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脫了衣服,把它們疊好,放在了魚塘邊的石板上。寒風飄飄,瑟瑟發抖,這份快樂,無以言說,我扶著魚塘圍墻的邊沿慢慢的滑進魚塘裡,入水的那一刻,雞皮疙瘩全都一瞬間被冷得激發起來了,接著是兩排牙齒也不聽使喚的互相打起架來。和我一起下水的還有,阿雄,阿源,阿寶,入水的那一刻,個個都冷得罵出了娘。我們四個人慢慢向中間漁網位置走去,加上原先已經在魚塘裡的四個人,一個八個人,四十米寬的魚塘,每人隔著五米,把這漁網平均鋪開,岸上六個人,每邊岸上有三個,拖著岸上多出來的漁網,配合著魚塘裡八個人扯著漁網緩步前行。 我站在漁網中間位置,半躬著腰,左手下壓漁網在淤泥裡麵,右手拿著漁網在水麵拖著退行,我看著這魚塘,勾起了許多記憶,這魚塘先前並不是魚塘,這是我們村的水命之源,這水塘,還不是魚塘,還沒有自來水之前,這是我們村子裡煮飯洗菜的生活水源,那是八九十年代的事情了,我還小的時候,家裡煮飯的水,生活起居的水,都是從這魚塘裡,不,從這水塘裡一肩一肩的挑回的水,我的記憶是很深刻,那時候在還小,當然不用挑水,在記得父母挑水時候的場景。 每天早上,天還未亮,母親便打開兩個大水缸,看看水缸裡還有多少水,夠不夠家人的一天用水。水到一半或者水缸見地了,母親便收拾傍邊的兩個水桶,水桶的手提把上係著五十公分圓環繩子,一根竹扁擔穿過兩頭繩,挑著空桶,懸到下腰位置,跟在母親後麵,屁顛屁顛的跟在母親後麵,我家在村頭,這水塘也建在村頭,幾步路程,一下子就顛到了這水塘,天還未見,這裡已經排隊成長龍,挑水的隊伍從水塘的取水處排到了大路傍,最前麵的都是住在村尾的家庭,他們住得遠,離水塘也遠,路遠就要多走路,早起也是更辛苦,那個時候,喝一口水,是真的辛苦。 母親站在隊伍裡,我站在這水塘邊,前麵的取得了水挑走,後麵的人移步向前,走得不比來的快,母親的後麵一下子的功夫,便也是變成了長龍隊伍,我還是一個人站在水塘邊角看著大家起床後忙碌的的第一件事,就是往自家的大水缸裡麵挑水,大人們經過水塘拐角時候,都要逗我幾下,小阿橦,起這麼早,不在家裡睡覺,來和媽媽一起挑水呀。那時候的我,大概三歲多,已經會走路,但說話還不利索,我奶聲奶氣的回著大人的話,我不會挑水,我是過來看你們挑水,長大了我也想挑水,我也要挑水。一從大人便哄笑起來,阿橦真乖,是個乖孩子。我接著大人的話,我不乖,我才不乖咧。大人又是一頓哄笑,這沉悶的天黑早上,在大人和我逗笑的氣氛中慢慢亮了起來,來挑水的人也越來越少,天亮了,意味著著人們要去田地裡做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