個忙,李家就欠了陳兵的人情,陳兵在香江就能夠有本地勢力做依靠。   “孩子,這事我就能給你辦了,不過找人需要點時間,估計一個禮拜吧,應該能有初步的消息。你從香江往回打電話方便嗎?要是方便下周還是這個點,你再來電話看看情況。”   “師母,我打回來很方便,我現在就在李家打的電話,那我下周再打給您。”   掛了電話,旁邊的李同山其實已經把電話內容都聽的很清楚,也不用陳兵再轉述了。李同山對陳兵一番感謝之後,又表示時間已經有些晚了,回學校太麻煩,乾脆邀請陳兵在李家留宿一晚,明天再讓李世豪帶著陳兵玩一天,然後再回學校。   明白李同山不是虛情假意,李家別墅又有客房,陳兵也沒有推辭,當晚乾脆就住在了李家。   李世豪還比較單純,知道陳兵這是幫了家裡一個大忙,不止覺得自己在家裡臉上有光,也從心裡把陳兵當成了哥們。對陳兵的稱呼,也從“陳兵同學”變成了“兵哥”。   其實,打完電話,時間也才八點多,並不算很晚。但爺爺奶奶歲數大了,精力沒那麼好,需要早點回房間休息,李世豪乾脆就把陳兵拉回了自己的房間。   回了房間之後,李世豪少年心性,就開始獻寶,向哥們顯擺起自己心愛的玩具。陳兵一看,這還真的是寶貝,一臺最新型的個人計算機,Apple II。   毫無疑問,Apple II是電腦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產品。Apple II是燈塔國蘋果公司製作的第一種普及的微電腦。自1977年首次發表後,Apple II成為了最先出現且最成功的個人電腦,並引領了個人電腦時代的正式到來,累計總銷量達到了500萬臺。   雖然Apple II名聲如此巨大,但陳兵前世還真的沒有用過。Apple II的輝煌是在80年的初期,但隨著藍色巨人IBM在81年發布了,首臺真正意義上的PC個人電腦IBM 5150,IBM的PC架構成為了個人PC的行業標準。   根據1965年與美國司法部簽署的和解協議-IBM有義務向業界公布產品信息,以換取對其壟斷行為的不指控。IBM的競爭對手們愉快的得到IBM 5150詳盡的技術規格和產品信息。   而IBM 5150全新的開放性AT架構,也就此引領個人計算機產業進入兼容機時代。蘋果電腦也陷入了很長時間的低迷。   早期的個人電腦,燈塔國對內地是嚴格管控禁售的,等到這種管控放鬆之時,個人電腦已經進入了IBM引領的PC兼容機時代,因此Apple II在內地的引進數量很少。   陳兵前世工作之後,真正開始使用個人電腦,其實已經是從286電腦開始起步了,對Apple II可以說隻是聞名,卻沒有真正用過。   這一世重生,陳兵能夠接觸電腦的機會還不多,隻是在首都讀書的時候,跟著老師接觸過幾次學校的寶貝小型機,而且次數非常有限。   如今在李世豪的家中,終於見到了傳說中的Apple II,陳兵當然是極為好奇,毫不客氣的,直接從李世豪的手上搶過了使用權。   這臺Apple II是最新的產品,是李同山專門找人在美國買回來,送給李世豪的生日禮物。這臺Apple II幾乎是現在最高級的配置,已經不是剛推出時的磁帶存儲,而是配置了軟盤驅動器。   雖然第一次用這款產品,但Apple II其實已經與PC的架構相差並不多,陳兵憑借紮實的功底,很快就上了手,隻用了一個多小時,就真正的熟練了起來。   等到陳兵的好奇心得到滿足的時候,時間已經超過了十點,畢竟是在別人家裡,陳兵也不好意思玩的太瘋,隻好先停手,準備和李世豪打個招呼,就回自己的客房休息。   轉身之際,卻看到被搶奪了電腦的李世豪,正坐在不遠處,津津有味的擺愣著另一臺電子設備。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阿豪,你現在玩的是什麼?”   李世豪聽到問話,再次得意起來,繼續顯擺“這個叫Game&Watch,霓虹國今年的最新產品,可以玩遊戲。”   Game&Watch,這個東西同樣是大名鼎鼎,這是霓虹國任天堂公司推出的產品,是掌上遊戲機的開山之作,一共累計賣出了4000多萬臺,是任天堂奠定遊戲產業地位的關鍵產品。   但陳兵同樣是聽說過,沒見過。開山之作,雖然具有極大的開創性,但一般也都具有不成熟的特點。陳兵前世給兒子買過掌上遊戲機,但那已經是90年代了,那時候流行的已經是更成熟的產品, Game Boy。   對於這個傳說中的掌機鼻祖,陳兵同樣有很大的興趣,再次不客氣的搶了過來。不過拿到手之後,陳兵的第一個感覺卻是失望。   第一眼看去,Game&Watch就像一個收音機或者計算器,給人一種廉價和劣質感,幾乎感覺不到任何的工業設計之美,與剛玩過的電腦相比,感覺就像垃圾。   這臺Game&Watch裡,隻有一個遊戲,名字叫Ball,有2種玩法。A玩法中,玩家將2個球拋起來,當球落下時需要接住再拋起來,像雜耍一樣,每成功1次獎勵1分。B玩法中,玩家要玩到3個球,每次接球成功獎10分。   這是一個十分簡單的遊戲,在李世豪的指導之下,陳兵玩了十幾分鐘,就感覺無聊起來,直接把Game&Watch扔到了旁邊的床上,不屑的評價“這垃圾也叫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