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朝議(上)(1 / 1)

紅樓之亂世奸雄 緣分0 4499 字 2024-03-16

大同以長城為沿線,是為九邊重鎮之一,多少年來戍守邊疆,抵禦胡虜,不知多少英雄在此地拋頭顱灑熱血。   大同之敗,使邊防打開了一處大缺口,使得神京動蕩,朝野不安。   本朝天子也不知怎麼想的,許是腦子一抽,就把神京定於長安城。   楚天子不繼前明遺誌,什麼“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想都別想。   但也正因此,邊關告急後,快馬傳遞效率有限,朝廷應對難免遲滯,再加上廷議,調軍,征集糧草,下令各地方配合,都需要時間,所以能在一個月內趕赴戰場,已經是不錯的表現了。   可即便如此,聽著前線傳來的一份份戰報,依然令人觸目驚心。   神京,天央宮,也就是開唐時期的皇宮,原名永安宮,後更名為大明宮,是神京三大宮之一,更是如今的楚朝主宮。   明朝滅亡後,楚太祖方洛認為再沿用“大明宮”之名,有心懷故明之意,所以更名為天央宮,是為天地之央之意,至於內部的許多宮廷,如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等到是大部分未曾改名。   其中含元殿為第一主殿,大殿富麗雄渾,為皇帝朝會,百官列見之所。   不過上一位的楚成宗皇帝據說也是個樂子人,認為含元是個好名字,為不辜負此名,曾有過“百官退卻散朝後,執政殿上舞乾坤,一龍數鳳呈祥瑞,皇帝含元戲風流”的故事。   果然越是神聖地,越宜放浪行。   祖宗廟前有情趣,諸天神佛證歡喜。百官殿上群魔舞,更有長街流清泉。   扯遠了。   至於中部的宣政殿,是為皇帝日常接見群臣處理政事之地,後部紫宸殿屬於便殿,接見重要臣子的地方。   說白了就是越往後越小,見的人越少,但是秉承“小事開大會,大事開小會”的原則,真正的大事反而都是在紫宸殿決定的。   此時的紫宸殿內,一襲明黃色龍袍的楚神宗方博麵色陰鬱。   神宗是元興帝的廟號。   廟號一般是皇帝死後入廟供奉所其之號,與之相對應的是謚號,都是死後所得,隻不過從明朝皇帝開始,由於他們習慣取一堆超長的謚號,導致後續多以廟號稱之,畢竟實在架不住“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這種玩意兒。   但是到了大楚元興帝這邊,情況有所改變。   因為這位皇帝竟然提前給自己取了廟號,大抵就是那種“我想看看我死後是個什麼光景”的心態,甚至因此提前讓自己的塑像入廟。   不過想想也正常,天下皇帝奇葩多,多這麼一個也不奇怪。   上一位成宗皇帝執政殿亂舞陰陽弄乾坤,這一位神宗皇帝生享廟號萬家活佛!   總之,元興帝就這麼在活著的時候成了楚神宗。   這位年過半百的老皇帝,在這張皇位上已坐了近二十年,隨著年歲增長,也越發昏聵無能,重用奸佞,排除異己,每天所思所想,便是怎麼讓日子更加快活,以及哪個奸臣逆子又想顛覆本帝。   此時站在他下首的四位官員,分別是內閣閣老兵部尚書李恩修,內閣閣老戶部尚書齊奉,五軍都督府大都督,繕國公石秉昌,以及錦衣衛指揮使周廉孝。   這刻楚神宗元興帝手持奏疏,憤怒呼喊:“宣府失陷!誰來告訴朕,怎麼會這樣?”   四位重臣互相看看,終究是大都督石秉昌硬著頭皮道:“東虜木格自破大同後,沿長城線一路東進,領六萬兵從後方猛攻宣府。駱將軍堅守多日,終究寡不敵眾,此事歸根結底,還是郎中洛棄守大同帶來的結果。不過好在山西山東直隸三地援軍已至,京師不日亦可抵達,東虜前進無路,注定敗退。如今還要先斬郎中洛,穩定軍心為上。”   “閉嘴!”楚神宗怒吼:“郎中洛堅守大同,戰敗非其之過,城陷敗退,正自整理殘軍,此時斬將,豈不動搖軍心?”   