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歡道:“原來是石兄,久……” 話到半截,他驀地怔住,目瞪口呆的瞧著石秀,驚訝道:“你是‘拚命三郎’石秀?” 石秀見他如此模樣,也不禁愕然,道:“你聽說過我?” 慕容歡道:“豈止是聽說過,簡直是如雷貫耳!” 慕容歡這話倒並非作假。 若隻是石秀,或許隻是重名。 可拚命三郎石秀,慕容歡隻能想到水滸中的“心雄膽大有機謀,到處逢人搭救”的石秀。 如今正是徽宗年間,與水滸背景相同。 加之眼前這石秀為了個不認識的女子,甘願赤條條的出手相助,如此性情,跟水滸中簡直有過之而無不及。 關鍵是,水滸中這石秀不單打架不要命,而且為人很是義氣。 若能跟其結交,將來好處多多。 一念及此,慕容歡接著道:“石兄,相見即是有緣,不若咱們去喝一杯如何?” 石秀盯著他看了半晌,灑然一笑道:“也好。” 慕容歡心中甚喜,晃了晃手中錦被,問道:“這姑娘如何處置?” 石秀道:“這女子當是被那些賊人點了穴,咱們給她解了穴,讓她自行離去便了。” 慕容歡點點頭,將錦被放在地上,解開裹緊的被子,一個隻穿著褻衣的女子頓時展露在二人眼前。 這女子是個苦命人,又衣不蔽體,慕容歡也不好多看。 先以扇柄解開女子穴道,慕容歡這才脫下外衣披在女子身上。 這女子裹緊外衣,跪倒在地,連連泣聲稱謝。 慕容歡扶起這女子,柔聲問道:“你可有去處?” 那女子抽泣良久,道:“爹娘已經不要我了,天下之大,小女子實不知該往何處。” 慕容歡嘆息一聲,自懷中掏出兩錠銀子,足有二十兩重。 慕容歡將銀子塞到女子手中,道:“若你沒有去處,可去姑蘇城西太湖中的燕子塢,就說是慕容歡讓你去的即可。” 那女子聞言連連稱謝,又要跪下磕頭,卻被慕容歡攔住,讓她快些走,以免那些人又追上來。 那女子臉色一白,又道了幾聲謝,這才捧著銀子跌跌撞撞走了。 石秀將這一切俱都瞧在眼中,不禁詫異道:“慕容兄弟是姑蘇慕容氏的?” 慕容歡道:“石兄也知道姑蘇慕容?” 石秀笑道:“當年北喬峰南慕容,天下誰人不知?” 說著他似是想到了什麼,神情一變,道:“遭了!” 慕容歡道:“怎麼?” 石秀苦笑道:“方才我見兄弟你步伐穩健,又一身貴氣,隻以為你是哪方公子哥,便順手拉你下水。” 慕容歡道:“這個我已經猜到了。” 石秀道:“可你卻是姑蘇慕容氏的。” 慕容歡道:“姑蘇慕容氏怎麼了?” 石秀道:“那些人明教之人,其教主方臘武功蓋世,在江南勢力極大。你姑蘇慕容也在江南,若被明教盯上,隻怕很是兇險!” 說著他不禁嘆了口氣,道:“也怪我一時魯莽。現在回去殺人滅口,隻怕已來不及了。” “明教?方臘?” 慕容歡心中驚詫,他一直待在太湖中,少遊外出,對外間之事並不了解。 未曾料到,如今便已有明教的存在。 回想方才石秀的確說過明教,還說什麼姓龐的掌旗使。 看來這次確實得罪了明教。 慕容歡心中不禁有些憂慮,暗道:“看來以後行走江湖,必須有個馬甲才是。” 石秀說著,忽的又似是想起了什麼,道:“慕容兄弟,你就是姑蘇慕容氏的公子爺?” 慕容歡道:“正是。” 石秀不禁搖頭感慨起來。 “看來江湖傳言果真不能盡信。” 慕容歡詫異道:“此話怎講?” 石秀道:“江湖傳言,姑蘇慕容氏公子爺浪蕩庸碌,以致慕容氏部屬紛紛離散,昔日威震江湖的姑蘇慕容,如今已是昨日黃花。” 說著他又搖搖頭,接著道:“可我瞧兄弟你武功很是了得,不似江湖傳聞那般不堪啊?” 慕容歡道:“你也說了江湖傳言不可盡信。何況那些部屬想要叛離慕容氏,自然要有個借口。” 石秀聞言點點頭,道:“這倒也是。不過趁你身份還未暴露,我勸你還是早些離開江寧,以免身份被明教之人察知,會為慕容氏招來禍患。” 慕容歡自知如今姑蘇慕容隻剩大貓小貓三兩隻,若是惹得明教前來報復,慕容氏當真無法阻擋。 他也不是死要麵子活受罪之人,當即道:“石兄說的是,我這就去喚上朋友,現在就走。” 說著他又問石秀:“石兄有何打算?” 石秀道:“江南是待不下去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至於去哪裡,我還真沒想過,走一步看一步罷。” 慕容歡道:“既然如此,石兄不若與我等同行如何?實不相瞞,小弟有個朋友失陷在東平府,我等此番前去,便是為了營救朋友。” 換了旁人,聽說是要去救人,必然要百般推脫,不蹚這趟渾水。 可石秀卻是眼前一亮,道:“既是如此,我隨你走一趟便是。” 慕容歡不禁大喜。 先前青兒說東平府祝家莊,慕容歡還不覺得如何。 可遇到了石秀後,聯想到青兒說祝氏三雄,還有祝氏三雄的師父。 慕容歡立時想到,那祝家莊極有可能就是水滸裡的祝家莊。 若是如此,祝氏三雄也就罷了,他們的師父欒廷玉可不是好惹的。 水滸中石秀的武力值算不高,便已有此功力。 欒廷玉可是有“萬夫不當之勇”的美譽,連霹靂火秦明那樣的猛人也不是其對手。 慕容歡獨自一人,還真沒有把握能夠勝過欒廷玉。 現在有石秀相助,那自是如虎添翼。 當下二人回到慕容歡下榻的客棧。 慕容歡喚醒青兒,簡單向青兒說了一下情況。 青兒雖對其去秦淮河的行為很是不滿,可畢竟救了一位無辜女子,加之無意中多了石秀這麼個幫手,青兒也就不再計較。 石秀在江寧倒是有些人脈,出去轉了一圈便騎回一匹馬來。 三人當即策馬出了江寧城,直往東平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