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心照不宣(1 / 1)

對於陳兵想要借助內地發展製造業的思路,趙平還是比較贊同的。   “陳兵,你講的這點我很認同,工業不是一家公司單打獨鬥能夠發展起來的,我在燈塔國工作了十幾年,看到過燈塔國的工業多麼發達。   我回來香江之時,原本也是有一番想法的,但香江的實際情況卻讓我很是失望。香江的工業都是紡織、塑膠、電子組裝,技術含量極低,發展前景真的不大。   如果真的能夠與內地深入合作,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再利用香江自由港的便利,那確實可以有很大的一番作為,有機會與燈塔國、霓虹國的大公司一爭。   不過內地的製度與香江完全不同,雖然內地也已經在搞改開了,但好像對我們這種商人的限製還是很多,現在我們能夠投資的地方應該還隻有對岸的特區吧?   如果僅僅依靠這個特區,恐怕能夠給我們的幫助也有限的很啊?據我所知,現在內地的企業都是國有的吧,我們這種香江的私人公司,和內地國有企業進行合作,真能深入展開嗎?”   陳兵知道,這話題的討論,其實就已經開始碰觸一些敏感之處了。三人已經合作了這麼久,又有著巨大的共同利益,現在既然要開始對內地展開布局,有些問題就需要說的更明白了。   陳兵能夠理解趙平的這種患得患失,既想和內地加深互動,又對內地的政策走向有所擔憂,這是此時香江商人中,很普遍存在的一種心態。   略微沉吟了一下,陳兵才緩緩開口“教授,我隻是一個學生,內地的政策本不是我能妄言的。但我來香江之前,就是在首都讀的書,也結交了一些人脈,大的走向還是有些了解的。   首先,內地的改開政策,不必再多做猶疑了,大方向已經完全確定了,即使在操作層麵,可能會有些反復,但也隻是小範圍的反復,大的方向,絕對不會變,隻會越來越開放。   至於外資投資內地的事情,現在的特區其實還隻是一個試點。內地太巨大了,管理難度非常大,先進行試點,再向其他地區推廣,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特區發展的有多快,教授應該也看到了,引進外資利大於弊,其實已經是被特區證明了的,我估計再過一兩年,就會允許更多城市引入外資了。   到時候,首都、滬海、羊城都會來邀請我們去投資的,我們與內地的合作,絕對不會隻局限在特區一地。這對我們英豪公司來說,絕對是極好的布局內地的機會。   教授也去過幾次特區了,特區官員與港府官員的態度差異,應該可以體會的很明顯吧?   千金買馬骨的故事,教授肯定知道,內地要引入外資,一定會貫徹千金買馬骨的思路,對外商給予全麵優惠的。   至於內地企業是私人還是國有,其實我們完全可以不用多想,私人也好,國有也好,企業就是企業,必須考慮經濟利益,我們到內地投資,是尋求合作的,隻要保持著互利互惠的心態,雙方就有了合作的基礎。   與內地企業合作的多深入,其實與企業的性質沒關係,最關鍵是雙方共同的利益有多大,共同利益越大,合作自然就會越深了。”   聽到陳兵的語氣這麼篤定,再聯想到陳兵的內地神秘背景,趙平心中的疑慮被打消了很多。   “陳兵,你是從內地過來的,對內地的了解肯定比我們深入的多。   在香江要發展電子業困難重重,如果能夠借助內地的力量,就完全不同了。你既然對內地這麼有信心,我們自然是會堅定的支持你。”   趙平猶疑了一下,繼續說道,“不過有些事情我還沒有看的太明白,就是不知道是否方便問?”   陳兵往身後的沙發上靠了一下,擺出一副放鬆的姿態“教授,你有什麼疑問就問吧,今天難得我們三位股東聊的這麼深,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趙平笑笑掩飾了一下尷尬,選擇了一下措辭。