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小學(1 / 1)

每一次的選擇都有這不一樣的結果,每一個結果也都不盡如人意,總想著如果選擇另一個方向前行是不是會有所改變,殊不知每一個選擇都有著無法抹去的遺憾。   小學選擇了在父母這裡就讀,這一次選擇在我見到我點奶奶時迎來了遺憾,見到奶奶時,我看著她躺在老家的客廳中央,臉上蓋著一塊白布,我看著她,問父母奶奶怎麼了,她們告訴我奶奶睡著了,,我問白天了,為什麼奶奶還在睡覺,幼年的一句話對強忍著淚水的父親造成了暴擊,他瞬間就哭了,跪在奶奶身前。幼年對死亡的不了解,沒能見到奶奶的最後一麵,父親跪在奶奶身前大哭的這一幕深深的映入我的記憶中。   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的獨立,在父母離世後徹底的走進獨立,可是內心深處依然是對父母的依戀。   那幾天我看著來來往往的親戚在奶奶的身前大哭,我不太明白,一年中好不容易見麵,她們為什麼都在哭,不應該笑嗎,我走上前去問正在落淚的大姑,她告訴我這是她與母親的最後一次見麵,也是我與奶奶的最後一麵讓我好好看看她。   死亡對於年幼的我來說是不了解的,我隻明白今天見到了很多人,見到了平時見不到的親戚。   年幼時,親人的死亡我們總是不能明白那是何種含義,不能理解為什麼是最後一次見麵,等到理解之時,為時已晚迎來隻是後悔與內疚,開始痛恨死亡,畏懼死亡。   在那場我不理解的葬禮中,最終我看著裝著奶奶的棺材放入地下被一鐵鍬一鐵鍬的埋在土下。   孩子的記憶總是短暫的,我開始進入2年級。   我見到了一個微胖的老師,她帶我們的語文課程是我們的班主任,我特別喜歡她,她身上總是充斥著溫柔的光,我記得她在改作業時的樣子,把我們有錯誤的人交上去告訴我們的錯誤,提供給我們新的作文寫作思路,她交給我了一個對待語文的方法閱讀,她告訴我們閱讀一遍文章就會產生新的感悟,每一遍的閱讀都會帶來不同角度的思考。這使我受益不淺。   世界對於小孩總是友善的,2年級的我在學校對於家的渴望是無與倫比的,在放學後,我的渴望沖破了我的理智,我偷偷的跑出了校門,我沿著我記憶中回家的路飛奔著,希望在下一刻家門出現在眼前,但我最終還是站在一個岔路口不知道下一步該邁向那個方向。   一個好心的大伯幫了我,他看我站在路口左顧右盼,瞬間明白了我迷路了,他叫住了我,拉著我坐在路口的商店門口,問我家在哪,怎麼一個人啊,我至今都記得他臉上溫和的笑容。   小孩心中對善良的人隻有無盡的感激,太沒有太多的理解去懷疑外人的善是否有這惡,他們隻明白他是善,他幫助了我,他們會將這次事牢牢的記在心裡,永遠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