石秉昌聽的心中絕望。   郎中洛都這個鳥樣了,皇帝你還要保他?   他到也不奇怪,實在郎中洛一直都是楚神宗的心腹,在揣摩上意一道上,可謂功力爐火純青。   比如對於大同失陷,他的說法就不是我跑路導致大同失陷,而是大同失陷後我為了保存兵力而跑,非但如此,更推說自己是為了保護瑞獸。   楚神宗除了在意身後名,就是酷愛飛禽走獸,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於是各地多有貢獻瑞獸者。   郎中洛坐鎮邊關,應對塞外。   塞外別的沒有,牛馬羊可不少,還有專門訓鷹的。   過去這些年,郎中洛為皇帝貢獻了神鷹三十二對,駿馬八十匹,甚至還有神牛神羊,為此楚神宗還特別開了一個瑞獸園,專門就用來養這些飛禽走獸,開心的不得了。   如此上體天心之人,楚神宗怎麼舍得殺?   所以大同失陷非其無能,實在是各方支援不力也!   當然,懲罰還是要懲罰的,楚神宗表示我是有底線的,特意下令訓斥了郎中洛,罰俸,降級,但依然任用其整飭殘兵,徐圖反擊,說是給他個機會。   所以石秉昌再提此事,就讓皇帝不開心了。   石秉昌無奈,隻好看看身邊人。   錦衣衛指揮使周廉孝便道:“新得的軍情,居庸關千戶賈珂領八百人出征,擊潰了巴特格所領五千東虜,並四處遊擊,先後剿滅多支東虜搶糧隊,立功不菲。如今木格糧草不濟,無法出擊,敗勢已成,宣府大同必然回歸。”   聽到這話,楚神宗瞇起眼睛:“賈珂?朕記得他的名字,好像罵過朕?”   周廉孝無奈:“賈珂沒有辱上,隻是當時有些意氣用事,欲圖針砭時弊,言詞過火,但對聖上還是尊重的。”   楚神宗老眼微瞪:“賈府給了你什麼好處,如此幫他們說話?”   周廉孝嚇了一跳:“陛下,臣絕對沒有拿賈府一分一毫,實是至誠之心啊,有功之臣不可不賞!”   他也是無奈。   有過的你不罰,有功的你不賞,出了問題就知道發脾氣……忠臣都受不了啊!   楚神宗瞇起雙目:“八百人,擊潰五千?”   周廉孝想說實際是八千多,他知道的戰果有限,主要賈珂要隱瞞收獲,自己都給自己壓戰功。   但算算被賈珂消滅的也達到了八千兵力,隻是這話就不敢糾正了。   楚神宗輕哼道:“既是有功當賞,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便恩封雲騎尉吧。”   雲騎尉在本朝屬正七品銜,比之從五品龍禁尉都差了不少,原著裡賈珍為了給秦可卿風光大葬,卻是直接花錢就得了。   賈珂立下赫赫戰功,竟然隻得了個雲騎尉,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就連戶部尚書齊奉都看不下去了:“陛下,賈珂之功,最好還是封輕車都尉。”   輕車都尉是正五品的軍銜,就這都小氣了。   楚神宗漠然不言。   石秉昌道:“若陛下實在不喜此子,便是騎都尉也行。”   騎都尉是正六品軍銜。   石秉昌這麼說也是不希望寒了軍心,沒想到楚神宗卻怒從心頭起,抓起龍案上的金龍鎮紙向石秉昌砸去:“混賬!什麼叫朕不喜?”   他確實不喜歡賈珂。   雖然賈珂沒有罵他,但你說天下腐朽,百官貪腐,不就等於罵朕嗎?在朕的英明統治下,怎麼可能會如此?   但這話不能承認,石秉昌你這是居功自傲嗎?竟敢暗諷朕因私廢公?   石秉昌年紀雖大,反應到還靈活,腦袋一甩,躲過了鎮紙,怒視楚神宗:“既然皇帝執意妄行,那臣也無話可說。臣告退!”   竟然不鳥老皇帝,直接退下了。   ————————   PS:紅樓沒有明確官製,本朝品級結合明清官製與原著,做少許修正,不宜照本宣科生搬硬套。   另,為提升追讀效果(即追讀到最新章節,決定後續推薦的),這段時間中午的章節都提前到六點十分發,大家可以一起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