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開了眼界(1 / 1)

懸壺錄 顧惟燚 1334 字 2024-03-16

天塔山是我們西區方圓幾十公裡內唯一一座山,說是山不如說就是一個高於四周的巨大土堆子,占地麵積頗為可觀,高差不過70幾米,坐落於整個小城正西方,與江東岸的石功山遙遙相對,靜靜地見證著這座南方小城的歷史變遷。   從我爺爺家到山下距離大概五公裡左右,當時市區與縣城就是以天塔山為界,經過天塔山有一條馬路可以通往下麵的鄉鎮,我還跟著爺爺辦事還路過幾次。傳說此山多少年前曾經高聳入雲,而且以目測可見的速度一直往天上串,終於某天引來天雷,一下把這山劈成現今這副模樣,所以當地人都知道這山原來一直叫天塌山,後來這座山或許是因為其獨特的氣質硬是憑著實力發展成了一座遠近聞名、生意興隆的墳山。建市初期,政府派遣過一支地質科考隊曾在那駐紮過,發現巖層中富含鈾元素,接著在山頂某處建了一座塔,此後正式更名為天塔山。再後來隨著城市的發展,規劃的需要,天塔山被完全推平,有後人的墓地就被通知遷走,無主的墳塋估計就地深埋了,反正推土機一過,什麼都沒剩下,隻空留下“天塔山”這個名,隨著一代人的老去,終將完全消失的一點痕跡都沒有。   我所讀的高中就是在這座山的舊址上建立起來的,旁邊還有個很有名的廣場,現如今很熱鬧,已經是小城的商業中心所在。   不知不覺又扯遠了些,回到當時那個情況。爺爺要求把那個小孩平放在沙發上,隨即上樓取了些東西回來。當時那小孩不吵不鬧,也沒任何反應,就像個瓷娃玩具一樣任他爺爺擺布,隻是臉色比來時更顯慘白些了。爺爺吩咐我去廚房拿兩個碗,一個碗盛清水,一個碗盛米,以裝滿不溢出來為準,加三個生雞蛋放在米上一起端來,再準備一個搪瓷盆子。我做完了準備工作,隻見爺爺站在小孩旁邊,右手持三張黃紙,四指來寬,長約九寸,紙上畫有由紅色的線條組成的奇怪圖案,左手捏指不停變換,口中念念有詞,在小孩麵部那塊空中有規律的畫著什麼。這時一直安靜的孩子眉頭大皺,突然睜開雙眼,我看了一眼差點沒喊出來,那是一雙我從來沒有見過的眼睛,一對眼眶子嵌在慘白的小臉上,眶裡隻有眼白。   其實細看還是有眼珠的,淡青色不過魚眼珠大小,完全不成比例,雖然第一次見這小孩,但我知道他肯定不是一個殘疾,不然早就傳開了。這時,孩子的動作越來越大,感覺在掙紮對抗著什麼,爺爺自顧自的繼續做著動作,片刻過後劃火點燃了黃色紙符,燃燒殆盡的紙灰被他有意落在了盛滿清水的小碗裡,隨後在搪瓷盆中點燃了一把錢紙,那小孩這時終於又安靜了下來。   爺爺喝了一口茶,隨即端起搪瓷盆,並指著旁邊裝有生米和雞蛋的那個小碗說道:“劉五,抱著你孫伢子,端起這個有米的碗跟我走。”說著他就往外走,這劉伯哪還敢耽誤,連忙抱起小孩,騰了手端著碗就跟了出去。“出去不用換鞋,完了再洗就是,這都是小事!”爺爺又開口說道。劉伯連忙應了一聲,整個過程爺爺沒有停步也沒有回頭。我在後麵跟著出了院門,在爺爺帶領下往西走了也就大概百步左右停了下來,見他們將盆和碗放在了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