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靈風看著麵前的張三豐,他已經百歲,但臉上沒有多少皺紋,麵色紅潤,真是鶴發童顏,神仙一般。 楚靈風深吸一口氣,開口道:“師祖,五日之後就是你百歲壽辰,到時候六大派還有許多江湖人士一定會上武當派慶賀此事。” 張三豐微微一笑:“江湖同道看得起老道,倒是不好拂了他們的一片心意。” 楚靈風沉聲道:“但是我看,他們前來武當派慶賀是假,恐怕別有目的!” 張三豐雙眼一瞇,眼中一道神光閃過,凝視著楚靈風道:“你何出此言。” 楚靈風在來時已有了腹稿,此時開口道:“我這些日子,時常聽人說起,失蹤已久的五師叔重現人世,據說還有了一個兒子,名為張無忌。” 張三豐緩緩點頭,他這些日子十分高興,便是因為聽到了這個消息,張翠山如果出現,第一時間自然會回來武當山,剛好能趕上自己壽宴,他不覺得自己一百歲是什麼值得慶賀的事情,但是張翠山回歸武當,當浮一大白。 張三豐道:“你的消息倒是靈通。” 楚靈風躬身做了一揖道:“師兄弟們下山歷練,回來之後我總會纏著他們讓他們給我講講山下的事情,師祖,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五師叔失蹤之前,似乎和謝遜一起在王盤山島上。” 張三豐心中一凝,亦隱隱覺察到了不對勁的地方。 楚靈風繼續道:“金毛獅王謝遜隨著五師叔一同失蹤,而我記得,當初謝遜其實有一個孩子,名為謝無忌!” “謝無忌,張無忌,世上豈有如此巧合的事情,王盤山島本在海外,屠獅大會結束之後,那周邊有狂風暴雨,弟子覺得,五師兄很有可能與謝遜一起,被沖去了外海孤島,所以才十年時間沒有現身。” “五師叔為人正直忠義,他們三人流落海外,互相扶持,恐怕已經結下不深的情誼,五師叔給自己的孩兒起名為無忌,應當也是謝遜的緣故,屠龍刀隨著謝遜失蹤消失無蹤,我想,此刻屠龍刀一定在謝遜手中,屠龍寶刀,天下人人欲得,如果其他門派的人知道五師叔回來的消息,一定會想要來一探究竟,探究屠龍刀和謝遜的下落,師祖,你覺得五師叔會說出謝遜下落嗎?” 張三豐此刻收斂起笑容,沉聲道:“翠山絕對不會做出這等背信棄義的事情。” 對自己的這個徒弟,他自然了解。 楚靈風道:“不錯,五師叔重情重義,怎麼可能泄露謝遜的行蹤,但是那些正派人士,不但想要奪取屠龍刀,而且謝遜前些年濫殺無辜,與許多門派的人都結下血海深仇,五師叔如果不說,這些人豈會善罷甘休。” 張三豐聽得連連點頭,心中驚訝不已:“岱巖這弟子,一向不顯山不露水,想不到有如此高論...” 楚靈風則繼續道:“這些人如果是平時,就算心中不滿,但是看我武當勢大,也不敢說什麼,可是壽宴之上,少林帶頭,其餘各派支持,如果五師叔執意不說,他們恐怕就要用強!” “不錯...” 張三豐闖蕩江湖數十年,深知人心險惡,知道這樣的局勢一旦形成,那些所謂的名門大派,一定會如此行事,畢竟他們覺得自己占據大義名分。 “五師叔絕對不會出賣自己的朋友,但是他也不會想讓武當派與各大門派火並導致血流成河,那麼到最後,五師叔隻剩下最後一條路可以走!” 張三豐身子一顫,已經意識到楚靈風說的最後一條路是什麼了。 楚靈風道:“五師兄不想出賣朋友,也不想連累師門,忠義兩難全,那麼隻能自刎,讓此事到此為止!” 楚靈風說完之後,張三豐麵色凝重,他沉思許久,緩緩開口道:“好,好,好,好孩子,你師祖我還有你各位師伯,這些日子都歡喜不已,卻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情背後還有這麼一番波折,你說地很好,亦很有道理,今日若沒有你這番話,我武當必遭一番大劫!” 隨著張三豐說出這句話。 楚靈風心底突然響起係統的聲音。 【恭喜宿主參與名場麵!】 【給予宿主新手大禮包!】 【十年精純內力!】 楚靈風心中大喜,丹田中出現了大量極為精純的內力。 而這時候張三豐突然道:“好孩子,將你的手伸出來。” 楚靈風心中一動,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知道張三豐這是打算考察考察自己的武功進境了,十分乖巧地伸出手,張三豐雙指在楚靈風手腕上一搭,隨後雙眉一軒,十分驚訝地看著楚靈風道:“你入門不過三年,卻已經有了十年的內功火候,而且這內力精純無比,比之師祖我也不遑多讓啊...” 武當收徒,向來寧缺毋濫,楚靈風當初入門,是經過宋遠橋審核的,當時給楚靈風的評語是“資質尚可,性情溫良,練功勤懇。” 張三豐暗道:“這下,遠橋怕是看走眼了,我武當險些讓璞玉蒙塵。” 不過轉念一想,出挑之人總有豹變的一日,自己可不能讓楚靈風繼續埋沒著,想到這,張三豐大袖一揮,悠悠道:“青竹,你去請你大師伯還有三師伯來一趟。” “是,師祖!” 值守弟子的聲音遠遠傳來,張三豐又看向楚靈風,怎麼看怎麼順眼,他緩緩道:“靈風,有你這一番話,我武當可以早做準備了,我本想傳授你一些高明的拳腳功夫,但是看你內功已經小有火候,等問過遠橋和岱巖的意思,我便傳授給你純陽無極功!” 純陽無極功! 楚靈風暗暗握緊拳頭,這門功法是張三豐自創出來,以武當九陽功作為基底,雜糅自己一生所學,是一門內外兼修,動靜結合的高明武功,學了這門武功,哪怕成不了大高手,起碼也能比別人多活幾年。 沒多久,楚靈風便聽到門外響起腳步聲,宋遠橋和俞岱巖的聲音相繼響起。 “師尊,遠橋求見。” “師尊,岱巖求見。”
二.我武當已是危急存亡之際(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