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隔壁的陳嫂過來,趙國慶給了些錢給陳嫂,讓她帶顏秀瑩去街上買一身合適的衣服。 之後趙國慶四人,才一起去鹿洞書院。 鹿洞書院位於天水城的城中央,就在秦州刺史府不到半裡的地方。 書院占地麵積頗大,裡麵的學生和老師,加起來有兩三百號人。 能來書院上學的都是秦州優秀的學子,當然也免不了有走後門的。 書院門口就在城西大街的寬闊的街道旁邊,高大的門樓上麵,牌匾上的鹿洞書院四個大字,寫得蒼勁有力,一看就是出於名家之手。 進了書院的高大門樓,通往書院學堂的筆直大道兩邊,栽種了不少高大的鬆柏。 書院裡鬱鬱蔥蔥,環境十分優雅。 給趙國慶三人授課的夫子姓孟,名郊。 自稱是孟子的後代,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反正書院的學生,也叫他孟老夫子。 孟郊學問淵博,治學甚嚴,學生們都比較怕這個嚴厲的老夫子。 一起上課的學生有十幾個人,滿滿坐了一屋子。 趙國慶幾人因為等陳嫂,耽擱了點時間。 到書院的時候,已經遲到了。 頭發胡子都白了的孟老夫子,已經開始講課。 趙國慶三人,準備從門口悄悄溜進去,沒想到被老夫子發現了。 “你們幾個,給我站住。上課遲到,每人罰十個板子。” 堂下坐著的學生都幸災樂禍起來,尤其是施柏韜。 這家夥嚷嚷道:“夫子,十個板子太少了,起碼二十板子。他們不但遲到,還經常缺課。” 跟施伯韜一夥的向鬆林,也跟著起哄,“對,起碼得打二十個板子。” 孟郊用嚴肅的眼光朝下麵掃了一眼,手中戒尺朝講臺上一敲: “肅靜,你們誰再吵,就上來一起挨板子。” 老夫子的話果然管用,臺下幸災樂禍的眾人,也隻好忍住不說話了。 老夫子拿著戒尺,走到站在墻邊的四人麵前。 趙國慶可不想挨板子,雖然他是練武之人,夫子的戒尺,打他手上跟撓癢癢沒什麼區別。 可是下麵的學生些,可都在等著看他們的笑話呢。 不能在同學麵前丟這個臉,特別是在施伯韜的麵前。 這家夥本來長相家世和學問,在班裡都是最好的。 沒想到兩個月前來了幾個下麵小縣城的學生,一下把他的風頭給搶了。 這三人長相比他還俊秀,學問也不比他差。他唯一的優勢就是他有一個當郡守的爹,這可是江夏郡的一把手。 本來趙國慶三人還打算跟他搞好關係的,還想通過他發展一些人脈。 沒想到這家夥一點不上道,見不得別人比他優秀,非得處處針對三人。 三人平時也不跟他計較,可這家夥以為三人好欺負,經常有事沒事的針對他們幾人。 幸好孟夫子為人正直,他可一點都不慣著這下官二代。 甭管是誰,隻要不守他的紀律,一視同仁,戒尺伺候。 正當孟夫子的戒尺要伸出的時候,趙國慶連忙說得: “夫子,學生在您的悉心教導下,感覺學問進步很多。我昨日剛做了一首詩,不如我念給夫子聽。如果夫子覺得好,就不打了。夫子意下如何?” 施伯韜正要看趙國慶的笑話呢,一聽他說要做詩,立即嘲笑道: “趙國慶,就你那水平,還能做詩,做菜還差不多吧,哈哈。” 其他同學也跟著起哄笑起來。 向鬆林也嘲笑道: “就是,就算能做菜,估計也沒人敢吃吧,哈哈。” 孟夫子不以為然,揮手製止學生們的哄笑聲,說道: “好,本夫子也聽聽,你這做的什麼詩。” “夫子,借你的戒尺用一下。” 孟夫子不明所以,但還是把戒尺借給了趙國慶。 趙國慶接過戒尺,將戒尺揮出,就像是拿了一把寶劍一樣。 趙國慶舉起戒尺,口中吟道: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夫子聽了後,撫了撫自己的胡須,跟著念了一下。 “嗯,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不錯,還算有意境,後麵呢。” 