“陳兵,這家英豪公司,你才是大股東,我和阿豪對公司的貢獻比你也小了很多,說穿了這家公司其實是你的。   但你似乎太低調了,一直不願對外泄漏你大股東的身份,投資內地,用你內地人的身份,不是比我們香江商人的身份更便利嗎?”   陳兵哈哈一笑,“教授,你不會真以為,我的大股東身份是多大的秘密吧?   我們不對外宣揚,也隻能瞞住那些關係不大的人,真要是有心人,查到我們實際的股東結構,根本不是什麼難事。   我們在內地,需要用港資的身份,其實主要原因隻有兩個。一個原因,剛剛已經提過一點,外資會享受千金買馬骨的優惠待遇,這個對我們英豪科技是極為有利的。   另外一個原因,也不復雜。內地改開的時間還太短,雖然已經有了‘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但也需要慢慢來。   現在內地還在宣傳‘萬元戶’,你說這個時候如果突然跳出來一個億萬富翁,這沖擊得有多大?這可不是內地高層想看到的局麵。   我們用外資的名義投資過去,就可以避免這種風口浪尖,而內地也會心照不宣,不會來特意拆穿我的身份。   大家有默契的低調合作,悶聲發財,不是比搞的風言風語更好,世人側目可不是什麼好事。”   “這麼說,張知府知道你的大股東身份,隻是沒挑明?”趙平和張知府見過幾次,沒感覺到張知府對英豪公司,與其他外資的不同,工科生的直線思維之下,脫口追問了一句。   “嗬嗬,張知府級別不夠,未必知道,不過更高的層級,這真不會是秘密。”陳兵身體放鬆,回答的很是隨意。   但這句話,卻再次讓趙平腦補了起來,再次加深了陳兵家族背景深厚神秘的猜測。   張知府,說起來已經與港府的高官地位相當,如果說他的級別都不夠,那更高的層級要高到哪個層麵?   地方的父母官,已經是此前趙平能接觸到的最高官員層麵了,再高的層麵,已經超出了趙平的認知。   陳兵一直以來,對於自己的背景諱莫如深,但幾次調動資源的能力都很大。現在又輕描淡寫的評價張知府級別不夠,關於陳兵出身背景的問題,趙平已經不敢再多問了。   這個問題不能再深入,趙平轉而問起了當下香江商人最關心的問題。“陳兵,你來香江也半年多了,應該也知道,香江人現在最關心的,就是未來香江的歸屬問題。   我聽說港府已經在與內地接觸了,正在準備就這個問題進行談判,這個事情你怎麼看?”   這下陳兵更放鬆了,語氣更篤定隨意,此時陳兵在香江已經徹底紮住了根基,也已經得到了李、趙兩家的認可和尊重,不必象剛到香江時那麼謹言慎行。   “教授,談不談判的,隻是一個過程,這個事情已經很確定了,香江一定會被內地收回的,這個是原則問題,內地不會做任何的退讓。”   “那香江的社會製度哪?會怎麼變化?”   “嗬嗬嗬,馬照跑,舞照跳。   不要低估內地的靈活性,對岸都有特區了,香江隻會是更加特別的特區,會作為內地與西方的窗口存在。   這方麵,完全沒有必要有什麼擔心,以前港府對華商的態度是自生自滅,被動放任,未來有內地做依托,有內地關照,對香江華商來說,隻會更好。”   陳兵引用了一句還沒有出現的名言,如此篤定的態度,也讓趙平放心不少。   陳兵又加了一句,“教授、阿豪,香江地位的問題,你們不要有任何的猶疑了。這個時候,你們兩家要想的是該如何借用這次難得的機會。   雪中送碳和錦上添花的差別你們都知道,主動積極合作與被動接受,得到的收益更是差異巨大,猶疑不定一向是兵家大忌,現在是需要你們兩家下定決心的時候了。”   以前,陳兵是不會說這種話的,說了也沒什麼用。但現在陳兵說出的話,分量已經完全不同了,至少對這兩家來說,是必須慎重考慮的。   趙平和李世豪,都麵色嚴肅的點了點頭,沒有再說話,屋內一時陷入寧靜。   