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信人奮士?!(1 / 1)

暮色時分。   扶蘇獨身一人行於宮中。   望著血紅的殘陽,踩著飄零的落葉,禹禹踏行在亭臺間。   他已命魏勝將竹簡歸還。   至於謄抄的那份,也一並交了過去。   不知走了多久。   他來到了博士學宮,這裡已空蕩蕩一片。   隨著焚書令下發,數百名儒生被抓,原本齊聚城中的儒生,在這半年裡跑的跑、逃的逃,過去熱鬧的博士學宮,戛然間就變得冷清下來。   這時。   扶蘇看見前方有幾名掃地小吏,邁步走了過去,問道:“二三子,我問一下,現在博士學宮中可還有人在?”   小吏見是扶蘇,連忙作揖行禮,互相對視幾眼,緊張道:“回長公子,焚書令後,博士學宮的博士學士,當日就逃走了大半,而在半年前坑殺案件定刑後,學宮內僅剩的那些人也逃了。”   “孔鮒呢?”扶蘇問道。   小吏麵色一緊,硬著頭皮道:“一月前,也......也逃了。”   扶蘇神色有些陰翳,不悅道:“孔鮒雖無實際職掌,但卻是有封君爵位的大臣,豈能就此背棄逃亡?”   小吏低垂著頭,麵色驚惶難安。   扶蘇深吸口氣,壓下心頭不悅,枉他平日如此信任孔鮒,結果孔鮒兄弟卻不告而逃,若非今日無意來到此地,恐還被蒙在鼓裡。   一念至此,扶蘇心中更添煩躁。   他這段時間心誌有了不小提升,但對於儒家,多少還念及著些許舊情。   但現在。   這最後的同情也淡去了。   他已反應過來。   孔鮒等儒生接近自己,隻是為謀權奪利,根本就無天下之念。   而且孔鮒等人之所以叛逃,恐也是做賊心虛,擔心自己過去誹謗秦政、誹謗始皇的消息被人告發,以至鋃鐺入獄,同樣被判坑殺,所以才忙不迭的逃亡。   扶蘇冷哼道:“焚書也好,禁議也罷,本意都在威懾,還能真將他們全殺了不成?”   隨即。   扶蘇就眉頭一皺。   孔鮒為文通君,掌天下文學,雖無實際職事,但畢竟為大秦官員。   孔鮒叛逃,始皇焉能不知?   但始皇卻沒下令追回逃亡博士,甚至還將此事徹底壓下,這不像始皇的行事風格。   秦政歷來法行如山。   廷尉府正堂更是高掛商君名言。   有功於前,不為損刑。有善於前,不為虧法。   而今一位有封君爵位的大臣逃亡了,始皇無論如何都不該這般淡然視之。   扶蘇低頭思忖著。   見扶蘇朝前走去,幾名小吏對視一眼,卻是長出一口氣,並未選擇輕步跟隨,而是繼續清掃起落葉。   良久。   扶蘇緩緩抬起頭,眼中露出一抹遲疑,低聲道:“是因為我嗎?”   他又細想了一下,最終苦笑一聲。   “唉。”   “大抵是因為我了。”   “坑殺令一下,當時我便急忙去求情,雖為父皇嗬斥,但我當時並未死心,跑去了丞相府,想讓李斯等朝臣求情赦之,隻是最終被李斯等人以忠於法治給堵了回來。”   “此事定為父皇知曉。”   “而我過去跟儒家走的親近。”   “父皇行焚書坑儒,本就是為驅離儒家,若是下令追回逃亡博士,隻怕我那時情緒會更激烈,始皇或隻是不想讓我再生怨恨,所以才選擇做了一些退讓。”   扶蘇一臉苦澀,心中很不是滋味。   “信人奮士?”   “而今聽來卻是如此的刺耳。”   “永遠的熱血沸騰?永遠的自以為是?永遠的自詡正義?”   “或許正是因我的無知跟無能,讓始皇覺得不可信、不可為依靠,所以始皇才選擇以眇眇之身,隻身去支撐起整個天下大政。”   “若非我軟弱無能,大秦何至於此?”   “枉我過去一直廣談仁善,但我哪有資格談仁善,我分明才是世上最惡之人。”   “若非我,焚書坑儒不會出現。”   “若非我,天下黎庶不會這麼苦不堪言。”   “若非我,始皇也不會變得這般急功近利。”   “歸根結底。”   “都是因我太過無能。”   “無能到讓大秦隻能選擇急於求成,唯如此,才能讓始皇得到片刻安心。”   “扶蘇啊扶蘇。”   “你實枉為人子、枉為人臣。”   “更枉為天下人信任。”   “父皇視你為國家棟梁,百官私下視你為儲君,但你又是怎麼做的?若是能早點明悟過來,何至讓父皇失望這麼久?又何至讓天下疲累到這般境地?”   “往日,張蒼等人沒少勸諫。”   “讓我多精研商韓,鑄就鐵一般之靈魂。”   “也不時提醒,大秦以法治立國,而我卻以善言亂法,這是在背離大秦政道。”   “然我卻從未正視過。”   “以至鑄成大禍,天地生災,萬民淒憐。”   扶蘇站定。   在一陣轉悠之後,又回了博士學宮。   他抬起頭,默然盯著緊閉的高門,最終毅然離開了。   夜色降臨。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正伏案批閱奏疏的嬴政,看到了一份特別的奏疏。   這是一份來自扶蘇的奏疏。   上麵並無多少筆墨,也隻說了一件事。   便是扶蘇今後定與始皇同心,一樣忠於法治,對壞法之事、壞法之人,絕不容忍姑息,並請令追回逃亡博士。   嬴政淡淡一笑,道:“還是這般激昂莊重,又帶著幾分憤然。”   “隻是比過去多了幾分沉澱,少了幾分迂腐天真,也勉強算一件好事。”   “不壞不壞。”   “隻是追回逃亡博士已無必要。”   “這些人逃亡短則月餘,長者半年,而今想在天下搜尋,無異是大海撈針,眼下的大秦非是立國之初,對地方的掌控日漸減弱,層層政令下發下去,也注定是徒勞。”   “這些逃亡博士,交你日後去處理了。”   嬴政將扶蘇的奏疏放置一旁,繼續批閱起案上的奏疏。   隻是心情明顯好了不少。   等月上枝頭,嬴政長籲口氣,從席上起身。   他接過宦官遞來的熱汗巾,擦了擦疲態盡顯的臉頰,腦海中卻是思索起,該如何處置嵇恒。   扶蘇有這麼大變化,嵇恒功不可沒。   隻是當如何處置嵇恒,嬴政一時還沒想好。   一方麵他希望扶蘇能繼續為人引導,但另一方麵,嵇恒的天資讓他很是忌憚。   嵇恒太天才了。   天才到仿佛能洞悉世間一切。   這樣的人物,他又豈敢讓扶蘇靠的太近?   扶蘇耳根終究是有些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