學生們也安靜了下來,等待著趙國慶念後麵的詩句。 趙國慶又度了兩步,繼續念道: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孟夫子聽了後,摸著自己的胡須,從頭開始念道: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嗯,好詩,好詩。” “不錯不錯,難得的好詩。做學問,要耐得住寂寞。十年磨一劍,如同寒窗苦讀十載。好詩。趙國慶,這詩真是你寫的?” 施柏韜:“夫子,這詩肯定不是趙國慶做的。他一定是花了錢,找別人買的詩。” 趙國慶反駁道:“施伯韜,你還真是高看我。我能像你一樣富有,花得起錢買詩?” 姚子謙繼續補刀:“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嘛。自己有錢去買詩,就以為別人也一樣有錢買詩嗎?” 施伯韜氣得不行: “你們別血口噴人,我什麼時候花錢買詩了。” 孟夫子:“好了,別再爭論了。趙國慶的品德,本夫子是相信的。何況以趙國慶的條件,他也沒能力花錢買詩。嗯,算你過關,本夫子今天就放你一馬。放學後,趙國慶,你把這首詩抄寫好,給我貼到書院門口的張貼榜上。” 孟夫子心情不錯,自己學生做了一首好詩,當然要展示出來,給書院的其他夫子和學生一起鑒賞。 趙國慶如釋重負,趕緊走向自己的位置坐下。 孟夫子把手中的戒尺指向姚子謙:“姚子謙,你呢,是做詩嗎,還是挨板子?” 施伯韜繼續幸災樂禍:“哈哈,姚子謙,我就不信,你也能寫詩。” 姚子謙苦著臉,可憐兮兮的說道: “夫子,昨天趙國慶做這首詩的時候,我一直給他舞劍,手都舞酸了,他才想出這首詩的。我沒功勞,也有苦勞吧。夫子,我的板子,能不能就免了吧。” 夫子撚了撚胡須, “嗯,有理,免了吧。” 施伯韜暈倒: “這破理由,也行?” 姚子謙也趕緊下去,至於後麵兩位難兄難弟,你們自求多福吧。 孟夫子手中戒尺指向梁文鬆:“你呢,梁文鬆?” 最後剩下的,隻有梁文鬆一人。 施伯韜和向鬆林心想,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許青山總沒借口了吧。 施伯韜嘲笑道:“梁文鬆,你逃不掉的,準備挨十板子吧,哈哈哈。” 孟夫子的戒尺,已經伸到許青山的麵前了。 夫子:“梁文鬆,你呢?” 梁文鬆想來挨板子是挨定了,正準備伸出手,突然靈機一動,對孟夫子說道: “夫子,昨日趙國慶做成此詩,還沒有詩名。是我特意留著,想到了書院,請夫子您來題詩名。” 孟夫子這才想到,這首詩還沒有名字,於是朝趙國慶問道: “趙國慶,這首詩有名字嗎?” 趙國慶:“沒有,等夫子提名呢。” 許青山連忙說道: “夫子,這詩既然是您的學生作的,不如就以夫子的名諱為詩名,叫贈孟郊,夫子以為如何?” 施伯韜急了,說道: “梁文鬆,你還能要點臉不,居然想以夫子的名諱為詩名。你這馬屁拍得太明顯了吧,夫子豈是沽名釣譽之人?” 向林鬆也看出來,梁文鬆就是想拍夫子的馬屁,好逃過挨板子,心想夫子肯定不會同意的。 孟夫子又捋了捋胡須,口中念道: “贈孟郊,嗯。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這詩分明是寫的一名劍客,詩名就叫劍客。” “既然此詩留給我題名了,梁文鬆,你的板子就免了吧。” 聽到夫子的話,施伯韜和向鬆林差點沒暈倒。 梁文鬆這臭不要臉的操作,竟然又讓夫子免了他的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