過了一會,陳兵等二人的情緒穩定下來,再次主動開口,打破這種沉凝的氣氛。“教授,學術交流的事情現在進展的怎麼樣了?我們現在引進內地人才,不能隻依靠特區這一個途徑,必須和學術交流雙管齊下。”   談到這個事,趙平的語氣明顯興奮了一些,“進展的不錯,中大這麵有我們願意進行資金支持,還是很積極的。   校方已經出麵與港府這麵進行溝通,現在初步的方案,是今年電子工程學院會再引進二十名內地交流生,並邀請幾位訪問學者過來。   與內地教育部的溝通也已經展開了,具體交流生的選拔方式,正在溝通之中,還需要點時間才能確定下來。”   “教授,這個事情還是要拜托你,幫忙盡快落實下來,隻要這個事情能夠形成一個慣例,以後我們就可以源源不斷的獲得急需的人才了。”   “你放心,這個我懂的,一定會盡快推進。下學期開學的時候,這些交流生肯定能順利到達中大。”   又交流了很多公司內部的經營事務,三人這次的股東溝通整整進行了一下午,算是在股東層麵基本上統一了思想。   陳兵要發展電子產業,布局內地是必須的,否則單純依靠香江,是無法建立供應鏈的,而沒有供應鏈,就會象在沙漠上建高樓一樣,基礎不穩。   但布局內地沒有那麼容易,別看陳兵對趙平說的那麼篤定,但其實他投資內地非常謹慎。   改開不可能一番風順,需要很多層麵的反復博弈,明年就會有“八大王”事件的出現,而所謂“七上八下”的標準,後世看象個笑話,但在這個時代環境,卻是很難逾越的雷區。   陳兵在內地又不是世家子弟,沒有什麼深厚的背景,要是真敢在香江賺點錢就飄,自己在內地投資一個大型的民營企業,哪怕是投在特區之內,也會成為別人攻擊的靶子。   因此,短期內,對內地的投資,必須要用港資的名義來進行,以規避這段特殊時期的風險。這就必須向李、趙兩家來進行借勢。   內地此時還沒有全麵放開引進外資的政策,對引入的外資背景都會有一定程度的調查,不是隨便找一個香江人在前麵演戲,就能糊弄過去的。   李、趙兩家在香江的根基足夠深厚,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本就是內地團結的對象,讓這兩家站在前臺,才能為陳兵提供足夠的掩護。   陳兵對趙平沒有撒謊,象陳兵這種操作,對於內地的高層來說,絕對不是什麼秘密,隻不過陳兵相信,有權限了解情況的人,也有足夠的智慧,並不會來拆穿陳兵。   改開是在摸著石頭過河,需要多種方式的探索,不斷的試錯。陳兵這種情況,隻要不是自己四處咋呼,引起廣泛關注,內地隻會把陳兵當作一個觀察試驗體,默默的進行觀察。   這種情況,需要的時間並不會太久,等到84年,老人南巡特區,內地開啟第一次鼓勵下海創業的浪潮開始以後,陳兵就可以放心的脫下這個馬甲了。   那時,正好陳兵也已經畢業,不再需要受到學生身份的限製,就可以真正放開手腳,大舉布局了。   不過在此之前,一定要低調做人,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   為了保持這種低調,陳兵雖然在香江已經賺到了這麼多財富,卻不敢向自己的父母進行透漏。   憑借英豪公司技術總監的身份,給父母匯一點錢倒是問題不大,不過內地現在還在票證供應時代,有錢也未必能買到多少東西。   隻是匯點錢,對日常生活的水平提升也還是很有限。好在家人這些年都是如此過來的,而且這幾年大型的國企,日子還沒有特別難過,父母的生活條件,在陳兵的老家,也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對此,陳兵也很無奈,隻能讓父母弟妹再艱苦幾年,等到政策徹底明朗了,才能多幫助家人改善下生活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