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豫西南丹江水庫邊,由於連續乾旱,庫水出多進少,水位急劇下降。 熊家祠堂內,煙霧繚繞,昏暗的大堂內,一抹微弱的光線從窗外照進來,投射到條桌上。條桌正中放著牌位,上麵寫著八個古老而又端莊的大字:諸位楚王列宗之位 熊家灣眾多熊姓男女老少的村民列隊站在寬闊的祠堂中麵向祖宗牌位。 最前麵,一長者約七十多歲,臉上被歲月雕琢的皺紋線條,顯出滄桑刻下的堅毅,剪修有序的灰白間交的胡須,又透出儒雅的氣質。熊家孫子輩的人都喊他老熊爺。隻見他雙手舉著三根香火,虔誠地說:“諸位列祖列宗,吾熊家灣人,熊氏後代,楚王後裔,守護宗廟,世代相傳,今宗廟水淹,但祖魂永在,吾祖後人,永世守護……。” 說完,帶領眾人,三鞠躬…….。 老熊爺將香火插入香爐中。香火發出的三縷輕煙纏繞著裊裊飄散而去。眾人沉浸在對先人懷念的肅靜氛圍中。 突然,有一個叫熊金財的人激動的高聲說道:“老少爺們,咱熊家灣人祖祖輩輩生活在丹江邊,現在叫搬遷移走,我想不通啊!” 一位年紀約60歲的老者激憤地說:“是啊!59年我家移民到青海,吃盡了苦頭,好不容易回來了,現在又叫移走,這次,我死也要死這丹江邊。”說這話的人村民們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半仙,因他多少懂得點易經,大家碰上難事了都愛找他掐算一番。 一村民無奈地說:“南水北調是國家的大工程,胳膊扭不過大腿啊.” 眾人有的相互小聲議論著,有的一臉茫然。老熊爺渾濁的雙眼盈滿了淚水,他哽咽地說到:金屋銀窩,也不如咱這老窩啊。 眾人的情緒從對祖宗的懷念裡又摻進了搬遷的憂愁。氣氛又陷入到沉默之中。 忽然,一道強烈的閃電撕裂著天空,亮光從窗戶躥跳到祠堂內,瞬間照得通亮,緊接著一聲巨雷響起,震得地動屋晃,狂風大作。憂愁的村民先是被嚇了一跳,接著又變成了驚喜的麵孔,有人禁不住說道:終於要下雨了。 人們紛紛跑出祠堂,來到外麵的空地上,仰頭祈望著天空,盼著大雨降臨,一團團墨雲飛馳向遠方移去。幾滴雨水砸到人們仰望天空的臉上,有人興奮地叫起來:下了,下了,終於下了! 熊金財戲謔似的問站在左邊的半仙:“你能掐會算,你看這雨能下多大?” 半仙信誓旦旦地回答:“久旱必雨,馬上會下得溝滿河漲,由旱變撈。” 站在後邊的老熊爺仰著頭望著滾動的烏雲低腔道:“這雨下不成吶。” 果然,不一會,雲去天明。 熊金財譏諷半仙道:“半仙啊半仙,你是半點仙氣也不沾,還是老熊叔說的準!” 老熊爺:“老輩人流傳下來的俗語你們忘了,“雲往西,下幾滴”,你沒看,風把烏雲都吹到西方去了。” 人們失望地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