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1 / 2)

最新網址: 會稽山下。

張良跟何瑊已到達有半月之久。

當他們剛踏入會稽郡時,便已然聽聞秦廷對嘯聚於此的六國貴族進行了清剿,原本還想跟當地貴族聯係的兩人,在驚聞這個消息之後,瞬間就沒了想法。

甚至。

這半月一直有意在隱藏身份。

原因也很簡單。

因為秦廷清剿六國餘孽用的是‘東南有天子氣’這個借口。

而這個流言正是出自他們之手,也是他們借助江東勢力散播開的,若是為江東貴族知曉,他們已到了會稽,隻怕少不了受一番針對,甚至還可能遭受一陣打罵。

動輒更有生命危險。

兩人自不敢拿自己性命去賭。

而兩人之所以來會稽山,便是因為始皇會來此祭祀大禹。

除此之外。

會稽山也是南方山脈中,最具神聖性的名山。

會稽山古名防山,又名茅山、棟山。

棟者,鎮也!

意此山乃揚州職鎮也。

會稽山其山形四方,山多金玉,下多玦石。

據《越絕書》雲,黃帝曾在這座山中留下了金簡玉字的讖書,不過這讖書至今未為人發現,因而自無人知曉書中預言了什麼。

不過這終究隻是傳聞。

就當世而言,會稽山的神聖性,主要還是源於大禹的遺跡。

而會稽山名字的由來,同樣跟大禹有關,傳聞大禹治水成功之後,大會諸侯於此山,計功封國,由此此山便更名為了會稽山。

會稽者,會計也。

其次。

大禹即位的第十年東巡,崩逝於會稽山,也葬在了會稽山。

就附近民眾的描述,會稽山也是頗局神秘。

山上有禹塚.有鳥來為之耘,春撥草根,秋啄其穢,是以周邊郡縣以為奇,縣官禁民不得妄害此鳥,犯則刑無赦。

山東有湮井,去廟七裡,深不見底,謂之禹井。

後來。

夏帝少康封少子杼到會稽山,專一守護祖先大禹之陵廟。

隻不過距離夏朝覆滅已太久遠了,大禹之陵廟後續便無人再祭祀,而商周開始,天下更推崇堯舜,大禹漸漸為人忽視,因而也不再為人注重,然而這一次,始皇提前公布的路線上,便明明白白的標有了會稽山。

也直接宣告天下將祭祀大禹。

對於嬴政祭祀大禹,天下有很多猜想。

但大多數人都認為,嬴政對大禹的尊奉是發自內心的,因為兩者之功業,都超邁前代,都有著奠定華夏文明之雄心,不過張良心中也清楚,尊奉之餘,始皇登臨會稽山祭祀大禹,更多的其實是宣教。

因為大禹治水,便是修人事以勝天。

這跟大秦的理念相合。

而今始皇還未來到會稽,但會稽山下早已擠滿了人流,附近的郡縣早就派出大量人手圍山,不許任何人上山,甚至還有專人清理山道,一切都安排妥當,隻等始皇前來,完成最終的祭祀大典。

張良仰首望著會稽山,心思早已悄然偏遠。

就在這時。

四周突響起一陣腳步聲。

張良眉頭微蹙,隨即苦笑著搖搖頭。

隻見何瑊怒氣沖沖的走了回來,嘴上還罵罵咧咧的,顯然對打探出來的情況很是不滿。

他怒道:“真是氣煞我也。”

“這楚地貴族當真是不識好人心。”

“竟把他們這次遭的難,一股腦都算到我們頭上,我們之前哪想到秦廷會這麼奸詐?也哪裡知曉這些人會蠢到毫無動作?眼下出了事,竟隻知道歸咎到我們頭上,真是豈有此理。”

何瑊怒紅著臉。

張良長身而立,淡然道:“何兄,你無須多怒,是非曲直,其實楚地這些貴族心中很清楚,雖秦廷是以我等炮製出的流言為借口出的手,但稍微有所眼界的人都明白,這隻是掩人耳目的借口。”

“真正的原由在於官員的出賣。”

“楚地貴族其實也知道。”

“隻是這次遭受了這麼大的損傷,不少貴族已是傷了根本,更有一些貴族差點被一鍋端,心中有怨氣是難免的,讓其發泄罵幾聲,又有何妨?”

“何況這次的確是我們不對。”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我等的確是失算了。”

張良態度平和。

他並不覺得這有什麼。

若是換做他,恐也會心生埋怨。

但也隻是埋怨。

何瑊冷哼一聲,不滿道:“那是你沒有去跟這些人見麵,你若是見了麵,聽到這些人罵的那些話,你跟我一樣坐不住,而且他們既然都知道究竟是誰的原因,還死咬著不放,這豈不是明擺著欺負我們嗎?”

“我韓人雖弱,卻也有風骨。”

張良搖頭。

並不願就此多說。

是非功過,已無意義,禍事已釀成,當下更要緊的,還是弄清秦廷接下來的動作,他有種強烈的預感,秦廷的腳步不會停下。

因為他同樣意識到了。

隨著始皇巡行,整個大秦朝廷再度活躍起來,僅僅依靠著隨行的幾萬士卒,卻強行壓得楚地各方勢力動彈不得,這已然是大秦這些年最為難得的擴張期,他能夠看清楚,秦廷同樣也明白。

所以他篤定,秦廷還有動作。

因而在這個發現之後,便立即動身到了楚地。

想要近距離觀察秦廷的一舉一動。

不過張良不想多言,何瑊卻依舊是憤憤不平,他年過半百,何曾受過這般委屈?尤其是知曉,這是為秦人官員背了鍋,心中更是憋屈憤懣。

他惱怒道:“這些楚人真是欺人太甚。”

“他們若真有膽,為何不敢找秦人麻煩,不敢找地方官員麻煩?就隻知道找我們麻煩,我們難道不也是想反秦嗎?誰能猜到,秦人根本就不按我們預想行事?而且他們身處楚地,經營楚地這麼久,還為人算計的這麼徹底,他們難道不應該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嗎?”

“秦國伐楚,天下無人相救,當真是楚人活該!”

何瑊怒罵連連。

在一連罵了大半天後,何瑊的臉色才稍稍好轉,而後才重新鎮定下心神,將自己打聽出來的消息道出。

隻是神色卻顯得很是嚴肅。

他沉聲道:“這段時間,始皇其實並沒有太多動作。”